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問我要不要補充維他命D,我都只能回答「視情況而定」。這是因為在所有維他命裡,甚至所有營養元素裡,最奇特的莫過於維他命D了。而且,它的奇怪是多方面的。
首先,維他命D根本就不是維他命。
根據許多不同版本的字典,維他命的定義是:“食物中非常小量的有機成分,用以維持生長和健康。”
也就是說,維他命是來自食物。
但是,維他命D是來自食物嗎?
在18到20世紀初期的歐洲,尤其是北歐,佝僂病(骨骼發育不良)是一個很普遍的疾病。
所以,在1919年,英國醫生梅蘭比(Edward Mellanby)就想試試,魚肝油是不是可以治療佝僂病。
梅蘭比之所以會有這個想法,是因為他得知美國的生化學家馬可倫(Elmer McCollum),才剛發現魚肝油可以治療乾眼症。而且,馬可倫還把魚肝油裡的有效元素命名為維他命A(也就是第一個被發現的維他命)。
梅蘭比的試驗是讓剛出生的小狗只吃麵包和低脂牛奶。如此,小狗就會患佝僂病。然後,他讓小狗吃魚肝油。結果,小狗的佝僂病就被治好了。所以,他發表論文說,佝僂病是因為缺乏維他命A或一個未知的因子而引起的。
那,要如何才能知道,到底是維他命A或是另一個因子呢?
為了要回答這個問題,美國的馬可倫做了另一個實驗。
他先用高溫及氧氣,來破壞魚肝油裡的維他命A,使它不再能治療乾眼症。可是,這種失去維他命A的魚肝油,卻還是可以治療佝僂病。因此,他就把這個能治療佝僂病的元素命名為維他命D(當時已經有維他命A,B,和C)。
可是,於此同時,分別在英國,奧地利,及美國有三個研究團隊都發現,患佝僂病的小孩只要曬太陽或接受紫外線照射,就會好起來。
所以,魚肝油裡的維他命D,跟陽光裡的紫外線,到底是什麼關係?
在1937年,德國的化學家溫道斯(Adolf Windaus),發現動物的皮膚裡有7-脫氫膽固醇(7-dehydrocholesterol)。而陽光裡的紫外線照射到我們的皮膚時,就會把7-脫氫膽固醇轉化成維他命D。
(註:溫道斯獲頒1928年諾貝爾化學獎。他的學生,布天南德[Adolf Butenandt],獲頒1939年諾貝爾化學獎)
所以,我們只需要每天曬個十幾分鐘的太陽,就不會缺乏維他命D。而魚肝油裡的維他命D,事實上,也一樣是源自於陽光。
也就因為維他命D是源自於陽光,而不是食物,所以,它不是維他命。
但是,維他命D是不是維他命,並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既然曬太陽就能得到充分的維他命D,那我們還需要吃維他命D補充劑嗎?
這是一個醫學界吵吵鬧鬧,吵了50年,還吵不出個結果的議題。
還有,既然維他命D不是維他命,那它到底是什麼呢?
還有,大多數動物,像貓,狗,牛等等,牠們的皮膚是被毛髮覆蓋的(陽光照射不到),那,牠們到底是怎麼獲得維他命D?
如此種種有關維他命D的問題,是非常有趣,而它們的答案,也可幫助讀者決定是否需要補充維他命D。
欲知詳情,請聽下回分解。
引用通告: 綿羊,紫外線,維他命D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雞狗牛如何攝取維他命D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維他命D是一種荷爾蒙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抗癌四大營養密碼?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維他命D抗癌,治癌?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維他命D的離奇身世 | 科學的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