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參加世界台商會中美洲訪問團,到尼加拉瓜和多明尼加拜訪台灣僑胞及友邦政商,承蒙吳大使,湯大使,及僑領們熱情款待,不勝感激。
宴席間難免喝酒助興,而有幾位團員確屬“紅臉族”,才喝一點即臉紅。所以,大夥兒自然就七嘴八舌,談論喝酒臉紅到底是好是壞。
其實,早在2016-5-19 我就已發表紅臉族,台灣第一,詳細說明喝酒臉紅的原因,以及其對健康的影響。
可惜,當時這個網站才剛成立,讀者不多,以至於鮮少人閱讀此文。
如今,網站已有相當數量讀者,而此一議題又攸關台灣人健康,所以決定將此文稍加修改,再次發表如下:
喝酒臉紅是亞洲人特有的,所以英文叫做Asian Flush (亞洲臉紅)。而所謂亞洲人,指的是漢族後裔,包括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及台灣人。
喝酒臉紅的原因是這樣:
酒精(乙醇)由腸壁吸收後,會到肝臟進行三個步驟的轉化和分解。第一步驟是將乙醇轉化成乙醛,第二步驟是將乙醛轉化成乙酸,第三步驟是將乙酸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乙醇轉化成乙醛靠的是“乙醇脫氫酶”(ADH),而乙醛轉化成乙酸靠的是“乙醛脫氫酶”(ALDH)。
乙醛具有擴張毛細血管的作用,所以乙醛累積得越多,臉就越紅。
由於基因突變,有些人具有超強的ADH,能快速地將乙醇轉化成乙醛。這就是造成臉紅的第一步機制。
同樣地,由於基因突變,有些人的ALDH是沒有功能的,以至於無法將乙醛轉化成乙酸。這就是造成臉紅的第二步機制。
如果一個人同時具有超強的ADH以及無能的ALDH,那他就是超強的“紅臉族”,有可能光是聞到酒就會臉紅。(我有一個朋友就是聞到酒就會臉紅)
超強的ADH及無能的ALDH,兩者都是遺傳的毛病。
漢族人大約有三分之一帶有無能的ALDH基因。而台灣漢族人(閩南人)更是高達47%,居世界之冠。
很不幸的是,乙醛除了會擴張毛細血管,造成臉紅之外,它也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認定的一級致癌物。
史丹福大學的資深研究員陳哲宏,在去年的一個會議裡說,每天喝兩杯紅酒的台灣人,得食道癌的機率增高50倍。
除此之外,乙醛及無能的ALDH還有許許多多,數都數不清的壞處。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出自陳哲宏他們實驗室的一篇論文 。
但是,乙醛具有一個“很無奈”的好處:
由於乙醛會引起頭痛、心悸、嘔吐、宿醉,等等痛苦,所以,帶有超強ADH或無能ALDH的人比較不會形成酒癮。
也就因為如此,相較於西方人,亞洲人比較不會變成酒鬼。
無論如何,乙醛的壞處絕對是超過它的好處。所以,喝酒容易臉紅的人,最好還是少喝為妙。
引用通告: 喝酒臉紅,臉白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每天喝1公升啤酒可降低失智風險? | 科學的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