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Sadern在2022-3-8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午安:我們和小孩彼此喜歡用誇張的表情來取樂、溝通,翻白眼也是常用的表情之一。近日讀到下列立場相反的文章:個人是傾向認為翻白眼不致於造成視網膜剝離,但又無相關醫學背景及知識可以佐證。加上擔心小孩未來視力發展,想請問林教授是否對這個狀況有看法或建議呢?謝謝!」
這位讀者寄來的第一篇文章是中時新聞網在2021-8-20發表的常翻白眼真的會視網膜剝離!眼前閃光等4症狀恐失明,而有關翻白眼的一段話是:「珍世明眼科診所院長王孟祺醫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民眾常會有翻白眼的習慣,若轉動太過急速,也可能拉扯到視網膜,呼籲最好別動不動就翻白眼。」
這位讀者寄來的第二篇文章是健康雲在2017-10-26發表的翻白眼會視網膜剝離?醫打臉…這4大種人才是高危險群,而有關翻白眼的一段話是:【多數人都知道「視網膜剝離」是失明主因之一,近日有媒體報導「翻白眼」會增加視網膜剝離風險,但這種說法被眼科醫師大大打臉!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指出,翻白眼「完全不可能」造成視網膜剝離,…。】
請注意,那篇說翻白眼會網膜剝離的文章是發表於2021年,而那篇說翻白眼「完全不可能」造成視網膜剝離的文章則是發表於2017年。所以,2017年那篇文章所說的【近日有媒體報導「翻白眼」會增加視網膜剝離風險】,當然不可能是2021年那篇文章。
那,「近日有媒體報導」指的到底是什麼報導呢?我自己上網搜索,還真被我搜到。它是華視新聞在2017-10-25發表的少翻白眼! 嚴重恐視網膜剝離。
也就是說,華視新聞在2017-10-25發表少翻白眼! 嚴重恐視網膜剝離,而隔天健康雲就發表翻白眼會視網膜剝離?醫打臉…這4大種人才是高危險群。
華視新聞那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實際上是一個1分49秒的影片,而本文的插圖就是拷貝自這個影片。

在影片裡,王孟祺醫師拿著一個眼球模型做說明,他說:「翻白眼的時候眼睛這個上直肌要非常劇烈的一個收縮,那眼球往上方極度的一個旋轉,這個下方的下直肌,它要做一個放鬆。那如果這個下直肌沒有完全放鬆的時候,其實這樣太激烈的一個收縮,也有可能讓這個眼球有變形的一個機會」。接下來的影片是川普總統演講時翻白眼,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而華視新聞的播音員就說:「眼球轉動幅度太大會拉扯肌肉,也會拉扯視網膜,還可能會造成視網膜剝離。」
這個華視新聞播出後,健康雲就立刻發表「打臉」文章,它說:【陳瑩山醫師指出翻白眼「完全不可能」造成視網膜剝離】。然而,四年後,中時新聞網就又發表常翻白眼真的會視網膜剝離!。這篇文章所說的「真的」,應當是針對健康雲那篇「打臉」文章,而它是有獲得王孟祺醫師的許可,因為王醫師有把它公佈在他診所的網站以及臉書,請看王孟祺醫師-眼科最前線。
那,翻白眼真的是如王孟祺醫師所說,會造成視網膜剝離嗎?
我用eye rolling(翻白眼)及retina detachment(視網膜剝離)做搜索,搜不到有任何文章說翻白眼會造成視網膜剝離。我也查看了許多大規模醫療機構所提供的有關視網膜剝離的資訊,但還是看不到有任何一個說翻白眼是視網膜剝離的危險因子。如果您想自己查看這些資訊,請點擊下面提供的網路連結。
我想,翻白眼會造成視網膜剝離,應該只是王孟祺醫師個人的推理,而非根據實際發生的案例。至於中時新聞網那篇文章所說的「真的」,很明顯地不是真的。
感謝林教授的解惑,其實經您這麼一說我才想到,如果翻白眼容易造成視網膜剝離,川普應該早就失明了。
我相信他不是老了才會翻白眼的那種人,他應該從以前就很愛翻白眼才對,哈哈!
讚讚
問題是,那位王醫師做如此的聲稱,是有何目的。
讚讚
分享一下個人經驗
小弟已年過60,前陣子經歷一段眼球轉到某角度(右上)會出現白閃光,著實有些驚嚇
看了眼科做了些檢查(包括眼底視網膜)並無大礙
眼科醫師認為是轉動眼球時某些老化的眼內玻璃體有拉扯視網膜的現象
只要避開此引發閃光的眼球動作一段時間就會自癒
若是越發嚴重甚至出現視野缺損就有可能是視網膜剝離要接受雷射或手術治療
還好這現象慢慢就消失了….
上網一查還真的有不少人有此現象
眼科醫師也的確有人認為某些眼球運動(不知翻白眼算不算)有可能會引發玻璃體拉扯視網膜嚴重時甚至可能引起剝離
以下引用"台灣e院"
(衛生福利部 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
某眼科的Q & A
https://sp1.hso.mohw.gov.tw/doctor/Often_question/type_detail.php?q_type=%B2%B4%B7%FA%A5X%B2%7B%B0%7B%A5%FA&UrlClass=%B2%B4%AC%EC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