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0-8-28)早上當我打開我網站的數據庫時,很詫異地看到,在點閱率上,我的幾篇有關瘦肉精的文章竟然名列前茅。到了晚上用餐時,看到中文電視台播放的台灣新聞,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台灣政府在今天宣布要准許美牛美豬進口。
吃完飯,打開電腦,看到兩位讀者剛剛用「與我聯絡」要求我談論有關美牛美豬進口這個議題。然後我就上網查看相關的新聞,看到這麼一段:「蔡英文表示,她今天是替台灣做出關鍵決定,解決懸宕已久的問題,有關美國牛、美國豬進口,經過這幾年謹慎評估,她已責成相關部門,在保障國人健康前提下,依據科學證據、國際標準,訂定進口豬肉萊克多巴胺的安全容許值,並放寬30月齡以上美國牛肉進口。」
啊!依據科學證據!想不到科學也有揚眉吐氣的一天。
其實,在今年1月13日我就已經發表小英連任,美豬美牛再叩關,政治遊戲繼續玩,把我過去發表的10篇有關瘦肉精的《科學》文章,按發表順序提供連結(請看這篇文章的最後)。下面的圖片是我2016-5-2發表,第一篇有關瘦肉精的文章的截圖。

又這麼巧,在今年5月初,台灣僑委會在舊金山的辦事處發函給僑務榮譽職人員(我是僑務顧問),希望我們能提供建言給台灣政府。所以,我就提供了這麼一個建言:「有關美豬、美牛議題我曾在我的網站發表過十幾篇文章,指出美國有三億多人口,包括數十萬台灣移民,以及外交/僑務人員及其眷屬。我們吃萊克多巴胺餵食的豬肉牛肉,已經吃了20年,但卻沒有任何一個發病的案例。這不是萊克多巴胺安全性的證據,什麽才是?萬望政府在與美方談判時能摒棄政治,尊重科學,如此才能創造雙贏。」
尊重科學!啊!一個多麼卑微無奈的請求!
請不要誤會。我當時在寫這個建言時,完全沒有任何妄想它會上達天聽。我現在寫這篇文章時,也完全沒有任何幻想我的這個建言跟這次的政策大轉彎,會有任何關係。
我今天寫這篇文章,完全就只是為了要給一直處於挨打局面的科學,拍一個手,鼓一個掌。
但是,請不要誤會,我是心知肚明,如果不是政治的需要,科學是不可能會有任何機會的。這就是為什麼這篇文章的標題會是《科學似乎總算贏了一局》。
沒錯,就只是《似乎》。
我也認同瘦肉精似乎沒問題,但是我更希望吃到更傳統的食材
畢竟以前也説牛油不好要吃乳馬琳,蛋黃少吃,
讚讚
食物的選擇是個人權利,但是為了政治利益而欺騙民眾,說美牛美豬有毒,就不對了。
讚讚
科學根據屎高溫加熱也能成為無毒食物 所以台灣如果出產加高溫加熱的屎給美國 請問美國會收嗎
讚讚
哈哈!請您把您吃屎的影片寄來,我一定會讓讀者親眼目睹您如此偉大的科學成果。
讚Liked by 1 person
為了一個不存在的「零檢出」吵了好幾年,始作俑者就是民進黨。
讚讚
政客都是以政治利益為首要考量,藍綠皆然。
讚讚
同意不過了!
讚讚
民進黨說零檢出是2009; 2012有國際標準出來後民進黨就接受國際標準了,當時並未執政~
倒是想請教授分析狂牛病的風險。
讚讚
https://professorlin.com/2019/06/01/%e7%8b%82%e7%89%9b%e7%97%87%ef%bc%8c%e7%89%9b%e8%82%89%e5%ae%89%e5%85%a8/
讚讚
美國前3大豬肉處理廠最近都禁用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
JBS USA (2018年禁)
Tyson (2020年禁)
Smithfield (2018年禁)
https://megaphone.upworthy.com/p/tyson-bans-ractopamine-pigs-pork-china?fbclid=IwAR3JbXUok-hGMfA1WX_2VkqadRysOlwWNlYtDZjBrZspZByHWVyzalyCPec
讚讚
早就知道。他們之所以會禁,是基於動物福祉,或為了想賣到中國那個龐大的市場。不是因為肉裡殘餘的萊克多巴胺會對人體有害。
讚讚
關於這位醫師所提,請教您的看法~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723959501221914&id=1801185866832620
讚讚
這個連結打開的是無法閱讀。
讚讚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723959501221914&id=1801185866832620
教授她前面多了個符號
讚讚
謝謝,但還是一樣無法看。
讚讚
教授您好:
我看到網路上很多人質疑這次政府的問題在於
1. 您說的Ractopamine在科學證據上無法證明對人體有影響
那麼,前些日子的頂新地溝油,多年來的塑化劑,和最近台灣吵得很兇的爐渣米
也都是一樣的
這樣的類比是否恰當?
