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天(2020-11-3 ) 發表穀維素的吹捧與現實之後,有位署名Link的讀者立刻回應:教授好,看到這篇https://technews.tw/2020/11/03/vitamin-d-levels-and-iq/,想知道是否為真? 懷孕要補充嗎?因為我在看醫生,現在醫生都直接推薦補充 使用保健食品,我該相信嗎?

上面的網路連結打開的是一篇前天(2020-11-3 )發表在《科技新報》的文章,標題是:懷孕時維生素D愈高,兒童智商愈高。儘管這篇文章有註明作者是黃嬿,但其實它是翻譯,而非創作。在網路上可以看到有近百篇用英文寫的相同報導,但有趣的是,竟然沒有一篇是出自主流媒體。
這些報導的內容幾乎都是一模一樣,也就是說,它們幾乎全是抄襲或轉載的。原始的報導是前一天(2020-11-2 )發表在Seattle Children’s Hospital(西雅圖兒童醫院),標題是Vitamin D Levels During Pregnancy Linked with Child IQ, Study Shows Disparities Among Black Women(懷孕期間的維他命D水平與孩子智商有關,研究顯示在黑人婦女中存在不平等)。
這篇文章所說的《研究》是一篇當天發表的論文,標題是Maternal Plasma 25-Hydroxyvitamin D during Gestation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Neuro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Offspring at Age 4-6 Years(孕期孕婦血漿25-羥維他命D與4-6歲後代的神經認知發育呈正相關)。
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Melissa Melough是西雅圖兒童醫院的研究員,而這也就是為什麼原始的報導是來自西雅圖兒童醫院。
其實,這項研究並非是第一個探討《孕婦的維他命 D水平與小孩大腦發育之間的關係》。在2018年就已經有一篇類似的論文發表:Antenatal Vitamin D Status Is Not Associated with Standard Neurodevelopmental Assessments at Age 5 Years in a Well-Characterized Prospective Maternal-Infant Cohort(在特徵明確的前瞻性母嬰隊列中,產前維他命D狀態與5歲時的標準神經發育評估無關)。從這個標題就可看出,孕婦的維他命 D水平與小孩大腦的發育,沒有關聯。
那,為什麼2018的論文說無關,而2020的論文卻說有關?讓我們再看一下西雅圖兒童醫院那篇文章的標題,裡面有《研究顯示在黑人婦女中存在不平等》。也就是說,該項研究(2020的論文)發現黑人孕婦的維他命 D水平較低,而她們所生的小孩智商也較低。
有關黑人小孩智商的議題,我們來看一篇今年7月1日發表在Discover雜誌的文章Do IQ Tests Actually Measure Intelligence?(智商測試真的能衡量智力嗎?)。它引用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教育心理學家Donna Y. Ford說:「智商測試在文化,語言和經濟上對弱勢族裔學生,尤其是黑人和西班牙裔,是帶有不公平的偏見。」
這種對弱勢族裔不公平的偏見在過去就已經有研究證實,而在今年8月7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又再次證實。請看How Reliably Can We Measure a Child’s True IQ? Socio-Economic Status Can Explain Most of the Inter-Ethnic Differences in General Non-verbal Abilities(我們如何可靠地衡量孩子的真實智商? 社會經濟地位可以解釋大多數非語言能力的種族間差異)。
事實上,由於智商測試本身就不可靠,然後又再加上它對弱勢族裔的不公,美國主流媒體對這個議題是避之唯恐不及,而這應該也就是為什麼它們沒有報導這篇剛發表的維他命 D論文。
除了族裔的選擇是個問題之外,這篇剛發表的維他命 D論文還有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年齡的選擇。
美國有一個叫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ifted Children(全國天才兒童協會)的組織,而顧名思義,它就是專門在鑑定和培養天才兒童。在鑑定方面它有發表一個指南,而其中有這麼一段:「儘管專家們對是否對幼童進行測試存在不同意見,但研究人員普遍同意,很難在6歲以下的兒童做出準確的智商測定。」
可是,剛發表的那個關於維他命 D的研究,偏偏就是選擇測試4到6歲的小孩。
就算沒有族裔或年齡選擇的問題,智商測試是否真的是在測試智慧,又是另一個問題。
