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一個電郵,是哈佛大學寄來的,標題是:Blood Pressure: How low should you go?(血壓:你應走多低?)。
文章裡談到一些有關血壓的新觀念,值得介紹給讀者。
正常血壓指數,隨著年代一直向下修。在1970年代,正常的收縮壓是定位為100加上年紀(60歲人的正常收縮壓為160)。到了1980年代,正常的血壓是定位為140/85。而如今的正常指數是120/80。
血壓過高是沒有症狀的。如果有人說他可以感覺到血壓過高,那通常是錯的。
反過來,血壓過低則有明顯的症狀,包括視力模糊,頭暈,昏亂,昏倒,頭重腳輕,及四肢無力。
而也就是因為這些確實會發生的症狀,使得控制高血壓,需要格外小心。
尤其是當病人有冠狀動脈疾病時,風險更高。
這是因為,心臟的動脈(冠狀動脈),跟所有其他器官的動脈,有一個完全相反的特徵。
那就是,所有其他器官的動脈,是在心臟收縮時充血。但是,冠狀動脈,則是在心臟舒張時充血。
所以,當一個有冠狀動脈疾病的人,吃了降血壓的藥,可能會因為舒張壓過低,使得血液無法通過被斑塊堵塞的冠狀動脈,從而導致心臟病發作。
這個考量,不僅僅是理論,而是有臨床試驗證據的。請看: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6511535
所以,同時有高血壓及冠狀動脈疾病的人,除了要將收縮壓控制在140以下之外,卻也必須注意不可讓舒張壓低過70。
這篇文章最後的結論是,將重點放在控制高血壓上。這是因為,舒張壓過低的風險,遠不及高血壓,而估計全美有7千3百萬人有高血壓。更糟糕的是,其中三分之一的人,自己並不知情。
引用通告: 高血壓的外號:沉默殺手 | 科學的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