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林先生在2021-2-17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首先要感謝教授無償為民眾傳達健康科學資訊,致力於民眾普賢,不被無良商人蒙騙,人財兩失。有一件事情想請教教授,內人因為網站內容購買多片錫片,成為家中飲水必備品,我自己覺得不是必要,但也找不到反證(可能不夠努力),我不奢望能從錫片水得到好處,只求不會造成身體負擔,若教授能撥空解答,在此先行感謝! 祝平安健康

這位讀者寄來的連結帶領到一篇2018-5-23發表在《大人物》的文章新發現!純錫能殺菌!「杏與花栗」純錫抑菌器給你完美的健康用水

這篇文章的第一小節是《實驗證實「杏與花栗」能去除氯氣怪味,還能殺菌!》,而裡面的第一段是:「台灣文創設計團隊 Woo Collective 繼 2016 年以浪雲醇酒器在台灣、日本均創下百萬募資佳績後,再推出以純錫打造的抑菌器「杏與花栗」!不僅能消滅水中 99% 的大腸桿菌及常見細菌,同時保持抑菌功能。此外,「銀杏(隨身用)」及「花栗(居家用)」兩款抑菌器皆能去除氯氣,讓水中不再有怪味,讓你與你的家人、毛小孩都能安安心心的喝下每一口水。」

在這段文章的下面有一個引言《↓↓↓ 口說無憑,直接為大家奉上「杏與花栗」的連續 9 天不換水殺菌挑戰 ↓↓↓》,然後就有一張圖片。這張圖片就是所謂的實驗。請看下面的插圖(笑破肚皮的卡通人物是我加上去的)。

為什麼笑破肚皮?想想看,《殺菌》就會讓花活得比較久嗎?花會在乎水裡面是否有大腸桿菌嗎?花可以做為測驗人體健康的實驗模型嗎?花會被細菌感染而上吐下瀉嗎?是什麼天才兒童才會想出這樣幼稚的天才實驗?

不管如何,這篇文章接下來又用一個圖表來顯示所謂的《花栗》與《銀杏》是具有99%的大腸桿菌殺菌率。只不過,要做個圖表還不簡單。我也可以做一個圖表來顯示我發明的《鳥蛋》是具有200%的大腸桿菌殺菌率。

這篇文章接下來又說:「這都是因為錫金屬具有的細緻毛孔,置於水中能發揮如備長炭淨化水質的特性,國內外諸多文獻都有提到錫能破壞細菌細胞壁,達到殺菌的效果。

錫金屬具有細緻毛孔?如備長炭?能破壞細菌細胞壁?這又是哪個天才創造出來的天方夜譚?

還有,既然這篇文章說《國內外諸多文獻都有提到錫能破壞細菌細胞壁,達到殺菌的效果》,那為什麼文章的標題卻又說《新發現!純錫能殺菌!》?難道是已經發現後的新發現?

不管如何,我們現在就來看看,把錫片放入水裡是否真的能殺菌,是否真的能除去氯氣怪味。

有關《除去氯氣怪味》,這篇文章並沒有提供任何證據,而我也找不到任何相關資訊,所以顯然這又不知是哪位天才創造出來的聊齋誌異。

至於《殺菌》這一點,人類史上第一部外科醫學著作(3600年前的古埃及,Edwin Smith Papyrus)就已經有記載用銅來將傷口和水做消毒,而現代醫學也已經證實,許多金屬都有殺菌的作用,包括金、銀、銅、鋅,鉛、鋁、汞、矽、鈦、鈷、鎳、鋯、鉬、和錫。現代醫學也發現,由於這種殺菌作用只需要低濃度的金屬離子,所以就將它稱之為Oligodynamic effect(寡動力學作用)。

有關Oligodynamic effect,被研究最多的是銅和銀,而這兩種金屬的殺菌作用也是所有金屬中最強的。雖然汞的殺菌作用也很強,但由於它對人類的毒性也很高,所以就沒被考慮用來做為飲水的消毒。目前已知銅和銀的離子是會和細菌的DNA,RNA,蛋白質結合,從而破壞它們的功能,達到殺菌的效果。至於錫的殺菌效果,則是所有金屬中最低的,或是最低的之一。

有關各種金屬的殺菌力比較,請看這兩篇在2010年發表的論文: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some metals and alloys in combating coliforms in contaminated water(某些金屬和合金在對抗污水中大腸菌的抗菌性能)。這項研究的結論是,銀、銅、和鋅具有最高的殺菌力,鋁是次之、而矽和錫則是最低。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nine pure metals: a laboratory study using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scherichia coli(九種純金屬的抗菌特性:使用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實驗室研究)。這項研究共比較了鈦,鈷,鎳,銅,鋅,鋯,鉬,錫和鉛這九種金屬,而結論是,除了鈦和錫之外,其他七種金屬都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性。

從這兩篇論文就可看出,錫的殺菌力是非常小,而醫學文獻裡也沒有建議用錫片來做為飲用水的殺菌器具。所以,台灣同胞如果只是在自來水裡放置錫片,而沒將自來水煮沸,飲用之後就有可能會被細菌感染。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