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個多月前(2017-5-3)發表木瓜籽治百病?,解釋為什麼網路文章所說的,有關木瓜籽的種種醫療功效,是與科學證據不符。
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查閱了很多資料,從而意外地發現,木瓜籽竟然會跟哇沙比(wasabi)扯上關係。同時,在進一步閱讀有關哇沙比的資料時,又發現了種種錯誤資訊。
最常見的錯誤就是搞不清山葵(wasabi),芥末(mustard),和辣根(horseradish)。還有,就是錯誤地說,哇沙比是用山葵的“根”磨出來的,儘管“莖”才是正確(連台灣的農委會都搞錯)。
另外,你知道為什麼哇沙比需要“磨出來”嗎?(而且是磨得越細,味道越嗆)
還有,用哇沙比粉末調成醬時,為什麼是攪得越厲害,味道越嗆?
答案可是牽扯到植物的天然防禦系統,也跟人類的養生保健有關。
我想,大多數人都知道,哇沙比是有真也有假。真的跟假的出現在餐桌上的機率大概是一比一百,而價格大概也就是一百比一。
真的哇沙比醬是用山葵的莖(不是根)磨出來的,只能保鮮約15分鐘。
有關山葵的種植,應用,種種訊息,可以參考一個相當不錯的視頻:http://onlyinjapan.tv/wasabi-guide-fresh-from-the-farm/。
假的哇沙比醬是用辣根(horseradish)磨出來的。而由於辣根是白色,山葵是綠色,所以假的哇沙比醬需要添加綠色素或菠菜汁。另外,為了使它能粘稠成團,假的哇沙比醬也添加了澱粉。
罐裝的哇沙比粉末,事實上也是辣根粉,只不過也是添加了色素和澱粉。
由於山葵和辣根的“曖昧”關係,所以,山葵的別名是「日本辣根」,而辣根的別名是「西洋山葵」。
那,芥末(mustard)又是怎麼回事?
我想,很多人一聽到芥末,就會立刻想到熱狗。
熱狗上面那黃色的辣醬,就是芥末醬。
芥末醬是用芥菜的種子磨出來的粉末,混上水,醋,檸檬汁,等等液體,製作而成的。
但是,很不幸的是,「芥末醬」卻常被誤用成「山葵醬」字義的翻譯(儘管事實上是「辣根醬」)。
不管如何,「山葵醬」,「辣根醬」,及「芥末醬」有兩個共同的特點。第一,它們都是辛辣嗆鼻。第二,它們都是“磨”出來的。
事實上,也就因為有“磨”,才會有“嗆”。
在本文的一開頭我就講,我意外地發現木瓜籽跟哇沙比有關。
在木瓜籽治百病?我有提到,木瓜籽的主要成分是「異硫氰酸苯酯」(Benzyl isothiocyanate,BITC)。
山葵和辣根的辛辣成分則為「異硫氰酸丙烯酯」(Allyl isothiocyanate, AITC)。
AITC和BITC是「異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 ITC)家族裡的兩個成員。前者辣嗆,後者辣苦。
辣嗆或辣苦,是植物為了保護自己免於被動物囓食,而發展出來的防禦招數。
只不過,這些植物萬萬沒想到,我們人類會演化出對辣嗆偏好的怪癖。
不管如何,事實上,所有的ITC對植物本身也是有毒,所以它們的形成只有在植物被咬時,才會發生。
“咬”或者“磨”,會破壞植物的細胞,而山葵,辣根,及木瓜籽裡有一種特殊細胞,在破裂時會釋放出一種酶(Myrosinase)。這種酶就會催化ITC的形成。
這也就是為什麼山葵及辣根,都要經過“磨”,才能變成辛辣嗆鼻的醬料。
至於罐裝的哇沙比粉,那是用脫水的辣根磨成的。只有經過加水及攪拌,那個酶才會起作用,才會催化AITC的形成。
大家都聽說過,吃生魚片時沾哇沙比,說是為了殺菌。但是,哇沙比真的能殺菌嗎?
事實上,不論是AITC或是BITC,都說是具有殺菌,抗癌等,種種醫療功效。
但是,科學證據有多少?
以後有機會再解釋。
今天講的已經夠讓你們一個頭兩個大。
引用通告: 抗空污,青花菜芽 | 科學的養生保健
感謝分享,這是我們在市場賣生魚片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另一個就是寄生蟲或細菌
也因此希望多瞭解文末殺菌,抗癌的部分,希望有機會筆者能夠繼續更新
讚讚
好,我會盡快發表。
讚讚
引用通告: 蘿蔔硫素:青花菜裡的抗癌元素 | 科學的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