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由於台灣疫情拉警報,好幾位讀者來函徵詢我對《清冠一號》的看法,而LINE群組也紛紛又在轉傳關於《清冠一號》的報導和影片。我之所以會說《又》,是因為去年中下旬就已經有人在轉傳這些報導和影片,只不過當時我不想掃《台灣之光》的興,所以就沒有發文討論。如今,《清冠一號》已被台灣衛福部緊急授權作為治療新冠肺炎的處方藥,所以我認為是需要討論的時候了。
首先,關於《緊急授權》,您應該還記得《奎寧》吧。它是在2020-3-28被美國FDA緊急授權作為治療新冠肺炎的處方藥,但是後來被證實非但無效,反而有害,所以在2020-6-15,短短不到三個月,就被取消緊急授權。有關奎寧的興衰起落,我總共發表了12篇文章,而最後一篇是2021-4-4發表的奎寧國家隊:早聽我忠告,就不會浪費5千萬。
有關《清冠一號》的報導,我所看到的第一篇文章是2020-6-10發表的中醫可治新冠肺炎!全台21患者受惠 「防疫中藥」將外銷歐美,而其中這兩句話最讓我感興趣:(1)目前全台共5間醫院投入新冠肺炎中醫治療、參與治癒21名患者,其中更包括1名危重症和5名重症患者,(2)由於國內疫情已平穩,目前已著手申請新冠肺炎中藥複方的專利及商標「台灣清冠一號」(TAINOCOVIR)、「福爾摩沙一號」(FORMOCOVIR),也正在與科學中藥廠接洽,預計申請中藥外銷證,販售至疫情仍然嚴峻的美國及歐洲國家。
我所感興趣的是(1)1名危重症和5名重症患者,以及(2)販售至疫情仍然嚴峻的美國及歐洲國家。等一下會解釋。
有關《清冠一號》的研究,唯一的一篇論文是今年一月發表的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NRICM101 to target COVID-19 through multiple pathways: A bedside-to-bench study(一個通過多種途徑靶向COVID-19的中藥配方NRICM101:一個從臨床到基礎的研究)。這項研究總共是用《清冠一號》治療了12位病患,而其中8位是輕症(mild),3位是重症(severe),1位是危重症(critical)。所以,這跟上面報導裡所說的《21名患者,其中包括1名危重症和5名重症患者》是有出入的。更重要的是,這篇論文裡完全沒有提到《治愈》或症狀緩解,而只是說《平均9天三採陰》。請注意,《三採陰》並不等於《治愈》,因為有些轉為陰性的患者仍然會有嚴重的症狀。
這樣單薄的臨床結果,再加上中藥的潛在毒性以及化學成分的不穩定(每一批都不一樣),是很難讓《清冠一號》通過成藥上市的審核,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清冠一號》在台灣是買不到的。可是,為什麼它偏偏就能在美國及歐洲國家販售呢?而且還是熱銷呢!請看可抑制武肺病毒 台灣中藥方「清冠一號」歐美熱銷。

目前在歐美熱銷的《清冠一號》有兩個品牌,一個是《順天堂》的RespireAid,另一個是《莊松榮》的COVRelief。你如果到它們的英文網頁去查看,是絕對看不到COVID或SARS這樣的字眼,也絕對看不到《治療》這樣的字眼。事實上,它們都說適應症是《外感時疫》,而效能是《解表宣肺、清熱解毒、寬胸化痰、降胃氣》。請看上面的插圖。
聯合報在2021-3-15發表的這款中藥能防疫!台灣「清冠一號」在歐美熱銷 我們為何買不到?裡有這麼一段話:【儘管清冠一號主打預防和治療輕症新冠肺炎,但從網站上來看,COVRelief的產品介紹模糊地寫著「阻斷病毒」,而Respire Aid寫的「治療外感時疫」更為隱晦,就是不能直接提到「治療新冠肺炎」。莊武璋坦言,因為申請清冠一號的外銷專用證時,遇到台灣的審查委員反對,「他們認為資料不足,怎麼(治療)十幾個案例就要申請。」】(註:「治療外感時疫」應該只是「外感時疫」)
所以,清冠一號之所以能獲得核准在海外販售,主要靠得就是《模糊》和《隱晦》。也就是說,《治療新冠肺炎》或《預防新冠肺炎》是只能暗示,不能明說。
當然,還有另一個要素:請看聯合報在今天(2021-5-19)發表的抗疫中藥「清冠一號」國外熱銷 順天堂獲專案供貨許可裡的這句話:【衛福部中醫藥司表示,今年4月因應立委的期待,發函給領有外銷專用許可證的藥廠,可以向衛福部申請緊急授權,以「專案申請」方式才能銷售藥物…】。
《立委的期待》,是不是很有意思!
不管如何,清冠一號在台灣是處方藥,也就是說,它只可以通過醫師處方來治療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可是在海外販售的清冠一號卻是任何人都可以買,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事實上,在網路上就可以看到,有很多人是把清冠一號當成可以預防新冠肺炎的補品神藥,殊不知清冠一號在台灣是必須接受嚴格控管的處方藥(而且還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獲得授權)。
鏡周刊在2021-5-17發表的科學中藥「清冠一號」能治新冠肺炎 衛福部緊急授權核發許可證裡有這麼一段話:「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柯富揚提醒,清冠一號屬於中醫師處方,…須經中醫師診斷病情後,始可調劑給藥,民眾不可至坊間藥房、網路、其他通路自行取藥,以免誤服不當藥物而受害。」
那,請問,海外的台灣僑民就不會《誤服不當藥物而受害》嗎?
