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名NoEnglish的讀者今天(2022-6-14)在伊維菌素:偏見、欺詐、死亡威脅的回應欄裡留言:「林教授您好:想請教的是對伊維菌素的偏見,是僅限於殺寄生蟲的葯物還是可預防甚至治療新冠病毒的葯品?由於美國執業的陳俊旭醫師特別強調已有上千例臨床經驗證明,且治癒案例還在不斷增加之中,那伊維菌素還是不可信嗎?」
首先我必須指出,陳俊旭並非醫師,而是自然療師。有關自然醫學或自然療法,請看
有關陳俊旭,請看
有關伊維菌素,我已經發表了21篇文章,指出聲稱它有療效的論文是一再被撤稿,而聲稱它沒有療效的論文則是與日俱增。事實上,這一兩天美國主流媒體都在報導伊維菌素再度受挫,例如USA Today昨天發表的NIH funded large trials to see if COVID patients could benefit from ivermectin. They didn’t, early data shows(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資助大型臨床試驗,要看 COVID 患者是否可以從伊維菌素受益。 他們沒有,早期數據顯示)。

這些報導所說的大型臨床試驗是兩天前才剛發表在預印本平台MedRxiv,標題是Ivermectin for Treatment of Mild-to-Moderate COVID-19 in the Outpatient Setting: A Decentralized, Placebo-controlled, Randomized, Platform Clinical Trial(伊維菌素在門診治療輕度至中度 COVID-19:分散、安慰劑對照、隨機、平台臨床試驗)。
這篇論文是這麼敘述研究動機:「雖然早期研究,特別是在住院環境中的研究表明,伊維菌素具有潛在的治療效果,但是劑量的可變性和整體研究質量,以及隨後的多次論文撤稿,都引起了爭議。迄今為止最大的隨機試驗 TOGETHER在巴西招募了 1358 名症狀為輕至中度 COVID-19 和至少 1 個疾病進展風險因素的患者。患者在門診接受 400 µg/kg 伊維菌素 3 天或安慰劑。沒有觀察到伊維菌素預防疾病進展導致住院或急診科延長觀察的統計學顯著臨床益處。 本研究(ACTIV-6) 是一項完全遠程(分散)、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的平台試驗,研究用於門診治療輕度至中度 COVID-19 的再利用藥物。 在這裡,我們報告了與安慰劑相比,伊維菌素 400 µg/kg 每天 3 天治療早期輕至中度 COVID-19 的療效。」(註:有關這段話裡所說的巴西臨床試驗,請看我一個月前才剛發表的伊維菌素早期治療新冠肺炎,頂尖期刊最新論文)
這項為期八個月,在 delta 和 omicron 波期間進行的研究是由杜克大學和范德比爾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同執行。他們在全美國招募了 1,537 名參與者,其中大約一半服用為期三天的 400 微克伊維菌素,另一半則服用安慰劑。結果是,服用伊維菌素的患者平均在 11 天內康復,而服用安慰劑的患者平均在 11.5 天內康復。服用伊維菌素的人和服用安慰劑的人在住院、緊急護理、急診或死亡方面也沒有統計學上的差異。
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Adrian Hernandez醫生是杜克大學臨床研究所執行主任。他對媒體說:「我們並不感到驚訝。 伊維菌素似乎沒有在臨床試驗環境之外的作用。」
這伊維菌素治療新冠的事,已經變成信仰而非科學。台灣人聊天討論伊維菌素治療新冠時,很多人會說「hmmm, 它應該還是否有效的」,但是台灣人普遍務實怕死,到了緊要關頭自己和家人要用藥時,還是會選美國FDA核准的藥。
讚讚
事實上,這伊維菌素治療新冠的事,已經變成武器。
讚讚
筆誤,–>「hmmm, 它應該還是有效的」
讚讚
感謝對此項事件針對討論!
在台灣的長輩間(40歲以上),這位自稱醫師的陳博士似乎很有人氣
長輩們不相信台灣的醫生醫囑,卻聽從這位連在美國都不具醫師資格的無根據用藥建議
真的是很頭痛!
請問NAC跟伊維菌素,在美國是處方藥嗎?
如果是處方藥,那這位陳先生是否已經觸犯美國州法律?
讚讚
NAC無需處方。伊維菌素是需要處方,但卻可以在沒有處方的情況下買到。美國聯邦或州政府是不會管這種小事的。
讚讚
首先感謝林教授professorcslin, 一直出文教育普羅大眾。我有仔細看陳俊旭自然醫師的大部份著作, 而且書上不少的低風險、絕對合法而且較主流的養生方法, 已經採用, 感到身體大有改善。
我第一次看到陳俊旭自然醫師的著作, 是在封城時, 有一個月精神突然非常差, 看中醫看不好, 然後按陳俊旭自然醫師書中的做法, 對號入座, 補充大量維他命B+C, 打大極等, 兩三天治好七八成的, 確實是見效神速, 非筆墨能形容, 我心裡十分感激。
認同林教授的出發點, 健康資訊兼聽則明。但是陳俊旭自然醫師書上的方法, 也有不少是主流西醫認可的方法, 補充大量維他命B+C, 打大極等, 就是其中一些方法。 自然醫學與傳統西方醫學, 有重疊之處, 而且有用。
請問, 陳俊旭自然醫師書上, 有不少故事, 病人在西醫系統藥石無靈, 甚至行將就木, 才求醫於陳俊旭。陳醫師聲稱幫病人治好了, 或者改善了。有些病患改善程度之大, 例如用CBD治好了病患一天發作20多次的恐慌症發作, 不可能是誤判或灰色地帶。 這些故事, 您覺得可信性高不高? 有沒有誠信問題? 要是故事真確, 那麼陳醫師不依主流意見, 不看或少看論文, 卻以自身經驗出版論說, 算不算有違醫德?
謝謝!
讚讚
他不是醫生,所以沒有什麼醫德的問題。
他的問題是假借醫師之名,發表錯誤醫學言論。
他應當被唾棄和譴責。
讚讚
哎呀呀😂… 這位就是我之前留言多次提及的陳XX啊🤫 家中親戚們超推崇他,都說他是不被主流醫學洗腦、不被藥廠(big pharma)控制的醫界良心之類的… 我:怎麼又是Bastyr University校友幫?! 😠
中國也有名“丁勇老师”,與陳XX維他命治病的各種說法,像是複製貼上一樣,兩人完全同步。粉絲影響力都不小~
有時候挺佩服教授如何有動力持續地撰文,有時候跟家中長輩解釋這些,都覺得心累而無力了!
PS. Big Wellness 產業的總產值(有各種不同的統計法與參考資料),但都超越所謂邪惡的 Big Pharma (Big Wellness 產業窮追猛打的壞人/敵人)… 再說下去會得罪太多人。
讚讚
還有香港的顧小培。都是同樣手法 – 不被主流醫學洗腦、不被藥廠(big pharma)控制的醫界良心,來騙取追捧。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