頂尖的Science科學雜誌在2011-4-25發表What Does IQ Really Measure?(智商真正在衡量什麼?)。它在第一段說:「智商較高不見得就是比較有智慧。最新研究得出的結論是,意願也會影響智商測試的結果。」
談到《意願》,就讓我想起念小學時,學校給我們做智商測試,而我當時覺得這種測試實在是很無聊,就在試卷上亂填亂畫。所以,我的智商肯定是低於60。
就算沒有族裔,年齡,和意願的問題,智商測試的結果除了拿來炫耀之外,有什麼實質的意義嗎?智商越高的人就會越有成就嗎?關於這個議題,為了節省篇幅,我就不提供英文的資訊了。下面是三篇中文的:
智商愈高,成就越大?羅輯思維:追蹤1萬6千名兒童,35年後的答案是… 答案是:第一,智商151分以上的人的平均創造力,並沒有優於平常人。第二,這些人的智力雖然都很高,但有些就只是做著普通的工作,第三,被淘汰的兒童當中反而誕生了兩個諾貝爾獎得主。
智商可能沒有你認為的那麼重要:與成就相關性並不大:在對兒童和歷史人物的研究中,智商並不足以衡量是否成功。
爱因斯坦“智商200”?专家:都是假的!家长不必在意孩子智商测试结果
總之,這篇剛發表的維他命 D論文不但是實驗設計問題重重,而且還傳達了不健康的健康觀念。
不過智商確實跟考試成績有關就是了,SAT跟IQ有高度的正相關。而學歷又跟薪水有正相關。
讚Liked by 1 person
我的智商低於60,有個博士學位,薪水也在中上。
讚讚
所以我說「正相關」啊,我又不是說「一定」。
讚讚
例外,你二月的時候不是才說:「先談智商好了。我從未測過這東西,所以從不知道自己智商是多少。」
你後來有去測是低於60?
讚讚
謝謝指正。在二月那篇文章裡我所說的「我從未測過這東西,所以從不知道自己智商是多少」,指的是,我從沒有心甘情願地去做過智商測試,而我也的確不知道我的智商是多少。在現在這篇文章裡我有說是學校要我做測試,但我是亂作,所以等於沒做。而且很明顯地,《肯定是低於60》就表示我只是用猜的。我的目的只是要凸顯,當被測試的人拒絕乖乖地做測試,所得的結果就沒有任何意義。我已經在二月的那篇文章加上註解。
讚Liked by 1 person
「沒意願」在這裡不是重點,大家在意的是「有意願」下的成績。
在目前之下,除去社經背景,有比IQ更能預測考試成績的指標嗎?(其實父母的社經背景跟IQ有高度正相關,就算不去除社經背景,也只是把IQ列入考量而已。)
而有比「學歷」更能預測「薪水」的指標嗎?
父母最在意的當然是孩子的成績,他們為什麼在意成績?還不是在意他們以後的薪水。在沒有比IQ更好的預測指標下,他們會在意是當然的。
讚Liked by 1 person
「有沒有意願」絕對會影響智商測試的結果。誰能保證受測試的人都是有意願的?父母親要小孩子做,是有目的。可是,小孩子會有什麼目的?他們怎麼會知道做這種測試會帶給他們什麼好處?
讚Liked by 1 person
我是說大家不在意「沒意願下的成績」,大家只在意「有意願下的成績」,因為每個父母都認為孩子的「意願」是可以控制的,他們可以用禮物或是打來控制孩子想要讀書的「意願」,可是在有「意願」之下,學校考試的成績的確跟IQ有正相關, Robert Plomin不久前才錄了這個:
讚Liked by 1 person
Antenatal Vitamin D Status Is Not Associated with Standard Neurodevelopmental Assessments at Age 5 Years in a Well-Characterized Prospective Maternal-Infant Cohort 應該翻成 “在特徵明確的前瞻性母嬰隊列中,產前維他命D狀態與5歲時的標準神經發育評估無關" 才對
讚Liked by 1 person
謝謝。已更正。
讚讚
那看來台北市長柯P真的是擅長營造自己的公關形象。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應該越來越少人迷信他所謂的「高IQ」
讚讚
教授你好! 可否談談智商測試怎樣對弱勢族裔學生,尤其是黑人和西班牙裔,是帶有不公平的偏見?因為本人完全沒有這方面的認識。謝謝你!
讚Liked by 1 person
我舉兩個例子。弱勢族裔的父母除了本身教育程度偏低,還為了養家活口而奔波,所以小孩子得到的家教就偏低,從而很難在智商測驗得到高分。非洲裔家庭比較不注重教育,小孩子無法取得智商高分,但他們可以成為非常傑出的運動員。第一個例子是環境的影響,第二個例子是文化的影響。
讚Liked by 1 person
所以科學家要研究智商現在都用雙胞胎,就算分別給不同家庭養,只要到了17或18歲那邊,智商就會幾乎完全一樣,當年的研究還是這樣說的:「就算分開扶養,雙胞胎的智商測驗,差距就跟你自己去年做,還有今年做一樣。」
幾年前Scientific American也有報導這研究。
讚Liked by 1 person
基因本來就是會影響我們身體的一切,包括大腦的所有細胞。但這是在於個體(雙胞胎),而不是種族。非常“有智慧”的黑人,比比皆是。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ce_and_intelligence。不管如何,智商測驗是一個毫無意義的東西。高又如何,低又怎樣。再怎麼高也會一事無成,再怎麼低也還是可以對社會做出重大貢獻。除了造成歧視,有什麼意義?
