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禮拜多來我發表了五篇跟《喝水》有關的文章,其中三篇是駁斥《茶和咖啡當水喝是慢性自殺》這樣的謬論。這些文章得到大量的點閱及讀者回應,而其中有位Tammy Liu的留言是值得分享:

前幾天我答應林教授要寫一篇我退休以前因工作關係長期觀察超長壽老洋人的心得,因為一直在構思該如何寫得比較有系統一點所以遲遲沒有下筆,最近一星期林教授發表了幾篇有關人體水份攝取文章,所以我想我就先談談那些超長壽老洋人平常都喝什麼飲料,至於他們平常大概都吃哪些食物以後再談。我所謂的超長壽老洋人是指年齡介於95至109歲的洋人,而且以足歲計算,不是像台灣人那樣算虛歲(誤差可以達到兩歲)。

一般説來他們每天或多或少都會喝一些咖啡或是茶,有的只喝咖啡,有的只喝茶,有的兩種都喝。至於喝的數量,多數人一天到晚約喝兩杯至三杯,只喝一杯或是喝四杯以上的佔少數。大多數的人喝咖啡時只喝黑咖啡或是加入一點Cream ,加糖的人很少。大多數的人喝的是紅茶,因為他們不懂烏龍茶和綠茶,有英國人血統的可能會在茶裡面加入糖和Cream,大多數的人什麼都不加。

這些人都經歷過經濟大蕭條的時代(約1930至1940年代),註:我退休已經八年了,這些人如果還活著都已經是103歲至117歲了。 經歷過經濟大蕭條年代的人生活都很節省,他們買咖啡粉/咖啡豆或是茶只挑平價的,自己在住所沖泡茶或咖啡,跟親友聚會時才會買外面的咖啡或茶來喝。住在養老院的老人就喝養老院所提供的咖啡或茶,通常只有一種口味,沒得挑。

他們也會喝一點水,大部分是在服藥時配水,不是有事沒事就猛喝,晩上睡覺時在床邊小桌放上一杯水夜間飲用。他們不買瓶裝水,百分之五十的人直接喝自來水,極小部分的人家中備有便宜又簡易的過濾器,先把自來水過濾一下再喝。我曾經在一家德國人開的收費昂貴的養老院工作,這家養老院十八年前單人房的每月收費就四千六百元加幣,但是給老人喝的水卻是自來水,連過濾一下都沒有。

他們某些人偶而也會喝一點果汁,但是最多一天只喝一杯,常常喝果汁的人不多。近幾年來加拿大的養老院大都禁止引進葡萄柚汁,因為可能會跟老人所服用的藥物起一些不好的作用。

大多數的老人或多或少會喝一點鮮牛奶,他們也不特意挑低脂或是脫脂的種類,大部分喝的是全脂牛奶,幾乎沒有人喝巧克力牛奶,牛奶從冰箱拿出來就喝,不微波加熱。

這些人沒有人在年輕時就立志要當人瑞,他們的年代也不流行吃保健品和看什麼鬼扯的養生書,而且經歷過經濟大蕭條的年代窮怕了,即使後來有些人經濟改善了生活還是很節省,不亂買保健品來吃,身體有問題就去看正規醫師(不是自然療法丶另類療法的那種),可能因此而長壽吧!

註:另一位讀者Tan Beng-Hian留言:「咖啡和茶對健康的缺點是會造成失眠,而且易成癮。門診常見民眾愛喝,但晚上睡不著要開立安眠藥。感冒糖漿中的咖啡因,是許多長者不喝就頭痛的原因。我上班天天喝茶,週末不喝就頭超痛。」

我的回覆是:「我想,睡不著、頭痛應該都是個人體質。我自己完全不受咖啡、茶的影響。任何時候喝都不會影響情緒、精神、或睡眠。偶爾一整天沒喝,也不會有任何不適。我喝咖啡和茶既不是為了健康,也不是為了提神,而只是喜歡它們的風味。」

後記1:這篇文章發表之後不到兩小時,就有兩位讀者在臉書說他們也是天天喝茶和咖啡,也都沒有失眠或其他問題。

後記2:這篇文章發表之後三天,Tammy Liu寄來補充說明:「附帶說明一下,這些長壽老洋人從年輕到老都不知道咖啡和茶對健康是好是壊,他們只是喜歡那種口味而已,那個年齡層的老洋人只喝水但是咖啡和茶都不喝的我沒有見過。我在文章中提到百分之五十的老洋人直接喝自來水(未經過濾和煮沸),那是因為我所居住的城市政府對自來水的水質控管嚴格,已經可以達到直接生喝的程度,但是台灣的自來水的品質我就不知道了,我在台灣的家人會把自來水過濾再煮沸才喝。但是我認為水就是水,只要乾淨和安全就可以喝,沒有必要花大錢去買什麼特別的XX水,亂送錢給生意人。」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