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7-23有位讀者Andy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寄來這個電郵:

教授您好 : 
我最近看到了一些關於Intermittent Fasting的資訊 
例如https://www.health.harvard.edu/blog/intermittent-fasting-surprising-update-2018062914156
自己google了一下感覺好像大部分是正面看法
然而我媽媽有輕微糖尿病所以加上關鍵字搜尋之後居然看到這一篇
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21864.php
現在有點搞不清楚誰說的是對的 想請問一下您的看法

Fat-Women

首先,Intermittent Fasting是翻譯成間歇性禁食或斷食,是一種新興的減肥方法。但是,到底要怎麼做才算是「間歇」,則莫衷是一。而這個不確定性可能就關係到它是否有效,以及它是否有益(或有害)。

電郵裡的第一個網路連結所打開的是一篇2018-6-29發表在哈佛大學網站的文章,標題是Intermittent Fasting: Surprising update。這篇文章基本上是正面看待這個減肥方法,但是它也提出一些警告。

電郵裡的第二個網路連結所打開的是一篇2018-5-20發表在Medical News Today的文章,標題是 Type 2 diabetes: Intermittent fasting may raise risk。

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講,間歇性禁食可能會引發二型糖尿病,而它所根據的是一個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正式發表的研究。

這個研究是非正式地發表在一個學術會議上,而它的實驗對象是沒有肥胖問題的老鼠。所以,它的結論是否適用於採用間歇性禁食來減肥的人,是值得商榷的。

但是不管如何,由於所謂的「間歇」,可能是一天數小時或一個禮拜數天,也可能是完全不吃或只是少吃,所以,它對身體的影響可能是有益,也可能是有害。目前醫學界並無定論。

我個人一向不相信任何極端或激進的減肥方法,例如,叫人家要大吃肥肉或叫人家一下子什麼都不吃。我唯一相信的就是最簡單的數學公式 ——「進<出」—— 攝入的卡洛里必須是小於用掉的。還有,這個「小於」必須是溫和的。如此才能避免傷害身體,也才能持之以恆。

有位王教授就是採行溫和的間歇性禁食而得到不錯的效果(請看間歇性禁食)。這個方法叫做16:8,也就是每天禁食16小時,而只在特定的8小時內進食。例如,每天只在早上11點和下午7點各吃一餐,而在兩餐之間只吃些水果。當然,與此同時,運動也是必需的,否則,光是減重也不見得就是健康。至於這兩餐要吃多少,原則上是以不飽也不餓來做判斷。還有,根據這位王教授,要到第三個禮拜,減重的效果才會出現。所以,一定要有耐心。如果到了第四個禮拜還是沒有效果,那可能就要再少吃一點或多運動一點。

但是,不管如何,我個人認為,間不間歇,禁不禁食,其實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1)少吃一點,(2)多動一點,(3)持之以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