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分為一型和二型。
一型是因為胰島腺被自體免疫破壞,而無法製造胰島素。所以,一型的病患需要終身每天注射胰島素。
二型是因為細胞無法正常利用胰島素。這一型的病患,有些也需要注射胰島素,而有些甚至於需要終身每天注射胰島素。
胰島素注射是由病患自己做,而如果是需要終身每天注射,當然是極度的不方便。
因此,有製藥公司就想開發“口服胰島素”。
“口服胰島素”,有真的,也有假的。
“假的口服胰島素”,並不含胰島素,而這類產品廣告得最兇的,就是“苦瓜萃取物”及“苦瓜胜肽”。
這類產品是以“補充劑”(食品,非藥物)的名義在販售,但卻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它們有降血糖的功效。(請看附註)
“真的口服胰島素”,是真的含有胰島素,但這類製劑目前還處於臨床試驗的階段,並沒有在販售。
“真的口服胰島素”的研發,已經近百年了,而其過程可以說是披荊斬棘,篳路藍縷(請看Oral Insulin Reloaded)。
之所以會如此困難,是因為,胰島素是一種“胜肽”(小分子的蛋白質)。所以,當它進入胃腸後,就會被分解成氨基酸,不再具有降血糖的功效。
縱然有保護的方法可以避開分解,胰島素也因為分子太大而很難被小腸吸收(即,進不了血液循環系統)。
所以,“真的口服胰島素”的研發,一直是朝著(1)減少分解,及(2)增加吸收,這兩個方向進展。
目前,這方面的研發,最具成效的,有兩家公司。一家是丹麥的Novo Nordisk,另一家是以色列的Oramed。
Novo Nordisk是大型的跨國公司,專注於研發和生產與糖尿病有關的藥,也是第一家投入口服胰島素研發的公司。
它所研發的“口服胰島素”代號為O1338GT。
在今年6月13,該公司在一個糖尿病的會議裡,發表一個臨床研究結果,顯示O1338GT的降血糖效果,與注射型的,不相上下。
可是,事實上,該公司在去年10月就已宣布,中止O1338GT的研發。
也就是說,今年6月發表的成果,是在去年10月宣布中止研發之前,就已經在進行的臨床試驗的資料。
之所以會中止研發,是因為,口服劑型需要非常大量的胰島素,而其售價將會無法被健保公司所接受。
(註:有關研發口服胰島素的艱辛過程以及為何中止,Novo Nordisk的首席科學官在三個禮拜前才剛發表The pursuit of oral insulin)
以色列的Oramed公司才成立11年,目前還處於燒錢的營運狀況。
它所研發的“口服胰島素”代號為ORMD-0801,目前正要進入第三期的臨床試驗。
此一製劑所採用的胰島素是由中國的天麥生物科技公司生產(降低成本?),而其臨床研究是由中國的天匯孵化科技公司注資。
此一製劑,最後是會成功,還是會步O1338GT之後塵,尚難預料。
不管如何,“真的口服胰島素”的研發,是已經取得很大的進展,但是,最後是否能上市,誰也無法預料。
可以肯定的是,“假的口服胰島素” 已經取得“成功”,而其秘訣並不是百折不撓的研發精神,而是五花八門的行銷技倆。
註1:2007年1月11,蘋果日報有發表一篇清大研發口服胰島素成功 通過動物試驗 台灣之光 全球矚目。雖然這個“台灣之光”也是在研發“真的口服胰島素”,但是,已經10年過去了,還在發光嗎?
註2:有關“假的口服胰島素”,我已經發表過四篇文章:
引用通告: 「肽-諾貝爾獎傳奇」的傳奇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CD34活性蛋白飲料,刺激骨髓產生幹細胞? | 科學的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