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一(2017-11-13)一位好友寄來一篇文章,希望聽聽我的意見。

他是付費訂閱一本專做財經分析的電子雜誌The Stansberry Digest,而這篇文章就是他在兩天前收到的最新出品。

文章的標題是Breaking the Alzheimer’s Curse(破解阿茲海默的魔咒),而其內容是在介紹一個阿茲海默症的新藥給讀者(投資人)。

註:財經雜誌Fortune也在三個禮拜前(2017-10-24)發表Could a New Immunotherapy Medical Approach Break the Alzheimer’s Drug Curse?(一種新的免疫療法能破解阿茲海默藥物的魔咒嗎?)

所以,這位好友之所以希望聽我的意見,一方面可能是想獲取科學新知,另一方面應該是想做為投資的參考。

但是,投資只能在私下談。在這個網站,我只談科學。所以,接下來我所要講的,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

maxresdefault (2)圖片來源

其實,這篇文章的前言裡已經有表明,它並非原作,而只是一個更新版。

原作是發表於去年10月,而它的主要目的是,藉由分析一篇剛發表的臨床研究報告(發表於2016-9-1),來慫恿投資。

該研究報告是發表在頂尖的科學期刊Nature,而標題是The antibody aducanumab reduces Aβ plaques in Alzheimer’s disease。(抗體aducanumab減少阿茲海默病的Aβ斑塊)

該臨床研究屬於第一期,而其結果表明,學名為aducanumab的抗體,能有效清除病患腦中的斑塊,同時也能改善病患的認知功能。

由於這樣的療效遠遠好過預期,研發該抗體的公司決定跳過二期臨床試驗。

目前正在進行的第三期臨床試驗,預計將在2019年完成。

由於還在進行中的臨床試驗,需要保密,所以,目前對於此一抗體療效的認知,也就完全局限於對那篇發表於2016年的報告的解讀。

但是,讀者需要注意,阿茲海默的病理是極端複雜。因此,新藥的研發,難免會顧此失彼。

Aducanumab是專為清除Aβ斑塊而研發的。但是,有些阿茲海默症的專家,認為此病的元兇並非Aβ斑塊,而是tau蛋白,或其他分子。

事實上,在Aducanumab出現之前,已經有好幾個針對Aβ斑塊的抗體進行過臨床試驗,但它們最終都是以失敗收場。

關於此點,讀者如想了解詳情,可以參考一篇三個月前才剛發表的的綜述論文:Lessons from Anti-Amyloid-β Immunotherapies in Alzheimer Disease: Aiming at a Moving Target(從阿茲海默症抗澱粉樣蛋白-β免疫治療的教訓:瞄準一個移動目標)。

所以,好友收到的那篇文章,只是告訴投資人光鮮亮麗的一面。殊不知,前仆後繼,已經有多少先民犧牲(新藥研發血本無歸)。而,又有誰敢說,Aducanumab就不會重蹈覆轍?

也實在是巧合,就在好友寄來那篇文章的同一天,世界首富比爾蓋茲宣布個人(不是他的基金會)捐出一億美金,來幫助阿茲海默症的研究。

那,這個動作代表著什麼意義呢?

如果Aducanumab真的如好友的那篇文章所說,能破解阿茲海默的魔咒,那,聰明如比爾蓋茲者,還會做這樣的宣布嗎?

不管如何,不論是學術界或生技業,都大量投入阿茲海默新藥的研發。(請看Drug candidates in clinical trial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但願,由於他們的努力,真的會有這麼一天,阿茲海默的魔咒能被破解。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