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7-11-5發表這個吃太少?肌少症,而最後一句是:「現代人,大多是吃得太多,又懶得動,以至於肌肉逐漸被肥肉取代。這才是肌少症的主要原因。(我個人的意見)。」

讀者Elliot前天(2023-3-22)在回應欄留言,而我根據他的留言搜到一篇自由時報2023-3-7發表的肌肉流失恐增死亡風險 亞東醫院策展免費肌肉測試。下面的圖片是從這篇文章拷貝的(紅線及紅框是我加上去的)。

我覺得應當分享Elliot的留言,而他就說他會做一些修正。以下就是修正過的留言:

近日剛好前往亞東醫院,大廳處正進行著免費肌肉檢測的活動「宣傳肌少症健康風險的衛教講座」,一旁是合作企業亞培之攤位,活動人員們正積極推廣長輩們購買或訂閱定期購其蛋白質補充飲品/粉末,預防肌少症,提升免疫力。「40歲以後肌肉減少,經由補充攝取蛋白質,預防肌少症」的社會認知,最大宗是蛋白質補充劑市場領導品牌亞培的大力行銷推廣,其「亞培安素」更是市佔率領頭羊。台灣中老年人不少人朗朗上口「一天一罐增強體力」,不單是老年人,周遭中年友人們也不少「信眾」長年箱購飲用。好奇心作祟的我進而探索其全成分表與營養標示,直白地說僅是「添加綜合維生素之含糖保久乳或乳粉」,對於流質管灌、無法咀嚼、吞嚥困難等病患,有其價值,然而推廣給一般成人補充作為預防肌少症,噱頭大於實質。

「蛋白質攝取不足」、「肌少症」是近年海內外相當容易炒作的話題,蛋白質補充劑更是銷售攀升,從青少年至老年族群,從維持體態的女性至肌肉崇拜的男性,社會氛圍有種「蛋白質不足的集體焦慮」,然而在已開發經濟體裡更多的是「攝取過剩」(一般成年人每公斤體重0.8公克蛋白質,2022年最新版美國膳食指南亦無上修蛋白質每日攝取量/RDA),每公斤體重1.2~2.0公克蛋白質的每日攝取僅建議給耐力暨肌力運動員,流行病學上不到人人皆需高蛋白補充劑的「攝取不足」。

教授文述「現代人,大多是吃得太多,又懶得動,以至於肌肉逐漸被肥肉取代。這才是肌少症的主要原因。」敝人提供一篇BMJ文獻《A systematic review, meta-analysis and meta-regression of the effect of protein supplementation on resistance training-induced gains in muscle mass and strength in healthy adults》作為佐證參考。不負責短評:肌肉合成,約 9% (2.49kg) 變因是蛋白質攝取,91% (27kg) 變因是阻力訓練。換句話說,即便「一天一罐」補充蛋白質9公克(約略低於市售牛乳或豆乳一杯的蛋白質),若無阻力運動配合,熱量攝取過剩的結果,大多是成為脂肪,而非預防肌少症的肌肉。如同教授言及「吃得太多,又懶得動,這才是肌少症的主要原因。」非廣告宣傳的蛋白質攝取不足。營養補充、保健食品市場對於肌少症、肌肉流失、蛋白質不足、免疫力下降、長新冠症狀等議題炒作與恐懼行銷,以「公共利益之衛教宣傳」包裝,實際上是單純在推銷大眾無普遍需求的蛋白補充劑。

身為40多歲身型非壯碩之中年男子,恰好是「40歲以後肌肉減少」主力鎖定的消費族群,志工親切友善地引介我前往一旁進行「免費肌肉檢測」,敝人也欣然去參與,依照其檢測方式與標準(不清楚是否符合科學或臨床定義),肌肉量尚未有肌肉流失的風險,隨後,廠商亞培的活動人員立即前來「宣導」我趁著肌肉尚未流失之際,還來得及每天一罐補充營養「預防」肌少症,文宣資料裡是白袍醫師代言「聽醫生的就對了!40年醫學實證,補充體力,提升保護力」,文宣看板上是展現肌肉的明星代言「7天增強體力,保養肌肉狀態,打造肌本功」,理性感性雙重攻勢,多麼有說服力。「肌肉流失 = 補充營養」的邏輯關係,安插得更是天時地利人和,天衣無縫。

活動人員熱情地送了我一罐市售近百元(高溢價)的「減甜口味」帶回家試喝,對於味蕾不習慣甜飲的我相當甜膩,返家後從冰箱拿出個人運動後的常備飲品,市售約二十元的無糖高纖豆漿,簡易地進行營養標示對照,心底嘀咕:「還是喝我的無糖豆漿配雞蛋,吃我的無糖優格配燕麥。28種維生素礦物質?!多元攝取蔬果堅果種籽,各種營養素更豐富完整。」

肌少症是確實存在的趨勢,也可能是因為更頻繁的檢測,也可能是過度疾病化 over-pathologisation,特殊營養補充劑,在臨床上對於吞嚥困難、流質飲食、術前術後、腫瘤癌症、代謝疾病、離子限制飲食等病友非常有意義,甚至是必要。然而藉由一般民眾對於肌少症的恐懼與未知,大力推銷特殊營養補充劑的作法,有待商榷。亞培安素的例子,僅是冰山一角,從超市賣場、連鎖藥局、醫院診所、直銷講座、電視老師,隨處可見高蛋白營養補充品,比保健食品更廣為被民眾接受,但大家真的營養不足嗎?

期待廠商店家、政府組織、醫療單位,更符合比例原則「九成:阻力運動;一成:營養補充」的版面與力道推廣肌肉流失的預防,回歸實證醫學的基礎,才能實際降低民眾面臨肌少症的風險。

以上為敝人對於社會集體「蛋白質焦慮」、「肌少症恐慌」的一點淺見。隨著年紀增長,發送到肌肉的神經細胞與荷爾蒙逐漸減少是不可抗力的變因,然而也有後天努力可以掌控改善的變因,均衡飲食(肌肉養分)、有恆運動(肌肉合成)、充分睡眠(肌肉修復),才是預防肌少症的長久之計,不是只要多攝取蛋白質,身體就會自動長出肌肉。預防肌少症沒有「一天一罐」的捷徑。

值得一提,教授文中提及的「沒有能力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譬如,經濟條件不好)」的族群,更需要的是平價營養(無論是熱量或是蛋白質)的社會關懷與供應,販售高溢價營養補充劑給經濟弱勢族群的推銷模式,道德上有待商榷,更非解決方案。

註1:一罐9公克蛋白質,主打「蛋白質補充、預防肌少症」?!豆乳、牛乳、優酪乳,也都能以更低價格、更低熱量,獲取更多的完整蛋白質。

註2:Protein supplement drinks industry is worth billions and billions of pounds. Anything extra that you consume is either going to be excreted in your urine or it’s going to be turned into carbohydrates or it’s going to be turned into fat so you will gain weight but it’s not going to be the muscle that you are hoping for. – Dr Chris Van Tulleken

節錄中譯:蛋白质狂热:富人世界新流行的饮食痴迷(完整原文:Protein mania: the rich world’s new diet obs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