讚Liked by 1 person
我沒有要討論種族在智商上的差異,我是說智商測驗是有準度,而且有意義的,就連教授Jordan Peterson有次上課的時候都說:「他們不會說SAT是智商測驗,不過它就是智商測驗。」而這的確反應在學術成績跟智商的高度相關上。
讚Liked by 1 person
Jordan Peterson是胡說八道。SAT不是智商測驗,它是專科測驗。你必須念過生物,才有可能考好生物測驗。不管如何,很多大學已經取消,或準備取消SAT,為什麼?因為有錢人家可以花錢補習,拿高分。
讚Liked by 1 person
所以你不認為智商跟學習成績有正相關?
讚讚
我不在乎是否有相關性。智商測試高,但卻沉迷於遊戲,有什麼用。
讚讚
意願在這裡不是重點,別人要用意願去做什麼事不重要。
大家都認為身高對打籃球很重要,假如有人夢想進NBA,可是身高才160幾,你會跟他說:「不要在乎身高跟NBA球員的相關性,雖然兩者的相關性很高,可是長得高又不練球有什麼用。」
你會對想進NBA的人說「身高不重要」,「不要在乎身高的相關性」嗎?
當然要在乎相關性。
讚Liked by 1 person
身高是可測量的,不需要任何預設立場。智慧是無法測量的,所有智商測量方法都是有人為預設立場的。一位NBA球星的智商測試結果可能很低,但是他卻可以是super basketball smart。莫扎特的智商也可能很低。大智若愚,勤能補拙,都在在指出不要在乎所謂的智慧高低。
讚Liked by 1 person
沒錯,目前的智商測驗,的確沒有人知道我們在測什麼,但是卻可以跟學術上的成績有高度正相關。
重點是大家想要「選擇的自由」。如果少了學術上的成就,未來能選擇的職業就很少。大家當然都想要能夠選擇越多越好,這不就是大家拼了命讀書的原因嗎?因為可以選擇的大學更多,科系更多。大家拼了命的賺錢不也是為了更多的選擇嗎?可以選擇要買什麼都可以。
其實你的說法很多人在說,只是換個名詞而已:「讀書讀不好沒關係,你看看還不是那麼多人沒學歷還是賺大錢,你可以去打NBA或當音樂家啊。」
可是你會因此叫大家不要在意考試成績嗎?恐怕不會有任何學生聽得下去,也不會有任何父母聽得下去。
讚Liked by 1 person
正式考試是有意義的,智商測試是毫無意義的。正式考試是在檢驗一個人是否對他所學的下了功夫,是否了解。正式考試成績會影響升遷。智商測試有啥用處?讓自己感到很爽?可以羨慕別人?可以嘲笑別人?
讚讚
我不就說智商測驗的意義是在跟學校成績的相關性?
我之前放的那個Robert Plomin影片,他也批評現在教育機構都不在乎每個孩童的智商就是不一樣。他就舉例一個用處,如果你有兩個孩子,一個成績很好,你鼓勵他。但是另一個不好,你斥責他。可是假如你知道那個成績不好的孩子是因為智商不足的話,你就不會這樣做了,而會想輔導他。
另外,美國軍隊是不收IQ在80幾以下的。至少美國軍隊認為IQ測試很有用,認為80幾以下的話,你對軍隊毫無用處。
讚讚
是的,毫無用處。
讚讚
所以你也同意美國軍隊,認為智商太低的話,這人就「毫無用處」。
讚讚
是的,除了造成歧視之外,毫無用處。有哪一個其他軍事強國有這樣的政策?
讚讚
這樣你就承認智商很重要啦。有誰會想要自己的孩子是「毫無用處」。
讚讚
您的智商已經高到超出我這個低智人的理解能力。
讚讚
原來如此!謝謝!
讚Liked by 1 person
你質問「智商越高的人就會越有成就嗎?」你對Jordan Peterson說智商是最好的成就預測指標有什麼看法?(從3:55開始)
讚讚
引用通告: mRNA 疫苗讓免疫系統失靈?科技新報散播謠言 | 科學的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