2. 台灣人的飲食習慣是否跟北美不太一樣
台灣人食用豬肉的比例 佔日常飲食很大一環
爌肉飯、肉燥飯、滷肉飯、豬肝、大腸、粉腸、豬心、豬肺
用北美跟台灣比擬,是否不宜?
感謝教授回應
PS.上一則留言的Pp 的連結如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723959501221914&id=1801185866832620
他多打了一個 “~" 符號
讚讚
1.關鍵是在《劑量》。毒理學之父Paracelsus的傳世名言Only 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就是要告訴大家《不管是什麼化學物質,只要劑量夠大,就是毒,只要劑量夠小,就不是毒》。所以,縱然是人類賴以為生的水,只要劑量夠大,就是毒,而縱然是大家聞之色變的砒霜,只要劑量夠小,就不是毒。
2.再怎麼不一樣也不可能跟《3億多人吃了21年》相比吧。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9921
讚讚
打不開的連結,是臉書粉絲專頁,叫"汪郁榮醫師", 內容貼於下::
你每天的飲食飲水,都決定了你未來成為怎樣的人。
You are what you eat這句話絕對是再真實中肯不過了。
2014年豬隻實驗證實萊克多巴胺會使豬隻變得暴躁、互咬,推測可能是萊克多巴胺影響大腦中樞神經所造成,近幾年則證實瘦肉精會使多項癌症在動物實驗上增加罹癌或癌症轉移的機率,包括對罹患乳癌的老鼠注射瘦肉精相關成分,癌細胞轉移率竟然可以暴增22倍。
雖然主張可以開放的理由包括了人體並不會短時間攝取像動物實驗那麼大的劑量,但持續食用含瘦肉精產品是否會積存在人體(包括脂肪、骨骼)並造成長期的影響還未可知,畢竟這種致癌物的研究是很難有大規模人體實驗去證實的,回溯性研究也很難去具體量化。
政治,經濟,國際情勢,撇開這些不談,我是絕對不鼓勵民眾去碰有瘦肉精產品的,都已經有動物實驗證據顯示這不是好東西了,為什麼要碰呢?只能說一旦開放了,大家要自求多福。
從一個癌細胞分裂增殖到一公分大小,一般要花上9 ~ 11年。權威期刊Nature雜誌 (2000年9月),證明腫瘤成長至0.2公分,就會有新生血管的現象(Angiogenesis),即可透過血液檢查出循環性的微量活性癌細胞。1公克的癌腫瘤,每天會釋放一百萬顆的新鮮癌細胞到血液中。 Nature 407, 249-257 (14 September 2000)
即使你現在身體裡一顆癌細胞都沒有,從現在開始食入致癌物,到你罹癌後確實也要花好幾年的時間,但我相信瘦肉精在這幾年間絕對是可以為癌細胞的擴增加速一番。而如果你的體內現在已經有癌細胞存在(誰也不敢保證一顆都沒有),嗯,在決定要接受瘦肉精肉品之前,可能要好好評估一下自己的癌症保險。
#瘦肉精
#癌症
讚讚
任何人都可以做任何假設,只不過大多數假設就只會永遠停留在假設。
毒理學之父Paracelsus的傳世名言Only 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就是要告訴大家《不管是什麼化學物質,只要劑量夠大,就是毒,只要劑量夠小,就不是毒》。所以,縱然是人類賴以為生的水,只要劑量夠大,就是毒,而縱然是大家聞之色變的砒霜,只要劑量夠小,就不是毒。
做動物實驗所用的劑量是《毒》,人吃的劑量不是。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9921
讚讚
林教授:
為什麼歐盟和中國都禁止美豬進口呢?難道也是政治問題?
