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Jeff 昨天(2019-11-17)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
林教授你好:這是來自香港的提問。相信你近日也有留意香港的局勢。由於香港警方使用催淚煙後在街上產生了大量二噁英。香港的化學專家已警告二噁英對人體的禍害。我有兩個小朋友,現在很害怕他們會吸入太多二噁英。遍查網上各種資料,似乎都沒有辦法對二噁英作降解,唯獨在一些文章中有提及小球藻的功效。聲稱可以排出二噁英。更言之鑿鑿引德國科學家之研究,而有關研究發表在《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上。很想林教授指出有關研究是否真實?我一直都覺得營養補充劑沒用,也明白很多是商品的廣告。但今次很希望這次是例外,因我們香港人都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萬謝!
首先,對於香港同胞的處境,我一直是感同身受,但卻無能為力,所以一看到這個提問就覺得有必要儘快回覆。事實上,我這個網站在反送中之前每日原本有將近一千個來自香港的點擊,但現在卻只剩下一百左右。
「二噁英」對台灣民眾而言可能比較陌生,但如果把它說成「戴奥辛」(dioxin),大多數人就應當會恍然大悟。「戴奧辛」指的是一群多達 210 種化合物的總稱,包括 75 種多氯聯苯戴奧辛(PCDDs)與 135 種多氯二聯苯呋喃(PCDFs)。這兩類化學物質雖然結構相似,但隨著氯的數量跟位置不同,毒性會有所不同。其中, 2,3,7,8-四氯雙苯環戴奧辛(TCDD)是目前已知人類所能製造出來最毒的東西,而也因此它被稱為「世紀之毒」。
戴奥辛並不是催淚彈特有的成分,而是很多物質燃燒後的產物,例如燃燒垃圾,木材,稻草,紙錢,塑膠,輪胎等等,都會產生戴奥辛。我曾在2018-4-8發表金紙銀紙,弊俗當止,勸告大家要停止燃燒紙錢的弊俗,而事實上一篇2009年發表的研究已證實燃燒紙錢及燒香拜拜都會產生戴奥辛。請看Characteristics of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Dibenzofuran from Joss Paper Burned in Taiwanese Temples。
那既然戴奥辛是台灣民眾常常在製造及釋放的東西,為什麼它會在近日成為香港的頭條新聞?那是因為一名香港記者近日被確診患上「氯痤瘡」(皮膚長出凹凹凸凸、既痛又癢,會化膿的瘡),而「氯痤瘡」是目前唯一可確認人體積存高濃度戴奥辛的表徵。所以,香港媒體就大量報導該記者是因為吸入催淚彈所釋放的戴奥辛而中毒,而香港民眾也因此而感到恐慌。(註釋:《立場新聞》記者陳裕匡日前在Facebook上表示,醫生證實他患了由類二噁英引致的氯痤瘡,但後來陳裕匡指該醫生為中醫師,所以是否為「確診」尚需更多醫學證據,而他也因此將「確診」改成「疑似」。)
讀者Jeff所提到的研究,是一篇2007年發表在《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的論文,標題是Chlorella (Chlorella pyrenoidosa) Supplementation Decreases Dioxin and Increases Immunoglobulin A Concentrations in Breast Milk。但是,這項研究的科學家不是德國人,而是日本人。
這項研究將35名懷孕婦女分成兩組,一組18人有吃小球藻補充劑,另一組17人則沒吃。結果發現,整體而言,吃小球藻補充劑那一組的乳汁裡含有較低量的戴奧辛,但是血液裡則無差別。也就是說,小球藻補充劑就只是降低乳汁裡戴奧辛的濃度。可是呢,廠商卻對外宣稱他們的小球藻補充劑能「減少體內致癌物二惡英」(請看人民網),而香港的《太飽喇》網站還在今天(2019-11-18)發表防催淚彈污染物積存體內 小球藻幫助排出二噁英。這種誇大不實的報導實在是非常要不得。(附註:這篇《太飽喇》的文章有提到德國人Frank Liebke說小球藻能排毒,但實際上公共醫學圖書館裡根本就查不到這個名字)
所以,很抱歉,讀者Jeff 所希望看到的「例外」,證據其實是非常薄弱。但是,我希望香港同胞能夠思考兩件事,第一,長久以來一般老百姓一直都在製造和釋放戴奧辛(如燒香和燃燒紙錢),第二,日本研究裡那35名受測試的婦女身體裡都有戴奧辛。這就表示,儘管我們要盡可能地避開戴奧辛,但是,過度恐慌卻是沒有必要的。我也希望企業界,商家們不要趁火打劫,發一筆沒良心的災難財。
捕風捉影、趁火打劫,真是喪盡良心了…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