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臉書朋友寄來一個有關胜肽的資訊。我上網稍作搜索,看到一大堆類似的文章,感觸良多:

怎麼會有這麽多騙子,怎麼會有這麼多連個最基本生化常識都沒有的人。

這個胡扯的資訊內容如下(駁斥在插圖之下):

胜肽(Peptide)是人體最重要的『直接營養素』,可以說『沒有胜肽-就沒有生態!』,『胜肽』是一種分子量很小、由必需胺基酸結合而成的天然物質、只需微量就有極強的生理功能及生理活性,這一點與生物體的賀爾蒙功能類似。

一般身體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必須經過多種酵素的輔助才可分解吸收,現在以「胜肽」的結構,因其分子極小,很容易被人體完全吸收,被人體的吸收率是一般蛋白質的5倍。例如人體的胰島素及大腦中的腦啡就是一種胜肽化合物,部份的荷爾蒙是由Peptide所構成,而支鏈型胺基酸胜肽(BCAA)、酪蛋白磷酸胜肽(CPP)、麩醯胺胜肽(Glutamine Peptide)…..…等均為胜肽。人體內約有一萬多種胜肽,是人體經由一般食物消化水解、吸收利用自體合成,合成(並非分泌)不足使用時,最佳的方法就是–直接補充所需之胜肽!

在人體、動物內,可以通過胃、胰腺分泌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來分解蛋白質,從而形成肽類物質。但是從食物中攝取的肽數量極少,更重要的是由於人體、動物酶的專一性,人體、動物無法自身產生功能足够多樣的功能肽。因此,無論從數量上還是種類上都證明現代人食物中缺乏肽肽。

科學試驗證明,胜肽的吸收機制具有如下特點: 不需消化,直接吸收; 吸收快速; 吸收時,胜肽不會被破壞; 胜肽具有100%被人體、動物吸收的特點; 胜肽具有主動吸收的特點; 胜肽具有優先被人體、動物吸收的特點;

人體、動物對胜肽的吸收,具有不需耗費人體、動物能量,增加消化道,特別是胃腸功能負擔的特點; 胜肽在人體、動物表現出載體作用,可將平常人所食的營養物質,特別是鈣等對人體、動物有益的微量元素,吸附、粘粘、裝載在本體上; 胜肽可在人體、動物起運輸工具的作用。

Rumor

胜肽是比較小的蛋白質,也就是說,它們也是由氨基酸組成的生物化學分子。定義上的區分是,胜肽是由2至50個氨基酸組成的分子,而蛋白質是由50或更多個氨基酸組成的。

不管是胜肽或蛋白質,一旦被吃進肚子後,就會被消化酶分解成氨基酸,而也只有氨基酸才可能被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系統。

讀者如想了解更多有關胜肽及蛋白質的分解和吸收,可以參考http://www.vivo.colostate.edu/hbooks/pathphys/digestion/smallgut/absorb_aacids.html

(後記:請看我在2018-5-23發表的胜肽,蛋白質,怎麼吸收

上面那個偽科學資訊所說的的幾個胜肽的例子,都不是口服的,而是注射的。例如胰島素,相信讀者們都知道,是注射針劑。

近年來,醫藥界是有在研發口服的胜肽,但卻是困難重重,還沒有任何一個合法的產品上市。

不信的話,可以參考一篇2016年發表的綜述論文,它的標題是Oral absorption of peptides and nanoparticles across the human intestine: Opportunities, limitations and studies in human tissues(口服胜肽和納米顆粒在人腸道的吸收:機會,限制和在人體組織的研究)。

上面那個偽科學資訊所說的,有關胜肽的特點,每一點都是,相反的才是對的。例如,「不需消化」應該是「會被消化」,而「直接吸收」應該是「無法直接吸收」。

像這類偽科學資訊,唯一的目的就是要騙民眾購買胜肽產品。

只不過,縱然是吃一卡車的胜肽,也絕不會有任何效果。(也許會拉肚子吧!)

我在今年4月9日和去年7月17日分別發表苦瓜苷=苦瓜胜肽?降血糖?苦瓜萃取物治糖尿病?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從這兩篇文章,看看我分析所謂的「口服胰島素」。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