讚讚
是的
讚讚
拜讀你的文章,也看了你引用的文章報告,其中有幾點實在很難認同,謹簡述如下:
1.你文中所提的關於萊克多巴胺的實驗數據幾乎都是由美國瘦肉精生產公司即Elanco公司所提供,而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認為這些科學檢驗數據,其中人體實驗的樣本數太少(只有六例,且其中一人出現心悸現象,中止實驗),沒有採取雙盲測試,缺乏可靠性,認定此藥物在科學上無法確保安全無虞,因此禁用。如果科學角度看待,以目前僅有的人體試驗數據,這種16.67%的問題比例來說,不覺得太高了嗎?
2.另外你提到了美國人民已經食用萊克多巴胺餵養的豬、牛2、30年了,沒有發生什麼問題,試問這些已經發生心悸、癌症的患者,是否有被認真的追究是否是萊克多巴胺引起的?
3.此外你文中又再次提到「根據瘦肉精藥廠Elanco的說法,瘦肉精的使用,可以讓養豬業者,每隻豬多賺5塊美金。但有小農戶說,只多賺1塊。不管是5塊或1塊,在不用瘦肉精的情況下,消費者大概也就只是多付幾分美金來買一磅豬肉。那有必要為這麽一點小錢,讓豬焦躁不安,四肢癱軟嗎?」,既然豬隻會產生焦躁不安、四肢癱軟的情況,透過食物鏈的傳播,難保人體不會也發生這種情況,尤其是萊克多巴胺原先是研發作為氣喘用藥,但因副作用甚大,所以未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人體實驗的藥物,不是嗎?
4.既然萊克多巴胺是個有爭議的藥物,而依報載美國現有使用萊克多巴胺餵養豬隻的比例僅有20%左右,那為何要開放有爭議的萊豬進口?此外,你既然以人道立場反對豬隻使用瘦肉精,卻未以同樣人道立場思考人體?
讚讚
任何人都可以做任何假設,只不過大多數假設就只會永遠停留在假設。
一般民眾(醫生也一樣)對於《毒》有一個很嚴重的錯誤觀念,那就是以為只要是有毒物質就會對健康有害。可是,毒理學之父Paracelsus的傳世名言Only 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就是要告訴大家《不管是什麼化學物質,只要劑量夠大,就是毒,只要劑量夠小,就不是毒》。所以,縱然是人類賴以為生的水,只要劑量夠大,就是毒,而縱然是大家聞之色變的砒霜,只要劑量夠小,就不是毒。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9921?fbclid=IwAR0p3BNAyHoQy2S0xIy3weI_WgKx4weVUzumx3fucJI8sLoLIJRMX40M160
讚讚
如若確實像您所說的那樣,那麼為何歐盟要禁止萊克多巴胺檢出呢?
而現今一直提到的所謂聯合國「國際標準」通過時,又為何是低空飛過,而不是其慣例之共識決通過呢?
以民進黨的角度來說,瘦肉精確實不是食安問題而是政治鬥爭的工具而已。
但是對民眾來說確實是有食安疑慮!
難道歐盟、澳洲、加拿大都反科學
制定標準時將近一半的反對專家也都反科學?
教授您的文章很有影響力,但這樣萬一之後又有新的科學證據出來
百姓有辦法申請國賠嗎?
政府能負責什麼呢?
保健食品如果有問題,人民可以選擇不吃
但是豬肉若是有問題,人民可以選擇不吃。。。嗎?
