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Pp在2021-4-20用電郵詢問:請問精油到底是不是賀爾蒙干擾物質~https://www.herb-republic.com/%E7%B2%BE%E6%B2%B9%E6%9C%83%E5%B0%8E%E8%87%B4%E6%80%A7%E6%97%A9%E7%86%9F%E5%97%8E%EF%BC%9F/

上面的連結打開的是一篇發表在《馥芊國際》的文章,標題是:精油會導致性早熟嗎?它的第一小節是《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報導與質疑》,而它的第一段是:【2007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一篇論文,題目是「青春期前男性女乳症與薰衣草和茶樹精油有關」,此論文一刊登,馬上造成無數精油愛好者的恐慌。】

這篇論文的原標題是Prepubertal Gynecomastia Linked to Lavender and Tea Tree Oils,而它是在報導三個男童發生Gynecomastia(男性乳房發育)的臨床案例。這三位男童的年紀分別是4、7、和10歲,而他們的家長都表示小孩子有在使用含有薰衣草和茶樹精油的外用產品。所以,研究人員就用乳癌細胞做實驗,發現這些產品具有女性荷爾蒙和抗男性荷爾蒙的作用。果然,男童在停止使用精油產品之後,乳房發育的現象也就隨之消失。

《馥芊國際》對這篇論文的評論是:【這篇論文受到許多質疑,也就是有四篇「to the editor」寫信回覆這篇論文,嚴正抗議這篇研究發表並不嚴謹,而作者後來也做了回應,他們承認這篇論文確實不夠嚴謹,但還是希望容易更多造成性早熟的原因被發掘與避免接觸。】

可是,那四篇「to the editor」也只不過就是幾位學者在抒發意見,以及兩家精油公司的人在企圖維護公司的利益。事實上他們根本就沒拿出足以對抗這篇研究論文的實驗數據。至於所謂的《嚴正抗議這篇研究發表並不嚴謹,而作者後來也做了回應,他們承認這篇論文確實不夠嚴謹》,則完全是《馥芊國際》自說自話。事實上,作者根本就沒有承認他們的論文是不夠嚴謹(請繼續看下面的討論)。

《馥芊國際》這篇文章的第二小節是《更好的研究證明薰衣草和茶樹不具雌激素效應》,而內容是:【現在我們可以拋開2007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論文,因為它在很多方面的連結都很薄弱,讓我們看看一些使用基準雌激素測試標準和更多樣本數的具體研究。2014年在「生殖毒理學雜誌」發表的論文證明,薰衣草精油沒有雌激素效應,…。】

這個小節裡有提供那篇所謂的《2014年在「生殖毒理學雜誌」發表的論文》。它的標題是Lack of evidence that essential oils affect puberty(缺乏精油會影響青春期的證據)。

可是,這篇文章根本就不是論文,而只是一封信(Letter to the Editor),所以它怎麼可能《證明薰衣草精油沒有雌激素效應》呢?更何況這封信的作者全都是精油公司的人呢。

《馥芊國際》這篇文章的第三小節是《每幾年就炒作一次的精油導致性早熟議題》,而它所指的炒作是一篇Letter to the Editor的文章,和兩篇研究論文。請看

2015年:Premature thelarche in the setting of high lavender oil exposure(熏衣草油暴露量高的環境中過早的乳房發育)

2016年:Prepubertal gynecomastia and chronic lavender exposure: report of three cases(青春期前的男性乳房發育症和慢性薰衣草暴露:三例報告)

2019年:Lavender Products Associated With Premature Thelarche and Prepubertal Gynecomastia: Case Reports and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 Activities(薰衣草產品與過早的乳房發育和青春期前的男性乳房發育有關:病例報告和破壞內分泌的化學活性)

請注意,這篇2019年的研究論文是出自一個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的團隊,而這個團隊也就是發表那篇2007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論文的團隊。所以,這就顯示《馥芊國際》這篇文章在第一小節所說的《作者後來也做了回應,他們承認這篇論文確實不夠嚴謹》,並非事實。

事實上,早在2002年就已經有研究顯示某些常見精油成分中有雌激素活性,請看Assessment of estrogenic activity in some common essential oil constituents(評估某些常見精油成分中的雌激素活性)。2004年也有一項研究發現茴芹精油具有雌激素活性,請看Estrogenic activity of isolated compounds and essential oils of Pimpinella species from Turkey, evaluated using a recombinant yeast screen(使用重組酵母篩選評估來自土耳其的茴芹物種的分離的化合物和精油的雌激素活性)。2012年的一篇案例報告也指出一個九個月大的男孩可能因為使用熏衣草和茶樹油而罹患男性乳房發育症,請看The Possible Link Between Gynecomastia, Topical  Lavender, and Tea Tree Oil(男性乳房發育症,局部熏衣草和茶樹油之間的可能關聯)(請看下面的圖片)。2014年的研究也在西洋蓍草精油中發現鄰苯二甲酸酯衍生物(一種環境荷爾蒙),請看Presence of phthalate derivatives in the essential oils of a medicinal plant Achillea tenuifolia(藥用植物西洋蓍草精油中鄰苯二甲酸酯衍生物的存在)。一項2019年發表的台灣研究也有在精油中發現鄰苯二甲酸酯的存在,請看Personal care products use and phthalate exposure levels among pregnant women(孕婦的個人護理用品使用和鄰苯二甲酸酯暴露水平)。

最後,我請大家來看一篇2020年發表的綜述論文。這篇論文的作者就是那篇2007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論文的作者。這篇論文的標題是Essential Oils and Health(精油和健康),而它的摘要重點是:「精油是由數百種成分組成的複雜物質,其成分可能會因提取過程或植物來源而有很大不同。因此,難以確定體內的哪些途徑會受到影響。在這裡,我們回顧了已發表的研究,顯示精油的健康益處及某些不利的影響。通過這樣做,我們表明精油及其某些單獨成分具有抗微生物,抗病毒,抗生素,抗炎和抗氧化的特性,並據稱具有心理作用,例如緩解壓力,治療抑鬱症和幫助失眠。我們不僅顯示了使用精油的健康益處,而且還表明了相關的風險,例如內分泌干擾物的特性會導致青少年青春期的乳房過早生長。綜上所述,有許多與精油相關的正面和潛在的負面風險,因此,重要的是要認識它們對人體的所有已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