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美國生化學家馬可倫(Elmer McCollum)發現魚肝油可以治療佝僂病。他把魚肝油裡的有效元素命名為維他命D。

這個發現,很了不起,但是,這個命名,卻為後來有關維他命D的應用與研究,種下禍根。

sbpillbottle

我在維他命D是一種荷爾蒙一文裡有提到,維他命D的正確分類是「類固醇荷爾蒙」,而所有的「類固醇荷爾蒙」都具有一個共同特性,那就是,它們都是既能載舟,也可覆舟。

而也就因為如此,要使用「類固醇荷爾蒙」做治療或補充,都必須通過審慎的風險評估。

譬如,不論是「男性荷爾蒙」,還是「女性荷爾蒙」,都需要醫師處方。

可是,由於維他命D被定位為維他命,它是到處都可以買得到,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服用。

同樣地,由於大多數的研究把維他命D看待為營養品,所以,它們的實驗結果不但是正反兩面都有,而且往往是互相抵觸。

我在維他命D是一種荷爾蒙裡有提到,「男性荷爾蒙」或「女性荷爾蒙」在我們身體裡的量,高低起伏,是正常現象。

但是,很奇怪地,為什麽同樣是「類固醇荷爾蒙」的維他命D,就被認為需要維持在一個理想水平?

想想看,如果把「男性荷爾蒙」或「女性荷爾蒙」看待為營養品,從而建議人們需要把它維持在一個理想水平,那後果將會是如何不堪設想?

可是,由於醫學界到現在還是甩不掉「維他命D是營養素」這個舊思維,所以,五六十年來,在投入了龐大的資金和人力後,還是搞不清楚到底要補還是不補。

姑且不談什麽糖尿病啦,癌啦,等等非骨骼方面的研究。畢竟,維他命D在非骨骼方面的作用,本來就是一直搞不清楚。

縱然是在骨骼方面的研究,維他命D到底是好還是壞,也一樣是沒有定論。

例如,一篇2010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旗艦刊物JAMA的研究指出,高劑量的維他命D會增加骨折的風險

另外也有研究指出,維他命D不會減少骨折的風險。例如,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0200964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7998225

所以,想要撥雲見日,當務之急就是,徹底接受「維他命D是荷爾蒙,而不是維他命」,此一事實。

就像「男性荷爾蒙」或「女性荷爾蒙」一樣,維他命D在發育期間,真的是必須得到充足的攝取。但是,一旦過了發育期(或停經期),就應當讓這些「類固醇荷爾蒙」順其自然地起伏。

所謂順其自然,就是曬曬太陽,均衡飲食,無需刻意補充。

要知道,我們平常購買的食食品裡已經有添加維他命D(牛奶,果汁,早餐穀類,等等)。所以,除非是貧困地區的人,否則,會發生維他命D不足的現象,是不太可能的。

附註1:從飲食中攝取維他命D,有可能會因為過量而造成中毒。但是,從曬太陽來攝取維他命D,則不可能會過量。因為這條路線裡設有安全控制,過多的維他命D會被陽光分解

附註2:由於添加維他命D曾造成廣泛的中毒,大多數歐洲國家禁止在牛奶裡添加維他命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