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2019-7-23)一位好友寄來一個簡訊,希望我能幫他做個決定,要不要採用人工網來修補疝氣(腸子從腹腔掉進腹股溝)。他有附上一個網路連結,那是一篇2007-4-16發表在自由時報的文章,標題是人工網修補疝氣 不孕風險高,而它的第一段是:

台灣一年有四萬人因腹股溝疝氣而開刀,推廣自體組織修補手術的醫界專家警告,在廠商鼓吹下,醫界以人工網膜修補比例越來越高,但網膜的使用必須謹慎,不但民眾得付出高額材料費,醫師也應充分告知,可能有較高的復發、感染甚至不孕風險。

Capture2

有關「不孕風險高」這個說法,其實有一篇去年4月23發表的論文,正巧就是在討論這個議題。這篇論文的標題是Does the use of hernia mesh in surgical inguinal hernia repairs cause male inferti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escriptive analysis(在腹股溝疝氣修補手術中使用人工網是否會導致男性不育? 系統評價和描述性分析)。

這項分析共調查了29個相關的臨床試驗,包括36,552名患者。其中,有7個臨床試驗(包括616名患者)是屬於較可靠的隨機對照試驗。所以,整體而言,這是一項具有指標性的分析。但是,它的結論卻是「使用人工網修補疝氣對男性生育力沒有顯著影響」。

還有,另一篇重量級的相關論文也是在去年(9月13日)發表,它的標題是Mesh versus non-mesh for inguinal and femoral hernia repair(有網跟無網腹股溝疝氣修補的比較)。從這個標題就可以看出,它是在做全面性的比較,而非專注於不孕風險。我之所以會把它說成是重量級,是因為它是發表在可信度很高的期刊Cochrane Database System Review(影響因子7.8)。

它的結論是:與無網手術相比,有網手術可能會降低復發率,減少內臟或神經血管損傷,這使得有網手術成為常見的腹股溝疝氣修補方法。 有網手術可能可以縮短住院時間和返回日常生活活動的時間,但由於研究結果的變化過大,這些結果是不確定的。無網手術比較不會引起血清腫瘤形成,並且由於比較廉價,因而在低收入國家受到青睞。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分析並沒有提起不孕風險。

美國的FDA在2018-2-4有發布一篇專門在討論人工網利弊的文章,標題是Hernia Surgical Mesh Implants。它說,有網手術最常見的不良術後反應是疼痛,感染,復發,粘連,腸梗阻,以及網遷移或收縮。

但是,它也完全沒有提起不孕風險。

所以,從這三條資訊可以得知,「不孕風險高」這個說法,很顯然是言過其實。

關於有網跟無網之間的選擇,美國的FDA是這麼說:「儘管可以降低復發率,但有些情況下不建議使用外科網片進行疝氣修補。 患者應該與外科醫生討論他們的具體情況,以及他們疝氣修復的最佳選擇和替代方案。」

我想,我也就只能提供這些資訊供讀者參考,而沒有資格建議要不要採用人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