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收到一個電郵,它的標題是:央视曝光,家里有LED灯的都看看

打開裡面附上的連結後,看到一個視頻。那是大陸央視在今年3月15日播放的一個節目,由一位女主持人訪問兩位LED燈測試員。

在他們身前的桌上有兩盞亮著的LED燈。就燈光而言,這兩盞燈看不出有什麼不同。但是,當測試員用儀器測試,就立刻可以看出其中一盞會閃,而另一盞不會閃。

主持人跟測試員說,一般人不可能帶著笨重的儀器來選購LED燈,所以是不是有其他比較可行的辦法。因此,測試員就示範了用手機的照相功能來區分會閃跟不會閃的LED燈。

經過了這樣的測試和示範之後,主持人給觀眾的忠告是:LED灯照明效果好,有利于保护孩子的眼睛,但是有的LED灯带有严重的频闪,长期在这种灯光下会造成视觉疲劳,甚至头痛。

0

看完這個視頻後,我稍作搜索,立刻看到一大堆相關的文章,而其中不乏超級誇大,把頻閃的LED燈說成是會如何如何危害健康,等等。

可是呢,LED燈「頻閃」真的是會危害健康嗎?

這個問題需要分成兩部分來討論。一部分是有關「頻閃」,另一部分是有關「危害健康」。

LED燈之所以會閃爍,是因為一般家庭的電源是交流電,而不是直流電。所以,當電流是正向時,LED燈就打開(亮),而當電流是負向時,LED燈就關掉(暗)。

交流電的正負交換頻率通常是50或60赫茲,也就是說,電流是以每秒50或60次的頻率進行正負交換。所以,LED燈的閃爍頻率也就是每秒50或60次。

這樣的閃爍頻率,尤其是每秒60次,是我們的肉眼很難察覺到的。但是,為了要讓眼睛更難察覺到閃爍,比較好的LED燈會用變電器來增加其閃爍頻率。頻率越高,就越難讓我們察覺出閃爍。也就是說,閃爍頻率越高(頻閃)的LED燈,品質就越好。(如果每秒閃爍1次,你一定會很難受。但是,如果每秒閃爍100次,你一定毫無感覺。)

像央視節目裡那盞“會閃” 的LED燈,就是因為閃爍頻率還不夠高,所以能被手機測出其閃爍。而那盞“不閃”的LED燈,就是因為閃爍頻率夠高,所以連手機都無法測出其閃爍(超出手機的解析能力)。

由此可知,央視節目裡說的「有的LED灯带有严重的频闪,长期在这种灯光下会造成视觉疲劳,甚至头痛」,實在是烏龍一場。

但儘管烏龍,就「危害健康」而言,「頭痛」這個說法,還算是蠻溫和,可以接受。

真正會引起無謂恐慌的,是我後來看到的那些誇大的文章。

像一個叫做「電子工程專輯」的網站,就有如是說(拷貝自原文),

频闪问题不容小视,对人体会造成多种伤害,目前已有相关的生物学及医学研究:

  • 可能会引发脑细胞损伤。有研究者称,通过观察脑电图发现,即使环境中光的频闪已快到让人无法察觉,生物体的视网膜仍然可以分辨出频率为100-160Hz,甚至高达200Hz的光并做出反应,在以猫为代表的动物实验中,100-120Hz的光已经引起了其脑部细胞灼伤,灼伤细胞属外侧膝状体组织,该组织起到控制眼球的作用。
  • 可能影响阅读及视力。有研究表明,荧光灯和CRT显示屏的亮度频闪会影响人在阅读文字时的眼球运动轨迹,另外,在一些健康检查报告中也发现,视力损伤正是由荧光灯频闪造成的。

「已有相关的生物学及医学研究」?

「有研究者称」?

真的嗎?

如果是真的,那為什麼說不出是哪個「医学研究」或哪個「研究者」?

我遍尋網路及PubMed醫學圖書館,卻怎麼樣也找不到LED頻閃會「引发脑细胞损伤或视力损伤」的研究報告。

我是有找到三篇有關LED可能會造成視力損傷的研究報告(請看參考資料)。但是,它們要探討的是,LED的光波(主要是藍光)是否會傷害視網膜。這可是與頻閃,毫不相干。(光波是一回事,頻閃是另一回事)。

而且,這三篇研究報告,都是用培養的細胞做實驗。這可是與動物,或人體實驗,相差甚遠。

所以,這篇網路文章不只是張冠李戴,而且是「看一個影,生一個子」。

總之,央視節目所說的「LED頻閃會造成視覺疲勞,甚至頭痛」,是因為誤解「頻閃」而所犯的錯。然而「電子工程專輯」所說的「对人体会造成多种伤害」,則是毫無疑問的故意誤導。

附註:傳統燈泡和熒光燈也會因為交流電的正負交換而時開時關(閃爍)。但是因為它們在關的時候仍有「餘光」,所以,比起LED燈(沒有「餘光」),較不會被感覺到有閃爍的問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