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6-10-15發表腰尺是胰臟?,目的是要糾正許多有關「腰尺是胰臟」的錯誤資訊。這些資訊包括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國家網路醫藥中醫藥保健資訊網

可是,儘管這篇文章已經發表將近三年了,我看大多數人還是認為腰尺是胰臟。例如一位我們這裡(舊金山灣區)的醫生在不久前的一個餐會上就說腰尺是胰臟。還有,大多數回應我文章的讀者也繼續認為「腰尺是胰臟」。例如一位署名FIREFALCON(火獵鷹)的讀者從2019-8-13就寄來一系列電郵。他表面上說是要向我“請教”,但骨子裡卻是要給我“指教”(請看腰尺是胰臟?讀者暗諷)。他說,台語裡有「脾」這個字的發音,所以就無需再用「腰尺」來表示「脾臟」。反過來說,台語裡沒有「胰」這個字的發音,所以才會需要用「腰尺」來表示「胰臟」。

這種推理,乍看很合理。但是,再怎麼合理的推理,最後不見得就會成為定理。

Spleen

首先,我們必須認清,不管是台語還是華語,我們平常所說的「脾」,真的就是「脾臟」嗎?

相信大家都聽過「開脾健胃」或「心涼脾土開」,而兩者都是將「脾」與「食慾」畫上等號。也就是說,我們平常所說的「脾」,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消化器官。而之所以會如此,很顯然是因為,中醫學說「五臟六腑」裡的「脾臟」,就是一個如假包換的消化器官 (請看胰臟:中醫千年懸案(2))。

可是,在西醫學裡,脾臟與消化是毫無瓜葛的。在西醫學裡,脾臟的功能是儲存和過濾血液,以及製造白血球。也就是說,在西醫學裡,脾臟是個不折不扣血液淋巴器官。也就是說,西醫學裡的「脾臟」,根本就不是我們口語裡的「脾」。(附註:西醫學裡的「腎臟」,也不是我們口語裡「敗腎」的腎)

那,西醫學裡的「脾臟」,到底應該叫做什麼呢?可不可以就叫做「腰尺」呢?

「腰尺」,一般是被釋義為「長在腰裡形狀像一把尺的東西」,而的確,豬的脾臟真的是長在腰裡,而且形狀也確實是長長直直的,攤平了像一把尺(請看https://www.alamy.com/stock-photo-pig-anatomy-spleen-with-transparent-body-34981678.html)。

可是,人的脾臟,偏偏就是長的一點都不像一把尺。事實上,在大多數情況下,人的脾臟是長得像一個拳頭(請看插圖及https://medlineplus.gov/spleendiseases.html)。(附註:人的脾臟並沒有固定的形狀,而是因人而異,而且在同一個人身體裡,脾臟也會隨著年齡或身體狀況而改變形狀。請看MORPHOLOGICAL VARIATIONS OF SPLEEN: A CADAVERIC STUDY

所以,把人的「脾臟」說成是「腰尺」,顯然是極不恰當。

事實上,在腰尺是胰臟?一文裡,我給讀者的回覆就一再強調,「腰尺」是一個台語獨有的食材名詞,而這個食材在解剖學上是對應豬的脾臟。它既不是醫學名詞,也不是人的器官。(附註:有關各種肉品食材的台語名稱,請看腰尺,腰子,粉腸,生腸。。。

也就是因為這樣,我在給FIREFALCON這位讀者的最後一個回覆裡有說,把「腰尺」用在醫學裡是會讓人笑掉大牙的。

至少,它是會害我笑掉大牙的。

所以,拜託您千萬不要再來跟我說「腰尺是胰臟」。

後記:2020-11-26台灣立法院演出一場內臟大戰,精彩絕倫。有人立刻做出一張《內臟攻略圖》,而它也是正確地顯示腰尺是脾臟。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