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William Marcus在2018-10-4 寄來三個電郵,討論關於必需脂肪酸的問題。由於我出國一個月,所以遲至今日才回覆,深感抱歉。
這三個電郵是分別回應我發表的三篇文章:(1)必需脂肪酸GLA,(2)魚油補充劑,棺材添釘,及(3)再談「亞蔴籽油,魚油」。由於這三個回應都是關於必需脂肪酸,所以我就在這裡一併回覆。而由於它們的內容都很長,所以我就把它們整理成下列條文,逐一回答。
問題一:想請教此文提到的"儘管GLA不易從食物中獲取,但人類在攝取LA後,可以將它轉化為GLA"。網路上,我搜尋之後,大部分都是說,人體無法合成。例如這個網站
http://www.3phk.com/v5article2.asp?id=991。底下還有一些reference ,我是看不懂(非本科)。
回答:該網站的資訊是錯誤的。人類在攝取LA後,確實是可以將它轉化為GLA。請看這篇論文的Figure 1: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579618/pdf/nutrients-09-00825.pdf
問題二:想請教EPA/DHA,像是蒙古+西藏+或是內陸比較少吃魚的地方,也少有青菜的地方。那些地方的人,自古就那樣生活純吃肉,會有缺少的問題嗎??
回答:牛肉羊肉都含有EPA/DHA。雖然相對含量比不上海魚,但對以牛肉羊肉為主食的人類族群來說,可能已經足夠。在自然界裡,生物會通過演化來適應環境,所以,以牛肉羊肉為主食的人類族群,可能已經適應低量EPA/DHA的環境。
問題三:想請教文中提到的"就對健康的好處而言,來自餐盤的Omega-3是充滿活力,而來自藥罐的Omega-3則是瀕臨死亡"。以化學物質的角度,平平是omega-3,真的有辦法區分出是來自食物料理,還是藥罐嗎??
回答:來自藥罐的Omega-3是叫做補充劑,而來自餐盤的Omega-3則是叫做微營養素。補充劑是大劑量的單一營養素,而微營養素則是與許許多多其他營養素混在一起的微量營養素。我們的身體能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微營養素,但卻無法有效地吸收和利用補充劑。我已經發表數百篇有關補充劑(維他命,礦物質,以及其他五花八門的元素)的文章,一再舉證它們非但無效,反而有害。讀者也可參考Best source of vitamins? Your plate, not your medicine cabinet以及Omega 3 Fatty Acids: Good for Heart Health? Pick Capsules or Food?。
問題四:為什麼是海魚?? 淡水魚在EPA/DHA,的含量偏低嗎??
回答:這是研究分析所發現的,海魚的確是比淡水魚含有較高的EPA/DHA。
問題五:為什麼魚油富含omega-3 ?? 我聽過一個講法,因為水,可以到0度結冰魚身上的油,在牠們血管流動要好,omega-3屬於比較不易凝固,所以,魚容易比較多omega-3。相較豬油牛油等,比較容易結凍成固態。這種說法,算正確嗎?? (私自認為,不太合理,但是,天寒地凍,也是有牛羊外面跑)。
回答:網路上的確可以看到omega-3較不易凝固的說法,但是我卻找不到可以支持此一說法的科學證據。反過來說,我有找到一個間接反對的證據。它是出現在一篇標題為Omega-3 requirement for salmon的文章。這篇文章是發表在一家叫做Nofima養殖鮭魚公司的網站,它的第二段是這麼說(翻譯):Nofima的研究表明,鮭魚具有天然但有限的能力,可將短的植物性ω-3脂肪酸轉化為海洋ω-3。這種能力是在飼料中含有低量的海洋ω-3時最大。 研究還表明,具有不同遺傳背景的魚具有不同的能力。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儘管是同樣品種的養殖鮭魚,不同的魚還是會有不同的轉化能力。也就是說,轉化製造omega-3的能力是由基因來決定,而非海洋溫度的高低。至於轉化基因的不同是否與海洋溫度有關,就不得而知了。
感謝教授的回覆
有種突然豁然開朗的感覺
讚Liked by 1 person
引用通告: 年花千億購買,僅兩種有效? | 科學的養生保健
林教授你好
有一說法是
omega-3會代謝成 前列腺素E3
omega-6則會代謝成 前列腺素E2
他們都說 E3會抗發炎
E2則會增加發炎的機會
多吃omega-3可以跟omega-6競爭促發炎物質的生成
因此可以降發炎
可是我查資料卻找不到明顯的證據
可以證明前列腺素E2跟前列腺素E3的差別
請問他們說E2跟E3功能的差異是真的嗎?
