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經有五款新冠疫苗發布新聞,聲稱有效。其中一款是俄國製造,另一款是中國製造。由於這兩款可能會有國家介入,從而誇大效率及安全性,所以我就不把它們列入討論的行列。

剩下的三款,根據新聞發布的先後,分別是由這三個團隊研發出來的:(1)美國的Pfizer公司/德國的BioNTech 公司,(2)美國的Moderna公司,和(3)英國的AstraZeneca公司/英國的Oxford大學。為求簡單明瞭,我會把這三款疫苗分別稱之為Pfizer,Moderna,和AstraZeneca。請看下面的圖表以及說明:

技術:Pfizer和Moderna都是採用RNA技術。這將會是有史以來首次上市的RNA疫苗。這種技術的概念大約在30年前出現,在經過無數的改良之後,如今總算揚眉吐氣,一鳴驚人。AstraZeneca是DNA疫苗。這也將是有史以來首次上市,人用的DNA疫苗。不管是RNA疫苗或是DNA疫苗,都是用基因改造技術做出來的,所以這又再次顯示基因改造技術對人類的貢獻。希望反對基因改造技術的人能因此而拋棄沒必要的意識形態。請看反基改:你會接種基改的新冠疫苗嗎。
效率:這三款疫苗都需要接種兩次,而Pfizer和Moderna的效率都是95%。這樣的高效率應該是超乎所有專家的預料。AstraZeneca的效率是62%或90%。很有趣的是,當第一次打半劑,第二次打全劑,所得到的效率是90%。但是當兩次都打全劑時,效率反而只有62%。平均而言整體效率是70%。
貯存溫度:我在新冠疫苗,DNA,RNA,孰優孰劣這篇文章裡有說,RNA是很不穩定,而DNA則是很穩定。RNA的全名是Ribonucleic acid(核糖核酸),而DNA的全名是Deoxyribonucleic acid(去氧核糖核酸)。就是因為DNA《去氧》(少了一個氧)而使得它會比較穩定。AstraZeneca是DNA疫苗,所以可以放在一般冰箱貯存。反過來說, Pfizer和Moderna都是RNA疫苗,都需要冷凍貯存。雖然這兩款都是RNA疫苗,但由於它們所使用的載體不同而需要在不同的溫度貯存。Pfizer是零下70,Moderna是零下20。換句話說,Pfizer的載體技術不如Moderna。Pfizer的超低溫需求將會在運送和貯存上帶來極大的挑戰。
保質期:保質期的英文是Shelf-life。就Pfizer和Moderna而言,保質期是從貯存的冷凍冰箱取出來之後,放在一般冰箱裡(攝氏2到8度)還能維持效率的期限。Pfizer在這方面又輸給了Moderna。
價格:圖表所顯示的是每劑的價格,而這三款疫苗都是需要打兩次,所以實際的價格差別還需要乘以2。尤其是,如果AstraZeneca是第一次打半劑,第二次打全劑,那價格上的優勢還會再加大。
牟利:Pfizer和Moderna都計劃從疫苗中獲利,而這是理所當然。 AstraZeneca則表示在這次的疫情結束後才會追求利潤。也就是說,它預期新冠疫苗的施打將會在未來成為一種常態。
供應量:圖表所顯示的是2020年底之前所能供應的劑量。由於DNA疫苗較容易製作,也較容易貯存,AstraZeneca的在供應量上有非常明顯的優勢。
雖然AstraZeneca的效率不如Pfizer或Moderna,但它的穩定性,價格,和供應量都是遠遠勝過Pfizer或Moderna。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一個有70%效率的疫苗就能達到群體免疫,更何況AstraZeneca還有可能達到90%的效率,所以我認為,在這三款疫苗裡,AstraZeneca是最符合全球性(不分貧富)的需求。
你好
AstraZeneca 的疫苗被歸類為以SARS COV2 病毒基因在線病毒載體上的疫苗,似乎有特意於 DNA疫苗作區分. 還是我的了解有誤!?
Viral Vector Vaccines
Vaccines that contain viruses engineered to carry coronavirus genes. Some viral vector vaccines enter cells and cause them to make viral proteins. Other viral vectors slowly replicate, carrying coronavirus proteins on their surface.
