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大前天(2022-3-21)發表Comparison of Trials Using Ivermectin for COVID-19 Between Regions With High and Low Prevalence of Strongyloidiasis:A Meta-analysis(在類圓線蟲病高發和低發地區使用伊維菌素治療 COVID-19 的臨床試驗的比較:一項薈萃分析)。

我把這篇論文的重點整理如下:
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糞類圓線蟲)是拉丁美洲、東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流行的一種腸道蠕蟲。類圓線蟲重度感染綜合徵 (SHS) 是一種嚴重的疾病。雖然 SHS 可發生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中,但它與免疫抑制有關,尤其是使用皮質類固醇的人,死亡率可高達 90%。
皮質類固醇是治療新冠肺炎的用藥之一,而伊維菌素則是治療類圓線蟲病的特效藥。在測試伊維菌素是否能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裡,病患是被允許繼續使用皮質類固醇。所以,如果這些病患是有被類圓線蟲感染,而他們是被分配到安慰劑控制組(沒有服用伊維菌素),那他們的死亡率有可能就會大大提升。也就是說,伊維菌素在新冠肺炎臨床試驗裡所呈現的療效,有可能是因為它降低了類圓線蟲所造成的死亡率。
這項研究共分析了12個伊維菌素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試驗,而其中的4個是在類圓線蟲病高發地區進行(馬來西亞、哥倫比亞、孟加拉、印度),其餘8個是在類圓線蟲病低發地區進行(埃及、巴西x2、墨西哥、伊朗x2、土耳其、阿根廷)。
分析的結果顯示,在類圓線蟲病高發地區進行的伊維菌素臨床試驗是與顯著下降的死亡率有關,而在類圓線蟲病低發地區進行的伊維菌素臨床試驗則是與顯著下降的死亡率無關。
這篇論文的結論是:類圓線蟲病的患病率與伊維菌素作為新冠肺炎治療的死亡率相互作用。 沒有證據表明伊維菌素在非類圓線蟲病流行地區有防止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的作用。
也就是說,伊維菌素是降低類圓線蟲病的死亡率,而非新冠肺炎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