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黃小姐在2019-11-5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有關兒童性早熟的問題。由於內容很長,我把它簡化如下:
在媽媽群組裡有人說不能喝羊奶,會導致性早熟,引發我的恐慌。因女兒一歲三個月後,已經喝了半年的配方羊奶。後來有幾個媽媽附和,並且建議有疑慮的媽媽加入一個臉書社團「妹仔性早熟」了解相關資訊。加入社團以後發現各種不能吃會導致性早熟的食物,除了羊奶、還有豆漿、豆腐、韭菜、乳酪、炸物等,甚至是家禽類要完全禁止不能讓小孩吃到,這些都是平常很容易給小孩吃的食物。裡面提及的原因是會刺激雌激素。希望透過教授的專業,幫我們釐清觀念。另外裡面有家長提到另外一個因素是環境荷爾蒙造成性早熟,例如塑化劑,這個我個人認為是比較合理的。真心謝謝您出版的書,幫助我破除許多似是而非的觀念!
性早熟通常指的是女孩在8歲以前,男孩在9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例如陰毛)。儘管我們常常聽到或看到媒體報導近年來性成熟有提前的趨勢,但是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可以支持此一說法。要知道,食物或其他環境因素是否會造成性早熟的研究,是非常困難,也非常複雜。再加上這方面的研究並沒有很高的迫切性或重要性(不像癌症或糖尿病),所以研究經費的來源就非常有限。而也就因為這樣,坊間所流傳的種種資訊往往是基於個人意見,猜測,推理,吹噓,製造恐懼,等等。
根據一篇2014年發表的論文(What is in our environment that effects puberty?),醫學界的共識是,在男孩子方面,性成熟並沒有提前的趨勢,而在女孩子方面,乳房的發育似乎有提前的趨勢,但初次月經則無。
有關羊奶會造成性早熟的說法,我找不到任何相關醫學文獻。所以,此一說法應當是謠言或以訛傳訛。不過,在2011年有一篇論文認為牛奶的攝取與初次月經的提早發生似乎有些許關係。請看Milk Intake and Total Dairy Consumption: Associations with Early Menarche in NHANES 1999-2004。但是,請注意,這篇論文完全沒有提到雌激素,而事實上乳牛被注射雌激素也只不過就是一個廣為流傳的謠言。
至於豆漿或豆腐,有一篇2012年發表的論文認為豆奶的攝取與初次月經的提早發生似乎有些許關係。請看Early life soy exposure and age at menarche。它也特別提到,這可能跟黃豆所含的異黃酮有關,但還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
比起牛奶跟黃豆,塑化劑會影響性早熟的證據就顯得堅強許多,而我也曾發表過三篇相關文章:
讀者如想進一步了解相關科學證據,可以參考這兩篇論文:
2015年:Association of PAEs with Precocious Puberty in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017年:The Effect of Bisphenol A on Puberty: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Medical Literature
至於什麼韭菜、乳酪、炸物,家禽類,都是沒有任何科學根據。
很實用 感謝大神持續分享/更新實用且中立的醫學知識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