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Arthur昨天(2022-1-9)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從底下這篇新聞《爬樓梯是好運動嗎?》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66260 可以看出多位醫師都強調上下樓梯傷膝蓋,甚至『骨科名醫韓毅雄曾形容爬樓梯是「最笨的運動」』,台安醫院復建科主任鍾佩珍「行醫三十年來從不曾建議病人把爬樓梯當作運動」,這樣說來,爬百岳的人怎麼辦?我也是愛爬山的人(階梯多到懷疑人生),為此傷透腦筋。是否可請教教授,上下階梯很傷膝蓋是真的嗎?非常感謝您!」
其實,看到這個提問我是一點都不感到意外,畢竟喜歡危言聳聽,警告不要做這種或那種運動的醫生是比比皆是。例如一位號稱是奧亞運國家代表隊醫師的人就說路跑會導致膝關節炎,儘管臨床研究一再顯示跑步非但不會增加,反而可能會減少關節炎的風險。請看路跑導致膝關節炎?。
(註:說《爬樓梯是最笨的運動》的那篇文章是發表在《康健雜誌》,而說《路跑會導致膝關節炎》的那篇文章也是發表在《康健雜誌》,所以《康健雜誌》到底有多康健,由此可見一斑。)
還有一位號稱是日本名醫的人也出書說跑步會危害健康,而可悲的是,凡是勸人家不要運動的文章都是會得到一大堆的贊,而凡是勸人家要運動的文章則只會得到寥寥無幾的贊。請看顛覆傳統!想健康就不要跑步!。
沒辦法,懶人總是需要尋找慰藉。

我曾在2018-11-20發表新版運動指南,介紹當天才剛出爐的「給美國人的運動指南」(The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這個指南是美國政府透過美國醫學會而發出的,而它是一而再再二三的提到跑步和爬樓梯都是很好的運動選項。那,難道說,美國政府是希望它的人民不健康?
US News也在2019-7-29 發表The Benefits of Stair Climbing Exercise(爬樓梯運動的好處)。它一開始先是引用科羅拉多大學《足和踝中心》的醫學主任Kenneth Hunt說:「爬樓梯可以有效鍛煉肌肉、改善平衡和促進心血管健康。 這種運動形式對大多數健康的人來說通常是安全的,儘管它可能對某些人構成健康風險。例如,如果您的平衡有問題並且容易跌倒,或者您的腳、踝、膝蓋或臀部虛弱、僵硬或疼痛。」
這篇文章也引用馬里蘭州黑格斯敦高級骨科中心的物理治療師 Eric Sampsell 說:「通過加強腿部肌肉和關節,爬樓梯可以轉化為日常活動中功能的改善。 爬樓梯還可以提高能量水平,降低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和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也有收錄幾篇爬樓梯有益健康的論文,例如:
2002年:Weighted stair climbing in mobility-limited older people: a pilot study(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的負重爬樓梯:一項試點研究)。結論: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爬樓梯運動可能是家庭鍛煉計劃的一個有用組成部分,旨在增強下肢肌肉力量、有氧能力、和功能表現。
2010年:Review Article: Increasing physical activity with point-of-choice prompts–a systematic review(評論文章:通過選擇點提示增加身體活動——系統評價)。這篇文章在一開始就說:「爬樓梯是一項可以輕鬆融入日常生活並具有積極健康影響的活動。 選擇點提示是樓梯和電梯/自動扶梯附近的信息或激勵標誌,旨在增加爬樓梯。」
2011年:A statistical summary of mall-based stair-climbing interventions(基於商場的爬樓梯干預的統計總結)。這篇文章在一開始就說:「爬樓梯是一項經證實對健康有益的無障礙活動。 本文總結了基於商場的爬樓梯干預措施的有效性,同時控制和檢查樓梯/自動扶梯選擇的潛在調節因素。」
2017年:A Systematic Review of Interventions to Increase Stair Use(對增加樓梯使用的干預措施的系統評價)。這篇文章在一開始就說:「爬樓梯是一項無障礙活動,可以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以提高身體活動水平並提供健康益處。 本綜述總結了樓梯干預的有效性,並探討了可能影響干預有效性的關鍵差異。」
信譽卓著的梅約(梅友)診所有發表一篇關於爬樓梯的文章,而作者是Edward Laskowski醫生。這位醫生是梅約診所運動醫學中心的聯合主任,也是梅約診所醫學院的教授。他說:「爬樓梯是有益健康的實用日常體育活動的一個例子。 它還可以燃燒卡路里——在 15 分鐘內消耗約 65 卡路里。 以更快的速度前進或攜帶較重的物品可以燃燒更多的卡路里。」
所以,台灣那位骨科名醫說《爬樓梯是最笨的運動》,能信嗎?
