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桌上的偽科學》系列書籍之五《健康謠言與它們的產地》 即將在台灣時間2022-7-1上市。非常感謝林氏璧醫師,林煜軒醫師,邱品齊醫師,潘建志醫師,以及陳信聰先生的推薦。
林氏璧(本名孔祥琪,前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新冠疫情以來,我常常拜讀林教授的科普闢謠,非常即時,用心且專業,獲益甚多!在假消息滿天飛的疫情時代,十分推薦大家閱讀!
林煜軒(國家衛生研究院/台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現在的醫藥科學新聞,普遍有傳達科學數據,卻沒有為民眾從實用、全面的角度解讀的問題。林教授的每本好書,不僅傳達正確的知識,也是科普寫作的典範!
邱品齊(美之道皮膚科診所院長):在這偽科學、假新聞以及斷章取義、誇大不實、錯誤虛假訊息充斥的年代,想保有求真求實、客觀思辨的能力真的是越來越困難。人們看似渴求真相,卻又常常只沉溺於自己認為的真相。在這資訊爆炸的「後真相」時代,大家唯有藉由不斷的學習、思考、批判、辯證與內省,才有辦法發現事實接近真相。很樂意推薦這本書給想要破除迷思與謠言的各位朋友們。
陳信聰(公視「有話好說」主持人):假訊息不斷進化,現代的謠言迷信,往往披著偽科學外衣,才能大量散播。對待食品醫藥跟生命健康,我們可不能隨便谷歌就信以為真。林教授的文章,值得深思熟讀,更讓迷霧豁然開然。
潘建志(台北市萬芳醫學中心精神科醫師):看林教授的書是種享受,我一試成主顧,很快買齊了餐桌上的偽科學四本套書。林教授堅守實証醫學原則,客觀地解答許多營養學的迷思,也破除許多流行的醫療假訊息,火花四射,讀來相當過癮。林教授有著豐富的醫學史知識,針對一個問題旁徵博引,串起線索展開收合,讓讀者跟著他也變成了夏洛克·福爾摩斯。
實體書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bit.ly/3OiI5l7 (全球配送)
金石堂:https://bit.ly/3OkVRUi (全球配送)
蝦皮:https://bit.ly/3QPCuEB (新書75,套書7折)
電子書同步上市 :
博客來電子書:https://bit.ly/3QS3SSe
7/1-7/31限時特價6折,同系列加購再85折
Readmoo電子書:https://bit.ly/3I1tCaX
7/1-7/31限時特價6折,同系列加購再85折
KOBO電子書:https://bit.ly/3u0Kb0Q
7/1-7/31限時特價6折,同系列加購再85折
Google Play Books: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XEV4EAAAQBAJ
*全系列版稅捐贈幫助台灣弱勢兒童及青少年。請查詢:林慶順教授獎學金
太開心了,敲碗中… 坐等Google Play Books上架,習慣/集中在Play上買電子書!然後來預訂幾本紙本書給家族裡長輩們(misinformation受害者的大宗) 🫶🙇🏻♂️
個人也相當欣賞邱品齊醫師,林教授對抗保健圈(supplementation)的誤導資訊,邱醫師對抗保養圈(skincare)的誤導資訊,兩個都是不實宣稱至無法無天的巨大共犯結構產業。感謝有您們的堅持~
讚讚
邱品齊醫師的確是難得的正派醫師。
謝謝Elliot購書/贈書,幫忙傳播正確資訊。
有關misinformation,請看此書的前言。
讚讚
手刀買起來~~
讚讚
補充一個Google Play Books的電子書購書連結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XEV4EAAAQBAJ
目前Apple Books則還沒見到新書的上架!
讚讚
謝謝。我已將連結加入。
讚讚
🙅期待不單是第五劑新冠疫苗(加強劑),🙆應該是流感疫苗(季節性防治),每年來一劑/本,強化資訊免疫力!
另,提供出版社一個小提議,可以考慮在Amazon Kindle上架,教授似乎有不少海外華人的讀者,畢竟第一大電子書通路還是Amazon Kindle,對海外華人而言。電子書讀者通常會集中在一個平台上購書,不太會變動其購書管道(傾向集合在同一個電子書架,便於管理),昨日跟一個新加坡籍華人同事推薦新書,她第一個反應:「Kindle link?」,然後確定後,她沒有Readmoo、博客來、KOBO等帳號… 我才瞬間意識到Kindle的超能力😂~
https://www.amazon.com/b/?node=18327575011
讚讚
謝謝Elliot的支持和建議。下面是出版社的回應:
其實我們之前有在Kindle上架過,
不過其上架系統和拆帳方式我們目前無法接受,所以暫停在那邊上架。
也請幫我跟這位讀者說聲抱歉。
讚讚
感謝感謝!過陣子看看Apple會不會上架好了(之前4本有)… 雖然個人習慣都在Google Play上購電子書閱讀(紙本書攜帶不便,特別是海外工作者),然而海外華人大多數應該還是透過Kindle(無國界最大電子書領頭羊)或是 Apple (iPhone+iPad+AppleID 持有率驚人) 購買閱讀電子書。電子書用戶習慣比較不傾向會為了購書去註冊一個新平台的新帳號,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籠子裏的特質。以上分享。
週末閱讀新書,意外在書裡發現自己的名字(害羞哈)~~~
PS. 新加坡籍同事就是典型的Apple ID + Amazon/Kindle account購買內容、服務、商品的“主流人士”哈!兩個很強勢的跨國通路…
讚讚
引用通告: 網站七周年 | 科學的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