像是這篇文章
https://smallcollation.blogspot.com/2013/05/prostaglandins.html#gsc.tab=0
當中提到前列腺素E2跟前列腺素E3只是結構上的差別
實際功用並無明顯差別
讚讚
https://professorlin.com/2020/05/11/%e5%a4%9a%e5%90%83omega-3%ef%bc%8c%e5%b0%91%e5%90%83omega-6%ef%bc%9f/
讚讚
引用通告: 多吃omega-3,少吃omega-6? | 科學的養生保健
林教授您好。
看過其他網友與您的回覆,了解根據可靠文獻期刊表明omega-3從餐盤吸收效果好,因為是有其他微量營養素輔助的關係。
因我本身也因工作關係,外食佔絕大多數,且極少吃魚,所以也會希望另外購入高單位omega-3的魚油補充,減少不必要的油脂攝取。我已知道林教授曾提及,額外營養補充劑或可能反而會危害健康風險。因此若只考慮另外補充的魚油希望有良好的人體吸收,將魚油是跟正餐食物一起服用,是否也能達到利用其他食物的微量營養素來促進魚油補充劑的吸收呢?
讚Liked by 1 person
我回台灣時,因為不想勞煩姐姐為我而下廚做菜,所以也會外食或買便當。我發覺台灣的外食及便當都有非常健康的選擇,所以我不能同意外食就無法吃得健康的說法。至於正餐加魚油,可行,但不要過量。
讚讚
林教授您好,拜讀大作似有開悟,但再細想,應該不少人跟我仍有同樣疑問:魚油補充劑結論無效我們可以理解,但因為它不是天然食物含有其它微量元素,所以不易吸收。這邊有點難理解,因為一般魚油補充劑都會建議飯後吃或隨餐服用,那這樣一般食物的微量元素在胃腸裡還是無法幫助魚油補充劑吸收嗎?很好奇原本實驗證明無效是怎麼做的,是讓實驗對象空腹服用,還是隨餐服用?若是後者,那的確證明即使隨餐服用,魚油補充劑仍難借其它食物微量元素來幫助人體吸收。不知這點林教授可否解說一下。
另外魚油補充劑都是做膠囊型態,若我為了讓一般食物的微量元素來幫助魚油補充劑吸收,採取在口腔就咬破膠囊,讓魚油補充劑跟其他食物咀嚼混合再入腹,這樣的效果不知會如何?
一些異想天開的揣測還煩請林教授能撥冗釋疑,謝謝。
讚讚
魚油補充劑的臨床試驗都是根據建議的服用方法來進行。您說的那些情況,包括咬破,目前都沒有人做過,所以不會有答案。
讚讚
分享個日式懶人日常ω-3美味攝取型態! #オメガ3
柴魚片(鰹節) 是日本飲食文化裡頗聰明的食材,一般是鯖魚混鰹魚,發酵食物,含有豐富維他命B群,75%~80%的蛋白質,經過發酵緩慢的分解蛋白質成為有鮮味(Umami)的胺基酸(市售鮮味料也多是合成或水解胺基酸提供味蕾上的鮮味),脂肪組成又含有豐富ω-3的DHA與EPA,價格平民(菜市場雜糧行買大包裝的超便宜),乾燥食材容易保存,可隨身攜帶(外食族),烹調方便,沒有魚骨的廚餘。食物、沙拉、豆腐上面只要灑一些海苔絲與柴魚片,立馬變身日式風味,或是煮湯(但是柴魚片不要丟棄,營養豐富啊)、炒菜作為鮮味料,吃法繁多,應用廣泛,超好吃~不用吞魚油補充劑啦!