順便說一下,我以前在加州大學上班時,每天都是故意不坐電梯,爬樓梯到6樓的辦公室。我回台灣遇到天氣不好,不能出去跑步時,就上上下下反复爬公寓的7層樓梯。
額外參考資料:
非常感謝教授如此迅速專文解說,如果醫生都是用想當然耳的個人意見教導大眾健康觀念,這樣對大眾的健康真是很不健康。教授的科學論證,在這個連醫生也搶當名嘴或網紅的世代,無疑是大海中的浮木。真希望我們從知名雜誌看到知名醫師的專業言論時,不要落入竹籃打水的窘境。
God blessing you~~~
讚讚
想當然耳→正中要害
讚讚
這問題我曾經思考過,答案應該不是非黑即白或非白即黑,其中牽涉到太多不同條件因素,結論還是中國人講的中庸之道,過與不及都不好,適可則佳。
讚讚
我也是"負重"爬高山的人, 平時只要有鍛鍊股四頭肌, 上山時用上護膝(個人偏好), 下山時適度休息, 不會有膝蓋的問題. 週遭親友若平時沒有運動的習慣, 我就不建議直接採用爬樓梯的方式, 還是從平路走起, 鍛鍊肌肉, 再循序漸進加入爬樓梯, 對心肺功能也比走平路更有幫助. 以上提供參考
讚讚
凡事都是因人而異,但卻不可以因為自己爬不了樓梯,就說爬樓梯不好。
讚Liked by 1 person
如果下肢姿態不良下坡/下樓梯的確對關節會有比較大的損傷風險
要怎麼調整到不會對關節有不當負荷是需要一些學習的
讚讚
是的,但這是“人”的問題,而不是“爬樓梯”的問題。
讚讚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PNONm5
關節中心呂紹睿主任「60度」是護膝的關鍵,但也不是超過60度,膝關節就會出問題,重點在於動作的「速度」。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RoOVYm
傷害與膝蓋的承重無關(如前所述,間歇的壓力可以促進關節軟骨的新陳代謝,反而是有益的!),而是與膝關節彎曲的角度是否夾擊內側皺襞有關。
不過運動要觀察膝關節角度和速度真的是需要慢慢練習。
讚讚
我們在醫院都會帶病人爬樓梯,這是個很好的運動。利用自己的體重給予阻力
讚讚
是的,我的一位臉書朋友是護理師,她也是這麽說,而且效果很好。
讚讚
運動受傷有時會直線思考是運動造成問題,但其實運動是發現問題的時機,若連爬樓梯跑跑步都會出問題,應該思考是身體出現什麼狀況,而不是歸咎或規避運動,肌肉不是只有顯露於外的美觀用途,心臟也是由肌肉組成,而且是要用一輩子,兩手空空又不想千里迢迢去健身房,爬樓梯是個能短時間拉高心跳的好運動
讚讚
是的,所謂爬樓梯是最笨的運動,其實是人的問題,而不是爬樓梯的問題。
縱然是一開始沒辦法爬的人,慢慢訓練也有可能變成能爬。
爬樓梯的確是經濟實惠又方便。只不過畢竟是枯燥,所以比較難持續。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