讚讚
澳洲和加拿大都核准萊克多巴胺。歐盟禁用也是因為政治鬥爭。你,永遠都可以選擇你要吃什麼,不吃什麼,但科學就是科學,不是科學就不是科學。
讚讚
引用通告: 打手機會致癌?醫生說的 | 科學的養生保健
有醫師說孕婦吃了恐會造成小孩自閉症,請教您~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97037?fbclid=IwAR1QYPGbfC9CaGjg5tH8M66uraWOhUgfZFXYf8SNNsN9UcbfD43f29lZJIo
讚讚
我在我的文章裡已經有說他的言論是毫無科學根據。
讚讚
引用通告: 造假「瘦肉精」小豬顫抖影片 | 科學的養生保健
林教授好,關於「瘦肉精會使多項癌症在動物實驗上增加罹癌或癌症轉移的機率,包括對罹患乳癌的老鼠注射瘦肉精相關成分,癌細胞轉移率竟然可以暴增22倍。」這件事,那篇學術論文當中使用的是Isoproterenol,目前似乎沒看過有人拿來當作豬牛的生長促進劑(反而是Salbutamol或Clebuterol較常見),不曉得為什麼研究結果被移花接木到Ractopamine上了。
論文連結 https://cancerres.aacrjournals.org/content/70/18/7042
節錄原文 "To determine whether β-adrenergic activation without concomitant activation of other receptor types is sufficient to enhance metastasis, unstressed mice were treated with the β-agonist isoproterenol to pharmacologically activate β2AR. Isoproterenol increased metastasis to distant tissues by 22-fold compared with saline-treated controls."
台灣的醫藥品查驗中心也有對此事的討論與報導 https://www.cde.org.tw/Content/Files/Knowledge/2fab0825-40fc-4a64-a56a-8be10c35dc93.pdf
讚讚
謝謝您提供論文和報告。關於您說的《不曉得為什麼研究結果被移花接木到Ractopamine上了》,這是那位蘇偉碩醫師為了嚇唬老百姓而幹的勾當。他在2016年出一本書叫做“瘦肉精與癌症的前世今生”,把跟Ractopamine毫不相干的數據全都說成是瘦肉精的數據。
讚讚
林教授您好:
1.您的大作我都購買,論述也經常閱讀,佩服您以科學證據說理的精神。
2.在您的論述中經常提及一點:我們吃萊克多巴胺餵食的豬肉牛肉,已經吃了20年,但卻沒有任何一個發病的案例。這不是萊克多巴胺安全性的證據,什麽才是?
3.但是,如果從科學的觀點,不是應該說:我們吃萊克多巴胺餵食的豬肉牛肉,已經吃了20年,但卻沒有任何一個發病的案例。所以,目前尚未有「萊克多巴胺『不』安全性的證據」(在人體)。
4.畢竟,就您的相關論述中,似乎未見到針對萊克多巴胺在人體的安全性實驗。吃了20年肉品,卻沒有任何一個發病的案例。有可能只是因為發病,卻未被發現是因未食用萊克多巴胺肉品。就您了解,不知是否有萊克多巴胺肉品對人體影響的科學研究?
5.總之,就我所看您以前的論述,是否應說「目前尚未有『萊克多巴胺不安全性的證據』」,而不是「萊克多巴胺是安全」(在人體)。
6.當然,我知道您反對萊克多巴胺用在動物,因為它是不人道的。
讚讚
是的,嚴謹的說法應該是如此,但問題是,這麼客氣的說法怎麼能對抗那如排山倒海,唯恐天下不亂的《美牛美豬有毒論》?
讚讚
1.個人不同意您這點說法。
2.既然您堅持科學論證,就應使用更嚴謹的說法,而不是過度推論的說法。嚴謹與客氣與否應該無關。
3.尚未發現「因食用含萊克多巴胺肉品而致病」的案例,不等於「食用含萊克多巴胺肉品不會致病」。
4.為了反駁《美牛美豬有毒論》,就應提供更明確的科學例證,而不是用似是而非的說法「證明」含萊克多巴胺的美牛美豬對人體無害。個人認為,兩者所犯的錯誤是相同的。
讚讚
相關人體實驗的數據,才是決定多少劑量安全的證據,但現今根本沒有足夠的研究數據吧?
那麼科學在哪裡呢?
至於說美國吃了那麼多年的這部分,但實際上美國並非所有豬牛都含有萊劑,每個人吃的量都不一樣,也沒有人去做每年醫院中因慢性病而看醫生的人中,吃了多少豬牛,是否與實用豬牛有明顯相關性,或無相關性。
科學,只有具備科學證據才叫科學。
現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當然都是單純依據「我認為」而已。
要科學,先有科學證據在說。
讚讚
你認為21年來,美國醫學界都裝聾作啞,還是水準落後台灣太遠?
讚讚
如果要反駁,不是應該找出相關的人體實驗證據?或是醫學上的證明?
