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Sea在2023-2-8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想知道光觸媒的安全性,有一些油漆使用了光觸媒,也有一些空氣淨化器也是用光觸媒來分解甲醛或細菌。一般光觸媒需要紫外光,有些產品宣傳用藍光來照射光觸媒,比紫外線會產生臭氧更安全。光觸媒一般會用的二氧化鈦也想知道它的安全性,因為看到了"欧盟将经吸入途径的二氧化钛列为第2类致癌物",開始擔心」

這位讀者所說的沒錯,的確是有幾款空氣淨化器聲稱「可殺滅COVID-19冠狀病毒 · 安全無臭氧 · 採用最新可見藍光光觸媒殺菌技術」或「可見藍光光觸媒技術:根除黴菌,細菌和病毒,去除有害物質,非紫外線,無臭氧」。

可是,就我所看到的科學論文而言,「藍光光觸媒技術」目前還只是在實驗性的階段,所以我對上述空氣淨化器的聲稱,抱持懷疑。

我看到的論文是2022-7-22發表的The microbicidal potential of visible blue light in clinical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可見藍光在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中的殺菌潛力),而其中有這麼一段:「2017 年的一項研究將可見藍光應用於室內空氣污染問題,專門旨在降解可能對健康有害的氣態甲醛。 研究人員首先合成了一種摻雜了W、Ag、N和F元素的二氧化鈦光催化劑,使其在可見光波長範圍內具有光催化活性,然後將光催化劑與甲醛在試管反應器中結合,然後暴露在可見藍光下 . 在該實驗裝置下,觀察到組合的多元素摻雜二氧化鈦是最有效的催化劑,氣態甲醛的光催化降解率為 88.1%。 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可見藍光與光催化劑結合用於淨化空氣具有潛在的前景。」

這段話裡所引用的2017年論文是Degradation of gaseous formaldehyde via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sis using multi-element doped titania nanoparticles(用多元素摻雜的二氧化鈦納米粒子來進行可見光催化降解氣態甲醛)。

至於這位讀者所說的「欧盟将经吸入途径的二氧化钛列为第2类致癌物」,我們來看一篇2022年發表的綜述論文Titanium Dioxide: Structure, Impact, and Toxicity(二氧化鈦:結構、影響和毒性)。其中的兩段是:

「20 世紀後期關於二氧化鈦毒性的論文揭示了吸入這種礦物質的細顆粒與胸膜疾病的出現之間的相關性,尤其是在製造工廠接觸二氧化鈦的工人中。 目前,二氧化鈦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2B類致癌物,相當於“可能對人類致癌”。 這種分類也意味著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充分確定其細胞毒性和遺傳毒性潛力。」

「迄今為止,關於人體肺部暴露於納米二氧化鈦的持續時間和隨之而來的影響的數據不足以做出相關的科學關聯。 因此,從囓齒動物研究中推斷出的結果,在嚴格控制參數的情況下,並不能代表對納米二氧化鈦在人類呼吸系統中的毒性的準確評估。」

事實上二氧化鈦並不只是被應用於作為空氣淨化的光觸媒,它也是多款品牌防曬膏的主要成分,也是食品界廣泛應用的防腐劑。所以,網路上可以看到很多警告的資訊,而這篇綜述論文也詳細討論了二氧化鈦在這方面的潛在毒性。讀者如果有興趣,我可以再寫一篇。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