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Franky在2020-3-12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
想請問您對於迷幻蘑菇或是LSD這種超強迷幻藥物有浴療心理疾病的看法,因為有許多的文章都會寫到相關訊息,甚至在國外還有專門提供您迷幻蘑菇的身心營,看了許多人對那個營的看法都是說結束以後心情很平靜很像大腦被重新開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所以想問看看醫生的看法,感謝您

LSD的全名是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翻譯成《麥角二乙胺》,在台灣是俗稱《搖腳丸》。在美國它是和海洛因一起同屬於⼀級管制藥物,而⼀級管制藥物的定義是:目前沒有被接受的醫療用途,並且極有可能被濫用的藥物。在台灣它是屬於《第⼆級毒品》,而使用者是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關於讀者所問的《LSD用於治療心理疾病》,有兩極的看法。在林杰樑醫師創設的《綠十字健康網》有一篇搖腳丸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LSD)的毒害,其中有這麼幾句話:「在1950年代,LSD曾被使用在酒癮,精神耗弱症,孩童的自閉症,社會行為異常及絕症末期病人的疼痛的治療。然而後繼的研究顯示,並無實際的證據來支持它的療效。而服藥時病人常併有抽搐, 焦慮及憂鬱狀態:或急性妄想,恐懼反應。甚至在停止不服藥後,仍會有幻覺出現。雖然LSD直接造成死亡的病例少見,但間接因迷幻作用而車禍及意外事件死亡者卻不少見。」
上面那篇文章沒有註明發表日期,也沒有提供參考資料,所以無法得知它所提的臨床實驗是在多久以前做的。但事實上LSD之用於治療心理疾病的臨床試驗並非像它所說的走投無路,而是至今一直都還在進行。例如在今年就有一篇回顧性的論文,標題是Therapeutic Use of LSD in Psychiatr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LSD在精神病學中的治療用途: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的系統評價),而它的結論裡有這麼一句話:「LSD被揭示為精神病學的潛在治療劑; 迄今為止,使用LSD治療酒精中毒的證據最充分。」
在美國的臨床試驗註冊網站上也有一項在2019年註冊的臨床試驗,標題是LSD Therapy for Persons Suffering From Major Depression (LAD)(針對重度抑鬱症患者的LSD治療(LAD)。
在加州有一個非牟利的民間組織叫做Multidisciplinary Association for Psychedelic Studies(多學科迷幻藥研究協會)。它的宗旨是《開發醫學,法律和文化環境,使人們從迷幻藥和大麻的謹慎使用中受益》。它網站上的一篇文章LSD-Assisted Psychotherapy(LSD輔助的心理治療)說:「我們完成了對12個受試者的2期試驗研究,發現在兩次LSD輔助的心理治療之後,焦慮的減輕呈積極趨勢。 研究結果還表明,可以在這些受試者中安全地實施LSD輔助的心理治療,並有理由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在澳洲有一個非牟利的民間組織叫做Alcohol and Drug Foundation(酒精和藥物基金會)。它的宗旨是《預防和減少酒精和其他藥物在澳洲造成的傷害》。它網站上的一篇文章LSD as a therapeutic treatment(LSD作為治療方法)說:「雖然我們看到LSD輔助療法取得了積極進展,但要想真正了解其對大腦的影響,對它的潛在治療益處的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上面所提的臨床試驗報告和兩家民間組織的資訊,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LSD之用於心理疾病治療的實驗,一直都有在進行,而且也有取得一些進展。但很不幸的是,儘管只是在實驗階段,儘管只是取得一些小進展,LSD卻已經在美國和台灣被說成是可以《增進工作表現》、《增進注意力》、《提升創作力》、《提升大腦功能》等等,完全不顧它極其危險的本質。請看我的下一篇文章LSD不是毒品,是增進工作表現的私房秘方?。
台灣買得到LSD?
讚Liked by 1 person
就我看過的資料,是有人在用,但不會明說。
讚讚
引用通告: LSD不是毒品,是增進工作表現的私房秘方? | 科學的養生保健
謝謝林教授分析,如同瘦肉精一樣,drug到底要翻譯成“藥物”還是“毒品”也是常常為政治服務的
讚讚
Drug被說成既是藥,又是毒品,的確是很不幸。不過,由於Drug遠遠不及瘦肉精“性感”,所以它的政治服務功效,也就遠遠不及瘦肉精。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