食藥署食品營養成份資料庫 – 柴魚片
* DHA (22:6) 二十二碳六烯酸 1,117mg
* EPA (20:5) 二十碳五烯酸 482mg
* ALA (18:3) 次亞麻油酸 0mg
https://consumer.fda.gov.tw/Food/tfndDetail.aspx?nodeID=178&f=0&id=1064
其實海苔也是個EPA豐富的食材,只是食用量不大,比較不是穩定的ω-3來源,但是海苔絲、壽司海苔片在料理上很萬用,甚至是把海苔當成零食(盡可能選無調味的,調味的就要注意一下含糖、含鈉量)。我自己的吃法就無調味的壽司海苔片,淋/刷一點芝麻油,丟進烤箱3~5分鐘,麻油烤海苔是我的小確幸零食,很香很好吃。
食藥署食品營養成份資料庫 – 海苔片
* EPA (20:5) 二十碳五烯酸 2,096mg
然後為啥魚油從食物攝取有效,從藥丸攝取效果有限。個人潛見(無科學根據的揣測),一種食材裡無論是胺基酸組成、脂肪酸組成、糖質組成、微量營養素組成等都不盡相同且複雜,食物不是攝取單一營養素,像是交響曲一樣交織,攝取進入多種“生物分子”,裡頭的交互作用,甚至進入腸道後與菌種的共生關係,人類大概數輩子都研究不完,單一高劑量補充劑少了共生關係與交互作用的其他生物分子,經常在科研上,成果遠不及從食物攝取。然後有個算是個人偏見,我認為研究XX營養素、XX成分、XX食材的意義僅在醫學治療/藥學開發層面上有意義,在保健食品、營養學上研究,人類有點過度自信,太多生物分子研究不完,再加上這些分子之間的交互關係,進入人體後的共生關係,相當無解。營養學研究,也許著重在 dietary pattern 膳食型態與人體健康的“大量+長期”的大方向,更具有實質意義與價值。
讚讚
感謝林教授的回應。
讚讚
林教授您好,
讀過您的文章後了解補充單一營養的omega3補充劑不比直接攝取魚肉來得好。
但因為常外食的關係,所以日常還是會選擇魚油補充劑來補充。
有在網路上看到一款強調不濃縮,而且保留鮭魚完整天然營養素,接近於直接吃魚肉的鮭魚油補充劑,這樣的補充劑會比高濃度的魚油補充劑好嗎?
謝謝您!
讚讚
沒有這方面的論文,所以我不敢斷言。不過,我在台灣看到很多餐館和便當店都有提供魚肉。尤其是鯖魚,既便宜又富含omega3。
讚讚
引用通告: 2.2 邊啲方法對我有用? – Fight Eczema for 16 years
個人看法, 90%外食族考慮到價錢與口慾/飽足感, 會以豬/雞/牛肉為第一/第二/第三選擇, 魚肉幾乎都"不是"主要選項; 以我自己外食的經驗, 也是經過多年調整才改為魚肉占1/3. 另外同樣的事也發生在蔬菜類, 花同樣的預算點"配菜", 70%外食族會選擇豆腐豆干滷蛋類 (不是不好), 只有20% 會點燙青菜, 另外10%會兩樣都點 (要花更多的預算).
讚讚
上次回台(2019)偶然在台北車站附近吃自助餐,青菜鮮魚,便宜又好吃。
讚讚
引用通告: 2.2 邊啲方法對我有用? - 我濕疹咗16 年
引用通告: 身體發炎了怎麼辦?科學實證:抗發炎就靠Omega-3! | 妳的健康守護者
引用通告: 魚油對抗憂鬱症,再度受挫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魚油預防乾眼症,剛出爐的臨床研究 | 科學的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