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正文之前請容我做個宣布。我的韓裔日籍好友Dr. Lee(電腦工程博士)將我的文章翻譯成日文,又根據我文章裡所提供的參考資料製作了許多教材圖片,最後他自己還現身說法,以影集的形式在YouTube上播放。第一集是有關椰子油,已經播放。第二集是有關茶葉,正在製作中。請大家在YouTube影片下面點擊贊拇指,幫我謝謝他。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我在2019-12-4發表上半身重訓導致血管硬化?,回答讀者Shaun的提問。三天後他在這篇文章的回應欄裡又提問:感恩林教授的指導。敝人又有兩個問題請教。第一個是重訓會增加正腎上腺素的分泌。正腎上腺素會使血管容易硬化嗎?第二個是重訓本身對心肺功能一點幫助都沒有嗎?謝謝您!!
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是的,過去的研究有發現重訓會增加正腎上腺素的分泌,而正腎上腺素是會使血管容易硬化。但是,就如我在上半身重訓導致血管硬化?所講的,重訓雖然可能會導致血管硬化,但這似乎並沒有影響到血管功能。再加上整體而言,重訓對健康的好處“肯定”是大於壞處,所以實在沒有必要擔心重訓“可能” 會導致血管硬化。
如果還不放心的話,那我就再提供一篇去年發表的論文Effect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on arterial compliance and plasma endothelin-1 levels in healthy men(阻力訓練對健康男性動脈順應性和血漿內皮素-1水平的影響)。我把其中一句話翻譯如下:
建議將阻力運動作為有氧訓練運動療法的補充運動療法,並為老年人群帶來許多好處,包括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綜合徵,骨質疏鬆和肌少症。
好,現在可以來談第二個問題。為了節省篇幅,我就只借用一篇今年一月發表的論文,它的標題是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aerobic, resistance, and combined training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比較有氧,阻力和綜合訓練對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作用:一項隨機對照試驗)。
這項研究的調查對象是69位平均年齡58歲的人,而他們具有較高的心臟病風險,例如超重,高血壓,和不運動。他們被分為四組:第一組是不運動的對照組,共17人;第二組做有氧運動(跑步機或室內腳踏車),共17人;第三組做阻力運動,共17人;第四組則是做有氧和阻力混合,共18人。所有做運動的人每週運動三次,每次一小時,共八週。混合組的人每次做有氧運動和阻力運動各30分鐘。
結果,有氧運動組的有氧健身能力增幅最大,也是唯一體重(降低2.2磅)和脂肪量(降低2.0磅)有顯著下降的組。阻力運動組的人則下半身力量顯著增加,腰圍略有縮小。混合組的人則出現綜合現象,即有氧健身能力增強,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力量也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混合組是唯一有呈現心臟病風險下降的現象(血壓及膽固醇下降)。
當然,這項臨床試驗的人數有限,又是原本不運動的人,而不同組間數據上的差別也不是很大,再加上實驗只進行了八週,所以實在還無法拿它來做為一般人運動的指標。但是,就我個人40多年來的觀察(只是觀察)及親身經驗,我深刻地相信,混合型運動是對健康最好的。重訓當然是比完全不運動好,但是它對心肺功能的幫助肯定是比不上有氧運動或混合型運動。
感恩林教授的指導
讚讚
因為它裡面好像沒有提到強度的問題,在某些高強度的重訓動作來說,例如深蹲或是硬舉,多次數多組數休息時間短,是不是對心肺也是會有很大的幫助呢?
讚讚
重訓是否有助心肺,一直有爭議。尤其是討厭跑步的人更是喜歡強調有。但是,就我親眼所見,我敢說大多數只做重訓的人無法在跑步機上撐上兩分鐘。而由於心肺功能的鑑定都是用跑步機或腳踏車來做的,所以我真的很懷疑只做重訓的人能拿到高分。
讚讚
謝謝教授的回覆,那另外想請問對心肺功能的好處是取決於心跳速率的維持嗎?
讚讚
是的
讚讚
請問教授有氧運動只有看時間距離不能算嗎?假設我今天跑步30分鐘只跑了4公里跟跑步18分鐘但是跑了5公里,跑步30分鐘的會比跑步18分鐘的健康嗎?
讚讚
18分鐘跑5公里是比30分鐘跑4公里來得困難。只要你的身體受得了,又得到充分休息,前者是比後者好。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