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個網站已經發表了大約50篇有關維他命D的文章。這些文章所涵蓋的範圍很廣,但卻是零星散佈在整個網站的600多篇文章裡。所以,一心出版社現正籌劃將這50篇左右的文章收集成冊,期能將維他命D的來龍去脈做一最完整的呈現。而為了能達到此一目標,我會在接下來的幾個禮拜裡補發7篇相關文章,從而使得這本書有頭有尾。下面就是其中的第二篇。
我在前一篇文章裡有說,在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期,一批科學家陸陸續續發現食物中含有一些維持生命所必需的微量營養素。請看維他命:定義,發現,種類。
這些科學家除了在實驗室努力尋找這些營養素的化學真相之外,也在文獻上極力爭取給這些營養素定名的機會。畢竟,一旦定名成功,自己也就可以青史留名,萬古流芳。所以,可想而知,這個過程肯定不會是兄友弟恭,而是互不相讓。但不管如何,讓人感到掃興的是,最後並沒有出現一位獨一無二的金牌得主,而是由三位科學家共同勝出。他們分別是:
Casimir Funk(原名Kazimierz Funk):他當時是在英國從事生化研究的波蘭人。在1912年他發表了一篇極具關鍵性的論文The etiology of the deficiency diseases(缺乏性疾病的病因)。他說,有一些疾病,例如腳氣病(Beri-Beri),壞血病(Scurvy),糙皮病(Pellagra),以及佝僂病(Rickets)是屬於缺乏性疾病(Deficiency Diseases),而它們是可以用一些特定的有機物質來預防及治療。由於這些物質攸關生命(vita),而根據他的研究,這些物質是屬於胺類(amine),所以他建議將此類物質統稱為Vitamine。至於個別的物質,他就根據它們的相關疾病而稱之為Beri-Beri Vitamine(現在叫做Vitamin B1),Scurvy Vitamine(現在叫做Vitamin C),以及其他尚未有疾病關聯性的XXX Vitamine。
Elmer Verner McCollum:此人可以說是有史以來維他命研究領域裡最重要的人物(至少是其中之一)。他先是在威斯康辛大學當教授做研究,後來轉到約翰霍普金斯繼續從事教學及研究。在許多文獻裡他被冠予維他命A及維他命D雙項發現者的頭銜。他對Funk所提的命名法極力反對,可以說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在他和他的研究生Cornella Kennedy在1916年所發表的The dietary factors operat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polynuritis論文裡他說,vita(生命)這個字除了過度強調此類物質的重要性之外,也顯得過度浮華,不符合科學研究應當遵守的的保守特質。他又說,根據當時大多數人所做的研究,沒有證據顯示此類物質是amine(胺)。所以他建議要停止使用Vitamine這個詞,而改用Fat-soluble A(現在叫做Vitamin A)及Water-soluble B(現在叫做Vitamin B1)的命名法。他進一步解釋說,Fat-soluble(脂溶性)及Water-soluble(水溶性)是當時唯一可以區分此類物質的特性,而英文字母的使用可以讓未來新發現的此類物質繼續加入家族行列。
Jack Cecil Drummond:他是英國的生化學家,在研究領域裡成就平平,但卻有很好的社交及整合能力。他為了要解決Funk及McCollum之間的爭議,提出了一個折中辦法。他在1920年發表的The nomenclature of the so-called accessory food factors (vitamins)裡建議將Vitamine具有化學特性的「胺」字尾(-ine)改成中性的「素」字尾(-in)。如此,Vitamine就改成Vitamin。然後,他採用McCollum的建議,在Vitamin之後用英文字母來表示不同維他命的發現順序。如此,這類物質就叫做Vitamin A、B、C等等。所以說,Vitamin這個字不但是兼顧到Funk及McCollum兩個人原先的命名法,而且也是比Vitamine來得精確,又比Fat-soluble 或Water-soluble來得容易上口。
Vitamin這個字在當時很快就被大多數學者接受。就連原先極力反對用Vitamine這個字的McCollum也在兩年後的論文裡(1922)採用了Vitamin。可是,Funk就比較頑固。他一直到1926年發表的論文裡,都還是繼續用Vitamine這個字。而一直要到1936年在他發表的一本書裡,他才首度使用Vitamin這個字。
有關Casimir Funk的生平,百科全書網站Encyclopedia.com的文章裡有一段很重要的敘述(翻譯):
Funk的發現引起一陣維他命熱潮,但是很多人卻忽略了Funk的觀察,即只需要少量的維他命就可維持健康。 營養補充劑被說成是可以治療疾病,而維他命製造商聲稱合成的維他命可以增進能量和健康。 消費者開始攝取大量的維他命,儘管少量的維他命就已足夠,而過多的維他命,如A和D,反而是對身體有毒。
參考資料:
Vitamine—vitamin. The early years of discovery
Casimer Funk, nonconformist nomenclature, and networks surrounding the discovery of vitamins
在前篇:
https://professorlin.com/2019/09/05/維他命:定義,發現,種類/
中教授提及 “我會在接下來的幾個禮拜裡補發7篇相關文章,從而使得這本書有頭有尾",但好像搜尋不到剩下的五篇。請問那五篇有在這裡發表過嗎?謝謝!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