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讀者在2020-10-7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寄來一個很長的電郵。我把它的重點整理如下:我女兒在一家著名的診所出生,被推銷做了上萬元的新生兒基因檢測。報告出爐說我女兒是異位性皮膚炎高風險,要趕快掛該診所的皮膚科,嬰兒需要特別照顧。我自己是研究生畢業(博士),仔細看了報告,實在看不出這結論是如何得出的。再上網細查,發現檢測公司其實跟診所是同一個老闆,都是蘇XX醫師。這個檢測好像只有這家公司在做。我懷疑它是蘇醫師拿來斂財用的,畢竟測不準沒發病也沒有人會抱怨,大家反而會感謝醫師衛教得當。目前我在網上能查到的所有父母對這個檢測的評價,無一例外都是歌功頌德,大部分評論都像這樣:「幸好當初做了這個檢測,查出寶寶是異膚高危群,在蔡醫師的衛教指導下仔細照顧,現在寶寶三歲了都沒有發病,非常感謝蔡醫師。」殊不知大部人本來就不會發病,真的是被賣了還幫人數鈔票!

《異位性皮膚炎》的英文是Atopic Dermatitis。它的中文俗稱是《濕疹》,而英文俗稱則是Eczema。所以,我就用這幾個名詞做搜索,然後仔細閱讀所有比較值得信賴的資訊,例如來自皮膚科診所,皮膚科醫學會,異位性皮膚炎協會等等。我當然也到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索和閱讀相關的醫學論文。我現在把這些資訊長話短說如下:
美國的國家健康研究院(NIH)在今年8月14發表NIH-Supported Scientists Demonstrate How Genetic Variations Cause Eczema(NIH支持的科學家展示了遺傳變異如何導致濕疹)。它的副標題是Finding could lead to genetic tests that identify infants at risk for the disease(這一發現可以發展成基因檢測,從而找到患此病風險的嬰兒)。從這個副標題就可看出,在正統醫學領域裡,《異位性皮膚炎基因檢測》目前還只是在研究階段。
有關《異位性皮膚炎基因檢測》的研究,在去年和今年各有一篇綜述論文。所謂綜述論文,就是把已經發表過的相關研究做整理和回顧的論文,所以這類論文可以讓我們看到全面的相關研究。再加上這兩篇論文都是最新的,所以它們也就更能夠讓我們看到既新又全的資料。
2019年:Genetics of Atopic Dermatitis: From DNA Sequence to Clinical Relevance(異位性皮膚炎的遺傳學:從DNA序列到臨床相關性)。這篇論文在結尾說,異位性皮膚炎的遺傳學研究有希望發展成常規的臨床照護。由此可見,在正統醫學領域裡,《異位性皮膚炎基因檢測》的臨床應用還只是一件未來的事情。
2020年:Genetics and Epigenetics of Atopic Dermatitis: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異位性皮膚炎的遺傳學和表觀遺傳學:最新的系統性回顧)。這篇論文說,目前已知與異位性皮膚炎相關的基因至少有62個。由此可見,《異位性皮膚炎基因檢測》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
儘管上面這些資料已經顯示目前正統醫學裡並沒有《異位性皮膚炎基因檢測》這個項目,但為了做到勿枉勿縱,我還是用Atopic Dermatitis genetic testing做搜索,看能不能搜到在美國也有做這種檢測的公司,但結果是零。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由於尚在研究階段,所以這種檢測是不會被美國FDA批准的。
我也用《異位性皮膚炎基因檢測》做搜索,結果不出所料,搜到非常多有關那家蘇醫師所開設公司的資訊。比較意外的是,我還看到一家台灣的基因科技公司和一家台灣的診所也表示他們有在做這項檢測。只不過它們似乎沒有獲得太多關注,不像蘇醫師所開設的那家公司所受到的吹捧和追捧。
不管如何,我常聽台灣同胞說台灣的醫療水準是世界一流的。果然,這個《異位性皮膚炎基因檢測,台灣第一》的事實,又再次令我這個遠渡重洋來美取經的書呆子感到既慚愧又佩服。
這位蘇醫師嗎?
https://tw.news.yahoo.com/%E7%A6%BE%E9%A6%A8%E6%B6%89%E8%A9%90%E4%BF%9D3%E5%8D%83%E8%90%AC-%E5%9F%B7%E8%A1%8C%E9%95%B7%E8%98%87%E6%80%A1%E5%AF%A7%E7%99%BC%E8%81%B2-133019159.html
只能說, 他賺錢的本領極高, 但不知醫術如何了。唉…
謝謝林教授。比起來, 您才是應該賺大錢的專業人士。哈哈!
讚讚
是的,就是他。
賺錢,不論大小,我絕對是遵守取之有道的原則。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