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2018-10-4)頂尖的醫學期刊Lancet發表一篇大型分析論文,標題是:Effects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musculoskeletal health: a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and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維他命D補充對肌肉骨骼健康的影響:系統評價,薈萃分析和試驗序貫分析)。
這篇論文分析了所有已經發表的,關於維他命D護骨功效的臨床試驗。我把它的重點整理如下:
- 到2018-2-26為止,共有81個臨床試驗符合嚴格的分析條件,也就是說,它們都是隨機試驗並有安慰劑對照組。
- 這81個臨床試驗共涵蓋53537位受測人士。
- 結果發現,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不論是高劑量或低劑量,對總骨折率,髖部骨折率,跌倒風險,或骨頭密度(任何部位)都沒影響。
- 研究人員(三位教授醫生)建議,應該修改現有臨床指南,使其不再建議人們使用維他命D補充劑來維持或改善肌肉骨骼健康。
您也許知道,有很多醫生,藥劑師,營養師,養生專家等等,信誓旦旦地鼓吹維他命D的萬能功效,而其中「護骨」這一項可以說是他們最起碼的底線。那,您看到這篇最新論文之後,還會相信什麼維他命D抗癌,抗憂鬱,防老人癡呆,控制血糖,降血壓,減肥,護心之類的神話嗎?請看:
還有,如果您感到很困惑,為什麼這些“專家”會鼓勵我們吃維他命,為什麼這麼多人會對維他命或其他各種補充劑樂此不疲,那就請看長庚大學張淑卿主任寫的專業知識、利益與維他命產業。我把它的最後一段拷貝如下:
不論你自己是否有吃維他命的習慣,這顆小藥丸的背後,不只是維他命這項科學知識的呈現。科學研究者利用它成就自己的研究,藥事人員與醫生藉它提高自己的專業地位,廣告業者利用它誘使消費者購買產品,藥廠因此建立豐厚的產業,消費者也藉由是否服用維他命來顯示對自身健康的掌握。在這些情況下,維他命的故事還會繼續下去,我們早餐後服下維他命丸之時,就是科學研究影響我們生活的寫照吧。
後記:TVBS在2018-10-15報導我這篇文章: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Feyh5oK1ns
教授你好
想請教你維他命D的最新文章(FB)
你那張圖的底下,有人回文6%的患病率
各有2500人,分別各有6%的患病率
可是,你提到一般百姓在那個年紀的患病率約0.5%
————————————————————————
我感到好奇的是
怎麼會…吃安慰劑的那組
也提高了患病率????
超奇怪
讚讚
0.5%是不分年齡的年總癌率。6%是平均66歲的人在4年裡的癌率。也就是說,66歲的人每年的癌率是1.5%。
讚讚
多謝教授回覆
讚讚
林教授, 可能請您標示清楚, 您參考的論文, 事實上是說: 單純吃 維生素D(monotherapy),的分析。一般大眾也許不會像您這麼專業,但是也許經有心人操作,會誤以為,食品中有(鈣+維生素D),其中的維生素D 也不會維持或改善肌肉骨骼健康。
您整理的重點:
3. 結果發現,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不論是高劑量或低劑量,對總骨折率,髖部骨折率,跌倒風險,或骨頭密度(任何部位)都沒影響。
4. 研究人員(三位教授醫生)建議,應該修改現有臨床指南,使其不再建議人們使用維他命D補充劑來維持或改善肌肉骨骼健康。
都應該加上 “單純"服用 或 “單純"使用,才能更顯專業及公正。
而且您的標題和圖表,很聳動!! 剛好正中一些不讀書記者的下懷~~ 看圖說故事。有點失去您當初闢謠的原意,有點可惜。
有心人士, 要操作這樣的話題, 應該也不是您所樂見。建議應該說明更清楚,更能貼近該篇分析報告。
讚讚
謝謝黃先生的建議。但是,請您注意,我有特地註明“補充劑”。至於註明“單純”,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只要有吃,有接觸到陽光,就會有攝取。至於“聳動”的標題和圖片,那是不得已的。要對抗一個如此巨大的迷思,甚至可以說是陰謀,是需要一份激情。至少,內容是百分之百正確,毫無誇大之處。
讚讚
引用通告: 維他命D,TVBS報導有誤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維他命D補充劑,又失敗了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高劑量維他命D→低密度骨質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維他命 D 悖論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維他命D:又一神話破滅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又兩個維他命D神話破滅:卵巢癌,哮喘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決定性判決:停止服用維他命 D 補充劑 | 科學的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