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Paul Poon在2018-9-6寄來這個電郵:
尊敬的教授:
有朋友說根據下面這條link , 新型的農葯入了水菓以致改變人類DNA。
https://www.honeycolony.com/article/systemic-pesticides-are-the-new-ddt-now-what/
請教授指點一二
電郵裡的連結所打開的是一篇2016-7-26發表的文章,標題是:Systemic Pesticides Are The New DDT. Now What?
文章裡所說的Systemic Pesticides(系統性殺蟲劑)是叫做「類尼古丁」或「新煙鹼」(Neonicotinoids),而文章裡也的確有這麼一句話:In human blood studies, neonicotinoids are linked to DNA damage and cell mutation。但是,它沒有提供任何科學證據或參考資料。
那,「類尼古丁」或「新煙鹼」真的會損傷人類DNA或造成細胞突變嗎?
顧名思義,「類尼古丁」就是類似「尼古丁」,而「新煙鹼」就是新的「煙鹼」。「尼古丁」和「煙鹼」分別是Nicotine的音譯和意譯,而「類尼古丁」和「新煙鹼」則都是Neonicotinoid的音譯加意譯。
「煙鹼」,對抽煙的人而言,是快樂的泉源,但事實上它是一種神經毒素。「新煙鹼」,也是一種神經毒素,但是它對人的毒性相對較低。
「煙鹼」和新煙鹼都必須通過細胞上的「煙鹼乙酰膽鹼受體」(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AChR),才能發揮作用。但是,由於此一受體的分子式在人和昆蟲之間些許的不同,使得「煙鹼」和「新煙鹼」對人和昆蟲的毒性有很大的差別。
簡單地說,「煙鹼」對「人的受體」的親和性遠高於對「昆蟲的受體」的親和性,而「新煙鹼」則正好相反。
除此之外,人和昆蟲的「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對「煙鹼」和「新煙鹼」的控管,也有很大的不同。
簡單地說,「煙鹼」對「人的血腦屏障」的穿透力遠高於對「昆蟲的血腦屏障」的穿透力,而「新煙鹼」則正好相反。
所以,人和昆蟲之間,「受體」的不同,再加上「血腦屏障」的不同,使得「新煙鹼」對人的毒性是遠遠低於對昆蟲的毒性。
除此之外,「新煙鹼」還有一項其它殺蟲劑所沒有的優勢,那就是,它可以被塗在種子上。如此,在無需噴灑殺蟲劑的情況下,農作物就可以“安心地”成長。
這兩項優勢,即(1)對人和其他哺乳類的低毒性,與(2)無需噴灑,使得新煙鹼所向披靡地成為世界上應用最廣的殺蟲劑。
但是,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顯示,新煙鹼可能是造成蜂群崩壞症候群的原因之一。因此,今年四月歐盟下令禁止三種新煙鹼殺蟲劑在戶外使用。
但是又但是,上個月(2018-8-7)有新聞報導說,川普政府已取消歐巴馬時期所訂定的新煙鹼禁令。也就是說,當歐盟正在加強對新煙鹼的管控之際,美國卻正在放鬆。
不管是加強或放鬆,所有對新煙鹼之管控都是與人的健康無關。這是因為,就如上面所說,新煙鹼對人的毒性是非常小。
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有兩篇全面檢討新煙鹼對人健康之影響的綜述論文被發表。它們的標題分別為:
2017年:Effects of Neonicotinoid Pesticide Exposure on Human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
從這兩篇論文可以得知,所有人類新煙鹼中毒的案例都是因為意外,自殺等大量攝取而引發的。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人是因為攝取農作物上的殘餘新煙鹼而中毒。
在2018年3月有一篇新煙鹼會損害DNA及細胞的論文被發表。它的標題是,Investigation of the genotoxic and cytotoxic effects of widely used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s in HepG2 and SH-SY5Y cells
但是,請注意,讀者Paul Poon所詢問的那篇文章(說新煙鹼會損害DNA)是在2016年發表的,所以它絕不可能是根據這篇2018年的論文。
更重要的是,這篇2018年的論文是用培養皿裡的細胞來做DNA受損的實驗。所以它跟那篇網路文章所說的「人類血液」是風馬牛不相及。
總之,讀者Paul Poon所擔心的「改變人類DNA」,只不過是有心人士編織出來的謠言。
謝謝教授,豁然開朗不再惶惶了
🙏🏻🙏🏻🙏🏻👍👍👍😆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