後記:這篇文章發表後一個禮拜,也就是2021-5-26,中時新聞網發表治癒新冠旅美名中醫:「清冠一號」效果有限 若誤用反加重病情。有關這位名中醫,請看我在2021-3-1發表的新冠肺炎治癒率100%的名中醫。
順天堂創辦人非常有心,過去在海外收了非常多台灣人的畫作,還將所有收藏捐回台灣美術館(報導: https://artouch.com/news/content-31635.html ),我還特別去看展。
但出了這個產品,也頗有「割韭菜」的意味啊…
讚讚
哈哈!做善事跟割韭菜是沒有衝突的。
讚讚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NRICM101 to target COVID-19
through multiple pathways: A bedside-to-bench study,本人已看完這篇論文,(1) 没有RCT,double-blinded,statistical tests (2) mechanism是體外的實驗,說臨床有效是體內的實驗,藥物經過消化系統不是會變成和體外不同的metabolites嗎? (3) 因為是中藥西藥合併使用,不可能療效是"單獨"中藥治療的 (4)病人年紀偏大………
讚讚
您說的這些都是“內行人”才看得到懂的。再加上我這篇文章的焦點是在“為什麼唯獨台灣買不到”,所以就沒有去討論這些內行人的東西。
讚Liked by 1 person
我平常不跟朋友們談論要不要看中醫、吃中藥以免冒犯朋友,如果是家人因為健康的問題在看中醫和吃中藥;我就會勸他們也去大醫院給西醫看診一下。至於我個人,我是絕對不會去看中醫和吃中藥(包括針灸),因為以科學理論來說那些等於是復古醫學,雖然我在這裡說得太坦白等於在討挨罵。
讚讚
中醫是有它的功能,但由於經常誇大療效以及詆毀西醫,才會失去信譽。
讚讚
只有推拿和針灸疼痛控制吧?至於現在的中草藥研究基本上不是中醫了,是現代醫學,需純化來做實驗,但也絕對不是"輕冠一號"這種藥湯….
讚讚
本人完全贊同你的看法
讚讚
謝謝!
讚讚
平均9天達到3次才檢轉為陰性的結果,不曉得可不可以把他當成臨床治癒,臨床治癒不代表完全治療痊癒還是有復發的可能,對於林教授你本人可能認為這沒有意義,但是對於缺乏治療方法的重症患者很可能有重大意義,三採陰之後患者很可能還是有嚴重症狀,我們可不可以把它視為後遺症?這個後遺症也不見得代表哪一個中藥處方無效有可能是使用太晚造成的,當然我這些揣測之詞,並無證據,只是提供另一種思考的方向,另外中醫藥之所以能夠盛行並不是因為權威專家的推薦,而是病人個人的生活體驗以及親友的經驗談讓他們相信這一切,我本人就是一個例子,我家人服用中藥治療普通的感冒呼吸道問題以及一些其它的疾病效果良好,但是純屬個人體驗不敢說能證明什麼.另外我也認識一些西醫師朋友,他們私下也會去看中醫治療某些疾病例如消化系統問題或者呼吸器官感染之類的.會有這些作為並不是看權威報告來確認後才去做的,另外您說的中藥製造品質以及成份可能不穩定之類的問題,我想這也是事實,在早期盤尼西林這種抗生素很容易造成不少人有過敏的問題,但是後來據說由於製造技術更精良了,所以那些最純粹的盤尼西林就很難造成病人過敏問題了,這不是和中藥品質不穩定的問題類似嗎?但是中藥的潛在風險更高嗎?也不見得,西藥副作用一大堆的比比皆是,如果在相同的天平下來衡量中西藥的效果會比較公平,另外附加一句我本人非中醫師或醫界人士,會被中藥吸引純粹是因為生活體驗和周遭看到的親友病例造成.
讚讚
是的,我對於個人體驗都予以尊重。但是,《科學的養生保健》只會採納科學證據。
還有,請注意,我這篇文章的重點是《為什麼唯獨台灣買不到》,而不是有效無效。
讚讚
那反過來講好了,如果COVID-19疫苗上市,報告上說10個人測試有效,而且沒有明顯副作用,這有說服力嗎?
讚讚
愛吃中藥的人總是説西藥比較有副作用,中藥因為是天然產品比較沒有副作用,其實中藥也有副作用,有人長期吃中藥和草藥吃到肝和腎都壞掉,台灣很早就已經是洗腎王國了。
讚讚
是的,我在5年前就已經發表《純草藥就無副作用?》。
讚讚
引用通告: 伊維菌素將終結疫情?奎寧的教訓還不夠?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清冠一號:國內嚴管,國外強推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清冠一號,療效?科學證據?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清冠一號:療效,系統不同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清冠一號並不是Covid-19用藥,衛福部中醫藥司黃怡超強調 | 科學的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