我在2018-4-27發表益生菌抗過敏?後,有位讀者回應:
日本NHK最新醫療新知紀錄片「人體」的第四集,「腸,擊退萬病,免疫機能的源頭」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1259190)
節目主持人之一,iPS細胞研究獲得諾貝爾獎得主的山中伸彌教授所說,人體腸道關於免疫學、細菌學、神經學,以及各種罕見疾病的相關研究,無論病理、藥理與醫學如今都可稱是最熱門的研究領域,國際上每星期都有非常厲害的研究結果宣布,讓人目不暇給。
我一面竊笑,一面回覆:是的。研究人員靠研究經費。有奶便是娘。問題是,研究有得到任何實際用途的結果嗎?
不久後,又收到另一位讀者回應:運用:1 腸道健康,2 提昇免疫力,3 抗超級菌,4 減少發炎反應,5 Etc,Pro/Prebiotics 仍然有很多發展空間。
很顯然,這兩位讀者都誤以為,他們口中的那個“厲害東西”, 就是益生菌。
可是呢,事實上,那個“厲害東西”,是叫做Microbiome。
Microbiome是“Microbe”後面加個“ome”而形成的字。“Microbe”,很簡單,就是微生物。但是,“ome”就比較難翻譯。它是“整體“,”整組“,或”整套“的意思。
凡是生化名詞有個“ome“的尾巴,就表示它是研究“整體某某東西”的學問。而所謂“整體某某東西“,指的是一個生命體(通常指的是人)所包含的某某東西的全部。
例如,“Genome“就是”基因的整體“,而”Microbiome“就是”微生物的整體“。
更詳細地說,Microbiome指的是,所有長在我們身上的微生物,包括在消化道裡的(口腔,胃腸),鼻腔裡的,陰道裡的,以及皮膚上的。
而也就因為如此,Microbiome所涵蓋的,當然不會只是有益的微生物,所以當然也就不會只是益生菌。
但是,很不幸的,由於Microbiome 現在很熱門,所以“有心人士”就搭著這輛快速便車,鋪天蓋地地推銷起益生菌了。
更不幸的是,儘管熱門,Microbiome研究根本就還沒有創造出任何一個有療效的產品。但是,媒體卻鋪天蓋地地吹噓,誤導大眾相信Microbiome是即將降世的救主。(例如那個「腸,擊退萬病,免疫機能的源頭」影片就是典型的超級誇大)
事實上,有幾位這方面的專家呼籲大家不要對Microbiome研究有過分的期待。
例如,去年12月發表的The human microbiome: opportunity or hype? (人類微生物組:機會還是炒作?),就有這麼一句結尾:As in other fields that have profoundly changed human health, the journey is not likely to be a sprint, but rather a marathon(就如其他已經深刻改變人類健康的領域一樣,這個旅程不太可能會是個衝刺,而是個馬拉松)。
不管是短跑還是馬拉松,我可以跟你保證,Microbiome絕不會成為你我的救主,而益生菌也絕不會讓你我萬病俱除。
附註:有興趣的讀者可繼續參考:
- The Hoops, Hopes, and Hypes of Human Microbiome Research(人類微生物組研究之障礙,願景,和炒作)
- 我在2016-12-06發表的帕金森的元凶在腸胃?
-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Jonathan Eisen創設的Microbiomania and “Overselling the Microbiome"網站(專門在嘲諷那些誇大Microbiome的文章及人士)
謝謝老師:現代人會追求各式保健食品、益生菌等…反映的現實是現代人「各種怪病」愈來愈多=醫院愈蓋愈豪華=病人也愈來愈多。
「如何不生病?或生病的源頭」才是重點➡️希望老師有空在分享。謝謝
讚Liked by 1 person
引用通告: 益生菌,傷腦?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影片連結已經消失
讚讚
我猜,是知錯能改。自動或被動下架。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