謝謝!
讚Liked by 1 person
是腺病毒,而非線病毒。除此之外,都正確。DNA疫苗有多種做法。這是其中之一。
讚Liked by 1 person
林教授您好:
長期閱讀您的文章, 受益匪淺, 今天剛好讀到這新聞, 不知您的看法?謝謝!
https://technews.tw/2020/11/27/astrazeneca-admits-that-there-are-problems-with-vaccine-research-and-will-restart-new-experiments/
讚讚
是的。這個新聞是在我文章發表的隔天出來的。由於它並不影響我對這款疫苗的評語,所以我就決定不做更新。
讚讚
但疫苗保護力長短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不知您覺得目前哪一支候選疫苗比較有可能有較長的保護力? 還有您覺得國內疫苗有成功可能嗎?感謝您
讚讚
這個還要等一陣子,畢竟現在也才初步知道有保護力。台灣是有研發和生產疫苗的能力。至於會不會成功,就只能拭目以待。
讚讚
林教授您好:
長期閱讀您的文章, 受益匪淺, 今天剛好看到這新聞, 不知您的看法如何?謝謝!
https://technews.tw/2020/11/27/astrazeneca-admits-that-there-are-problems-with-vaccine-research-and-will-restart-new-experiments/
(剛剛有留言一次, 好像沒成功)
讚讚
我覺得輝瑞疫苗來台灣的話,應該接種點會很少,根據我的經驗,診所只有一般的家用冰箱儲存疫苗,根本不可能額外買一個超低溫冷凍櫃來放疫苗😝
請問教授疫苗有加抗凍劑嗎?它會結冰嗎?
AZ疫苗比較人道主義,家用冰箱人人都有,但是它的進度好慢喔!
我原本還滿看好SinoVac的,怎麼風聲大雨點小了呢?
讚讚
零下20 或70都是會結冰。不是加抗凍劑,而是加保護劑。AZ慢其實是好事。人命關天,不可草率。SinoVac的臨床試驗結果快出來了。
讚讚
我不是很懂, 為何會對SinoVac有所期待?今天這新聞更是說明了: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09628
讚讚
請問,《為何會對SinoVac有所期待》是什麼意思?是誰在有所期待?
讚讚
引用通告: 新冠疫苗無用?危言謬論 | 科學的養生保健
“AstraZeneca還有可能達到90%的效率”,這是一種很典型的“偽科學”論述,據我所知這數據可能出於《維基百科》,而且還是明顯錯誤的數據(原始數據為80%)。老林不是很信研究文獻嗎?若AZ真的有可能達到90%的效率,Please send the paper.
“一個有70%效率的疫苗就能達到群體免疫”,這句話也是似是而非,要達到群體免疫,除了疫苗效率,還要考量到病毒的R值,當病毒變異,R值改變,這句話“一個有70%效率的疫苗就能達到群體免疫”就值得商榷。
再者,比較低效率(70%)的疫苗(AZ)縱然能達到群體免疫,但是相對於比較高效率(95%)的疫苗(Moderna)所達到的群體免疫,老林知道其差異為何嗎?其付出代價為何嗎?
“所以我認為,在這三款疫苗裡,AstraZeneca是最符合全球性(不分貧富)的需求”,這是典型的“別人的孩子死不完”的概念。我支持疫苗一定要打,但是除非窮困落後到沒有選擇只能選擇比較低效率(70%)的疫苗,否則人命關天、健康無價,只要有能力有條件(台灣花了一兆五百億抗議經費),當然要選擇比較高效率的疫苗。
老林你捫心自問,如果可以選擇,你會選擇打AZ嗎?(今年六月聯亞新冠疫苗二期試驗計畫主持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副院長黃高彬今坦言,他雖很想接種親自監督研發的疫苗,但因工作得在第一線面對病毒的威脅,他已先接種莫德納疫苗。──但他沒選擇三個月前就開始施打的AZ。)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1833/5565259
讚讚
疫苗當然要打,而且只要財力能力許可,當然要打防護強、效率高的,否則就退而求其次或再其次…,所以全球疫苗現實只存在“各國或各人財力(貧富有別)能力所能獲得最好的疫苗”;根本不存在“最符合全球性(不分貧富)需求的疫苗”。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