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五天前發表的每天三包煙,活到104,注重養生,終年51裡有說【因為你每天吸一包煙,所以你得肺癌的「機率」會比不吸煙的人高出許多】,但我卻沒說出吸煙的人得肺癌的機率到底是比不吸煙的人高出多少。

根據美國CDC,吸煙者罹患肺癌或死於肺癌的機率是不吸煙者的 15 至 30 倍。美國癌症協會也有說「包括吸煙和不吸煙的人,男性在一生中罹患肺癌的機率約為 15 分之一,而女性則約為 17 分之一。 吸煙的人風險是要高得多。」
但是,這兩則資訊都沒有提供它們的數據來源。事實上,我所看過的幾十條相關資訊也都只是說吸煙的人得肺癌的機率較高,但卻沒有說出數據的來源。所以,我只好自己去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做搜索。
PubMed共收錄了將近兩萬篇有關「吸煙和肺癌」的論文,而其中的三篇有提供「吸煙者得肺癌的機率」。
1994年:Lifetime probability of developing lung cancer, by smoking status, Canada(一生中罹患肺癌的機率,按吸煙狀況,加拿大)。這篇論文顯示,每1000個人裡面,從不吸煙的男性有13個最終會罹患肺癌,從不吸煙的女性有14個最終會罹患肺癌,當前正在吸煙的男性有 172個最終會罹患肺癌;當前正在吸煙的女性有 116個最終會罹患肺癌。
2004年:The cumulative risk of lung cancer among current, ex- and never-smokers in European men(歐洲男性當前、前吸煙者和從不吸煙者罹患肺癌的累積風險)。這篇論文顯示,(1)從不吸煙者得肺癌的累積風險在英國是 0.2% ,在意大利和德國是 0.6%,(2)前吸煙者得肺癌的累積風險在德國為是4.2%,在英國是 5.7%,在意大利是 6.5%,(3)當前吸煙者得肺癌的累積風險在德國是 14.3%,在英國是 15.7%,在意大利是 13.8%,(4)在瑞典,這些累積風險較低,前吸煙者為 2.3%,當前吸煙者為 6.6%。
2018年:Estimating lifetime and 10-year risk of lung cancer.(估計一生和10年的肺癌風險)。這是一項在瑞士進行的研究,而有關吸煙與一生中罹患肺癌的風險是:從不吸煙的男性1.8%,女性1.3%;過去吸煙的男性7.2%,女性5.8%;當前正在吸煙的男性14.8%,女性11.2%。
從這三篇論文可以看出,從不吸煙的人一生中得肺癌的機率大約是1%,而持續吸煙的人一生中得肺癌的機率大約是15%。也就是說,儘管吸煙者罹患肺癌的機率是不吸煙者的 15倍,但是絕大多數吸煙者(85%)終其一生是不會罹患肺癌。那,為什麼,儘管是長期吸入大量的致癌物,這85%的吸煙者卻不會得肺癌呢?
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答案,但是一篇今年4月發表的論文有提供兩個解釋。這篇論文是發表在頂尖的Nature Genetics(自然遺傳學)期刊,標題是Single-cell analysis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in relation to aging and smoking(與老化和吸煙相關的人支氣管上皮細胞體細胞突變的單細胞分析)。它在一開始就說:「肺癌是所有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它與吸煙是有密切的相關性。香煙煙霧中的化學致癌物,如多環芳烴,會引起 DNA 損傷,導致致癌突變。…有報導指出,70% 與吸煙相關的死亡是發生在高齡人群中,而80-90% 的終生吸煙者從未患過肺癌。」
研究人員使用一個叫做 SCMDA 的新技術來比較兩種人的正常肺上皮細胞:14 名從不吸煙者,年齡在 11 至 86 歲; 和 19 名吸煙者,年齡在 44 至 81 歲之間。
研究人員發現肺上皮細胞的基因突變頻率是(1)隨著年齡而升高,(2)隨著吸煙包年數而升高,但是在23 包年數後,就不再升高。【註:「包年」是長期吸煙量的計算單位。例如每天吸一包(20支香煙),持續吸了23年,包年數就是23】
根據這樣的結果,研究人員提出兩個假設來解釋為什麼絕大多數吸煙者不會得肺癌:(1)這些人可能具有較高修復DNA損傷的能力,(2)這些人可能對煙草煙霧有較高的解毒能力。
請注意,這兩個解釋都只是假設,但吸煙會提升得肺癌的機率達15倍卻是肯定的。還有,吸煙會提升全身各種疾病的風險也是肯定的。所以,請您千萬不要被「104歲老奶奶一天三包煙:勸我戒菸的醫生早都死了」這樣的網路傳言給蠱惑了。
請問抽菸導致的慢性疾病率?只看死亡率或平均死亡年齡有差別嗎?
