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一個日趨嚴重的全球性問題,而台灣更是排名第一(請看台灣第一肥,減肥新法)。
因此,不論是在美國或是在台灣,各式各樣的減肥秘方、瘦身產品,真是多到讓人眼花繚亂。
儘管種類繁多,但是,就飲食控制而言,其實也就只有區區兩個派別:一派說是要低脂,另一派則說是要低糖(註:所謂「糖」,指的是碳水化合物,包括蔗糖和澱粉)。
就網紅程度而言,近年來,低糖飲食(也叫做「生酮飲食」)這一派是明顯地佔了上風,而究其原因,不外乎——「顛覆」。
任何顛覆性的言論或影像,都是網民最愛。
傳統思想說是要少吃肥,但是,「生酮飲食」偏偏就是要大家多吃肥(請看生酮減肥)。
吃肥減肥,是不是夠顛覆?怎麼能不紅?怎麼能不夯?
但是,夯不夯是一回事,有無科學根據則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其實,有關減肥的科學研究也是多到令人瞠目結舌(至少6萬篇研究論文,其中6千多篇是臨床研究)。
但是,肥胖率有因此而下降嗎?
當然沒有。
那,為什麼呢?
大前天(2018-2-20)出爐的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又有一篇關於減肥飲食的臨床報告。它的標題是Effect of Low-Fat vs Low-Carbohydrate Diet on 12-Month Weight Loss in Overweight Adults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Genotype Pattern or Insulin Secretion :The DIETFIT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低脂相對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對超重成人12個月體重減輕的影響以及與基因型或胰島素分泌的關聯性:DIETFITS隨機臨床試驗)。
這個標題很長,也比較難懂。但是,對普羅大眾而言,需要知道的就只是,這個臨床研究做了一個低糖PK低脂的調查與分析。
結果呢,12個月下來,吃低糖的人平均減重6公斤,而吃低脂的人平均減重5.3公斤。也就是說,在統計學上,兩者之間並無有意義的差別。
但是,請您千萬不要以為,不管是吃低糖,或是吃低脂,您就一定會減重5到6公斤。
事實上,不管是吃低糖,或是吃低脂,有些人反而體重增加(最多達5公斤)。
只不過,就整體而言,低糖或低脂,的確是都有減肥的功效。
那,為什麼肥胖率還是節節上升呢?
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史丹佛大學教授Christopher Gardner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一個成功的減肥飲食,必須是需要減肥的人願意長期奉行的。
也就是說,如果不能持之以恆,不管是低糖還是低脂,最後都還是難逃失敗的命運。
所以,當你在網路上看到許多成功減肥的“案例”,尤其是那些幾天就瘦幾公斤的「生酮減肥」,你大概可以猜出多少是真正成功的。
顛覆的減肥法是可以增加點擊率,但是絕對不會降低肥胖率。
引用通告: 運動過度,真的嗎 | 科學的養生保健
是的,生酮飲食是一輩子的事。我一開始很嚴格,體重減了30磅。後來放鬆了一點,每天允許自己20克的糖,體重就反彈回來10磅。請您自己親身實驗,再來批評生酮。我看到的所謂醫師和營養師都是拿別人的數據在發表,為什麼不自己親身實驗就可以證實對錯?
讚讚
所有的健康議題都要親身體驗才能批評?一定要自己吸煙才能說吸煙有害健康?您不覺得荒唐嗎?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