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Li Lei在2019-1-19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用英文詢問(翻譯):

林教授你好。最近我哥哥購入一批玻璃瓶,不再使用不鏽鋼保溫杯來泡茶、咖啡 、或檸檬水。 他的行為改變是由於有文章說茶,咖啡,牛奶和果汁飲料會從不銹鋼中釋放重金屬。 我問他關於使用不銹鋼鍋和煎盤做菜,他回答說那些情況並沒有將食物長時間放在密閉的環境中。 我們真的需要擔心不銹鋼保溫杯(有無塗層)的危險嗎? 我每天都使用它,而改用玻璃容器將會導致許多破碎的玻璃。


網路上討論保溫杯安全性的文章,比比皆是,而不管是哪一種材質,都有被點名有“毒”。玻璃製的雖然確實是較無“毒”,但也的確是較容易被打破。

聲稱不鏽鋼保溫杯有毒的文章,有兩個類別:第一類的只有一篇,第二類的則有很多篇。我先來討論第一類的那一篇。

它是在2017-1-31 發表,標題是Toxic levels of lead found in stainless steel water bottles. Are you, or your child, using these water bottles?(在不銹鋼水瓶中發現有毒的鉛含量。 您或您的孩子是否使用這些水瓶?)。

Pura-lead-dot-1-862x643

它說,不鏽鋼保溫杯的底部有一個焊接點(請看插圖),而此一焊接點含有大量的鉛。如果小孩子用手碰觸到此一焊接點,然後放進嘴裡,就可能會攝入大量的鉛。

可是,文章也有講,保溫杯的底部是有塑膠蓋子,所以,也只有在將塑膠蓋取下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會碰觸到該焊接點。更何況,這篇文章完全沒有提到,保溫杯裡的飲料是否真的含有鉛。所以,它標題所說的「在不銹鋼水瓶中發現有毒的鉛含量」,恐有誤導之嫌。

第二類的文章可以用下面這一篇做為代表:

Why We Switched From Stainless Steel to Glass Water Bottles(為什麼我們從不銹鋼換到玻璃水瓶)。它說,根據一項研究,鐵會從不銹鋼瓶滲出到所有食物中,而鉻和鎳則會從不銹鋼瓶滲出到酸性和鹼性食物中。

文章裡所說的研究,是發表於1994年,標題是Leaching of heavy metals (Cr, Fe, and Ni) from stainless steel utensils in food simulants and food materials(從不銹鋼器皿中滲出重金屬(鉻,鐵和鎳)到食品模擬物和食品材料中)。

這篇論文就成為所有第二類聲稱不銹鋼保溫杯有“毒”的文章的科學證據。

可是,您一定聽說過「缺鐵」這件事吧。它是確定會造成貧血,而還有醫生出書說它會造成憂鬱症呢(請看缺鐵造成憂鬱症?)。所以,您需要擔心不銹鋼保溫杯會滲出鐵嗎?

至於鉻,它也是我們必須攝取的「營養素」之一(請看Chromium as an essential nutrient for humans),而有一款營養品還聲稱它可以降血糖,抗過敏,等等(請看麥鉻X治糖尿病? )。所以,您需要擔心不銹鋼保溫杯會滲出鉻嗎?

至於鎳,它的確是會引發全身性的接觸性皮膚炎(請看Dietary Nickel as a Cause of Systemic Contact Dermatitis)。所以,它可能是需要讓我們擔心會從不銹鋼保溫杯滲出來。但是,我們來看那篇1994年論文的結尾怎麼說:「從不銹鋼保溫杯滲出的鎳濃度可能不會對消費者構成危害,因為滲出的量是低於環境保護局的推薦值(每天0.02毫克) 。」

所以,綜上所述,不銹鋼保溫杯有毒的說法,是相當牽強的。還有,這篇論文的發表是25年前的事了。那,為什麼會沒有後續論文發表?更值得注意的是,聲稱不銹鋼保溫杯有毒的網頁,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它們都是在推銷非不銹鋼材質的保溫杯。

總之,不銹鋼保溫杯是否有毒,沒有人真的知道。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它曾經造成人體傷害。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