所謂科學不就是證據說話嗎?
有相關研究證據就拿出資料,沒有就代表實際上有沒有害處沒有足夠證據,劑量是否安全也沒有實際的研究支持。
說科學,那就是用科學的角度說話。
沒有科學,那就是用沒有科學的角度說話。
讚讚
數據?3億多人,21年,0案例。這不是數據,是什麼?
那,你的數據呢?
不管數據不數據,科學不科學,無可爭議的事實是,美國3億多人,包括幾十萬台灣移民,都是安心地,開心地在享用美牛美豬,而台灣的2千萬人卻因為有心人士製造的恐怖而嚇得寢食難安。
讚讚
美國與台灣生活環境相同?飲食習慣相同?不可拿美國的數據套用在台灣上,應該要有國人對萊劑的參考容許值的論文出爐,況且0案例真的是沒有嗎 ?還是沒有人專們研究這主題?我覺得是操之過急,不要拿國人健康做實驗。
讚讚
又來了一個假設論達人。美國有一百萬台灣移民,吃了21年,案例在哪裡?事實勝過假設。不要老是拿假設來這裡丟人現眼。
讚讚
1. 所以歐盟,俄中等100多國都是政治問題?
2. 鐵氟龍呢?用多少年的鍋突然說有害?之前美國科學家都說沒事?有疑慮的東西跟大家不吃不行?為何銷大陸的美肉可以契作不用萊劑,出台灣的卻不行?多年後若證明有問題,筆者負責嗎?或是反正也不能證明是筆者害的?
讚讚
典型的《將來論》恐怖散播者。將來飛機掉在你頭上,也要我負責嗎?
讚讚
很贊同林教授的意見,日本進口美國萊豬已有15年,據說近年進口數量越來越多,而2010年日人的壽命,男性平均壽命為80.75歲,女性平均壽命為86.99歲;2017年男性平均壽命為81.09歳,女性平均壽命為87.26歳;2019年男性平均壽命為81.41歲,女性平均壽命為87.45歲.連續3年排名全球第3.這也是表示食用萊豬對人體健康是安全的?請教授指教.
讚讚
謝謝您的鼓勵。壽命長短是有很多因素,所以日本的情況是可以作為參考,但不能畫上等號。可以確定的是,所有食用《萊牛萊豬》的國家,不論是美國的21年,或是日本的15年,都沒有出現不良事件。所以,《萊牛萊豬》有毒的聲稱是毫無事實依據。
讚讚
請林教授評論中視的報導,多謝! 中視特派員至美國~揭開萊豬內幕~深度報導,關心食安必看!
讚讚
這個混蛋影片我兩個月前就看過了。它是迎合台灣民眾被誤導而產生的恐慌所做的報導,講的全是萊克多巴胺對豬的影響。它有說使用萊克多巴胺21年來全世界有任何人出現不良事件嗎?它有說使用萊克多巴胺21年來有任何美國人(包括醫生和政客)曾經說過美牛美豬有害人體健康嗎?
讚讚
今日在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醫學院博士生談美豬美牛爭議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415320
弟本想將教授的文張貼上去,但無法貼上,請教授指教,或也請投稿給讀者釋疑,多謝!
讚讚
https://professorlin.com/2020/11/26/%e8%a3%bd%e9%80%a0%e9%a3%9f%e5%ae%89%e6%81%90%e6%85%8c%e7%9a%84%e4%b8%ad%e8%a6%96%e6%96%b0%e8%81%9e/
讚讚
引用通告: 製造食安恐慌的中視新聞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製造食安恐慌的中視新聞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萊豬萊牛,萊萊萊,萊探狗 | 科學的養生保健
朋友是醫師,提供此與自閉症可能有關的論文,請您評論~謝謝~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738885/
讚讚
這是懷孕時母親吃了terbutaline的研究,跟萊克多巴胺毫不相干。
讚讚
beta 2 receptor agonist是藥物類別的廣稱,不限於terbutaline, 萊克多巴胺應該也算~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10105/6.htm
讚讚
同類別的藥可以有非常不同的藥理。何況沒有人會直接吃萊克多巴胺。
讚讚
引用通告: 蘇偉碩要救美國 | 科學的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