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5,一位大學同學傳來短訊:以您之專業(微生物學博士、分子生物學→→→→→→),非洲豬瘟疫苗多久有譜?
稍早(11月底,12月初)讀者Andy也在臉書上跟我討論非洲豬瘟的防疫問題。
最近幾天(12月中),每天都會看到新聞報導,台灣是如何緊張,如何在加強非洲豬瘟的防疫。
的確,是需要緊張,而且必須是全球性的緊張。
縱然是把非洲豬瘟說成是會造成全球經濟大蕭條,也一點都不為過。
想想看,沒有豬的世界會是怎樣?
至少,會害得我們韓市長再也無法享受高雄滷肉飯了吧….
那,既然是如此嚴重,世界上又不乏 IQ160+ 的科學家,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非洲豬瘟疫苗?
簡單的答案是,非洲豬瘟病毒的IQ是1600+。
複雜的答案是,……
先來看一份2018-10-15美國農業部發布的通知。它說,美國農業部有意要發給Zoetis公司獨家權利來開發非洲豬瘟疫苗,而如果有人對此有意見,需要在2018-11-14之前通知美國農業部。
Zoetis公司的前身是輝瑞公司的動物藥部門,所以它在動物藥的研發方面,可以說是經驗老道,而這應該是為什麼它會被美國農業部選中的原因吧。
美國(由農業部代表)與康涅狄克大學共同擁有兩個非洲豬瘟疫苗的美國專利。這兩個專利分別是2016-12-27獲頒的Attenuated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vaccine based in the deletion of MGF genes以及2017-11-7獲頒的Rationally developed african swine fever attenuated virus strain protects against challenge with parental virus georgia 2007 isolate。
所以,美國農業部現在是希望Zoetis公司能將這兩個專利開發成商業產品。Zoetis公司回應,如果能獲得授權,將會有助於非洲豬瘟疫苗的開發,只不過,這將會是一條漫長的路。
漫長的路!
連這麼大,這麼有經驗的公司都如此沒信心,是不是很令人喪氣?
我們再來看一篇2017年發表在Veterinary Microbiology的綜述論文。它的標題是Challenges for African swine fever vaccine development-“…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非洲豬瘟疫苗開發的挑戰 – “……也許是開始的結束。”)。
蝦米!開始的結束?
別怕,還好不是結束的開始。
開始的結束,意思就是,已經走完第一步,可以踏出第二步了。
但是,這只是perhaps(也許)。也就是說,還不能確定是不是真的走完第一步了。
縱然是真的走完第一步,也還是不知道到底還需要走多少步。
這篇論文是鉅細靡遺地闡述了為什麼非洲豬瘟疫苗的開發會如此困難。但是,由於它的內容有非常多難以翻譯或解釋的專業名詞,所以,我就勉為其難地把它簡化如下:
目前已經知道的是:
- 滅活(死)的病毒是無法誘發有效的免疫。
- 必須是活的,或削弱毒性的病毒,才能誘發有效的免疫。
- 免疫力只對同源病毒有效。
「同源」的意思就是,被A病毒株感染的豬,只對A病毒株有免疫力。也就是說,非洲豬瘟病毒所誘發的免疫力,缺乏「交叉保護力」。
「病毒株」的意思就是,同種但卻不完全相同的病毒。
假設地球上存在26個(A到Z)非洲豬瘟病毒株,那,接種A病毒株疫苗的豬還是有可能會被其他25個病毒株感染。
目前已知的非洲豬瘟病毒「基因型」有23個,「血清型」則有8個(現在在中國肆虐的非洲豬瘟病毒是屬於第二基因型及第八血清型)。
所以,非洲豬瘟疫苗的研發,必須要能克服此一困難(即,缺乏「交叉保護力」),才有望成功。但是,目前還沒有找到任何可以誘發廣泛(>50%?)「交叉保護力」的抗原。
其他的困難還有(1)病毒體極其複雜,(2)病毒蛋白種類繁多(>70種),以及(3)許多這些病毒蛋白會抑制宿主的免疫系統,從而促進病毒的複製和持久性。
還有,由於一個在1963年研發出的減毒非洲豬瘟疫苗曾導致災難性的後果,未來的非洲豬瘟疫苗研發更是需要步步為營,小心翼翼,才能避免重蹈覆轍。(請看非洲豬瘟疫苗,災難性後果)
總之,誰也不敢說,什麼時候能製造出一個有實際效益的非洲豬瘟疫苗。所以,就目前而言,應付非洲豬瘟的辦法也只有兩條:(1)在已發生國家,立即撲殺,(2)在未發生國家,加強防疫。
很抱歉,沒能帶給大家好消息。
哼個小曲解解悶吧:
非洲豬瘟,非洲豬瘟,我來問,
一帶一路,一帶一路,是誰把你帶進中國大陸?
引用通告: 非洲豬瘟疫苗,災難性後果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非洲豬瘟病毒會從人的糞便傳播嗎 | 科學的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