讚讚
教授,
我知道您要表達的,但是這個標題下的不好哇!抽菸的人會拿這標題來推拖。
我一位家人從服兵役時開始抽菸,他身邊的人用盡辦法希望他戒煙。他總是說:「絕大部份抽菸的人都不會得肺癌,萬一我中獎,那我就認了,結果我自己負責。」
當他癌症4期時,面對死亡、恐懼無比,終於戒煙,但是太晚了。以前的灑脫變成「有沒有辦法多活幾個月?」
讚讚
我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決定用這個標題。
讚讚
曾有位胸腔外科的醫師朋友私底下告訴我
在他經手的 數百例肺癌患者
真正吸菸者的比例可能不到三成且女性多於男性與歐美的統計差很多
這與我們腦中的 刻版印象也似乎大相逕庭
他認為還是跟我們的基因有關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7040
讚讚
天生基因沒得選,後天因素則可能改善。
台灣的肺癌和抽菸的關係雖然沒有美國那麼高,仍是很顯著,尤其是男性。
請看下方連結台灣的統計分析資料,結論主要在第10頁。
https://www.tspccm.org.tw/media/download/7238/?auth=3b340713579139cc53d69e6ba4b6a73f
那是依據1990~2015的資料分析的。簡化來說,
—男性肺腺癌患者,有約27%可歸因於抽菸
—男性麟狀細胞肺癌患者,約有71%可歸因於抽菸
—男性小細胞肺癌患者,約有77%可歸因於抽菸
這個數字是很高的。
讚讚
您說的沒錯肺癌和抽菸的確有關連,但舉例稍有偏頗
—男性小細胞肺癌患者,約有77%可歸因於抽菸(小細胞癌只占肺癌的6%)
—男性麟狀細胞肺癌患者,約有71%可歸因於抽菸(麟狀細胞肺癌也只占肺癌的7%)
而台灣人肺癌中,76% 的人罹患的是與吸菸關係相對較小的「肺腺癌」
且女性肺腺癌患者是90%非吸菸的(女性罹癌比例還高於男性)
台灣近年吸菸率已大幅下降,但肺癌罹患率卻節節上升至頭號殺手
吸菸罹肺癌這句口號恐早已過時了(這可能有點危言聳聽)
非吸菸導致肺癌的原因應該才是今後台灣未來該面對的課題
https://web.commonhealth.com.tw/lungcancer2021/
讚讚
我們舉的資料並沒有衝突,我只是要說: 造成癌症的因子很多,有些很單純明確、個人就可以避免,例如抽菸。有些很複雜,例如空污,個人難以著力。
此外,抽菸對於男性肺腺癌attribution fraction27%, 這是非常顯著的單一因子,不應該忽略它。
讚讚
謝謝您的文章。
我是非吸菸者,但我母親嫁給我父親後,天天在小房子裡聞著一大家庭(爺爺+伯伯+爸爸+叔叔)的菸味,那煙霧迷漫真的很可怕,能夠抽到能見度超低的程度,而且大人又不准小孩子跑出門透氣。我母親從身體健康到嚴重過敏與氣喘,後來曾有一回流產,生下我哥哥時、我哥哥也是沒多久就嚴重氣喘,我的話倒是還好、沒有氣喘,但先天心臟病(肺動脈狹窄)、各種過敏與後來稍微長大後檢查出肺功能受損,直到我有能力搬離家逃離菸味後,過敏症狀才迅速改善。
因為這樣的成長歷程,一直也覺得自己是肺癌高危險群,這種(對於非吸菸者而言)無法靠自律控制的疾病簡直太可怕了,簡直是祖業QQ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