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21-8-19)一位好友傳來一篇當天發表在自由時報的文章,標題是綠茶多酚兒茶素群可阻絕冠狀病毒 台師大研究登國際知名期刊。我把它的重點拷貝如下:

  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科院特聘教授鄭劍廷率團隊研究發現「綠茶多酚兒茶素群」可阻絕冠狀病毒,近日成功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抗氧化物(Antioxidants)》。
  2. 「多酚兒茶素群」能抑制冠狀病毒複製、強化免疫機制及改善急性肺損傷,不僅可作為預防病毒傳播與變種的利器,同時能有效減緩新冠肺炎病徵。
  3. 建議一般民眾,目前市面已有經衛福部食藥署核可的兒茶素保健品,可作為對抗新冠病毒的輔助治療食品。
  4. 研究團隊說明,人體服用兒茶素群的數據顯示,免疫作用相關的CD8+ T細胞可以維持4到5小時高峰,建議每人(50公斤體重)每天總劑量為2.5公克,可分為每次1.25公克使用2次,或每次0.83公克使用3次,血漿即分別可獲239 μg/ml及359 μg/ml的兒茶素濃度,理應能抑制冠狀病毒在人體中的複製能力。

這篇文章所說的研究論文是在2021-6-7發表的,而標題是Green Tea Polyphenol Catechins Inhibit Coronavirus Replication and Potentiate the Adaptive Immunity and Autophagy-Dependent Protective Mechanism to Improve Acute Lung Injury in Mice(綠茶多酚兒茶素抑制冠狀病毒複製並增強適應性免疫和自噬依賴性保護機制以改善小鼠急性肺損傷)。

這項研究是用細胞培養的方法來探討兒茶素是否能抑制冠狀病毒複製。但是,請注意,這項研究所用的病毒是SARS-CoV(沙士病毒),而不是SARS-CoV2(新冠病毒)。

沙士病毒是在2003年出現,然後在2004年就消失,而它總共在全球造成774人死亡。新冠病毒是在2019年出現,直到現在(2021-8)快兩年了都還在肆虐,而且也已經在全球造成超過440萬人死亡。所以,用沙士病毒來充當新冠病毒,顯然是把王菲當張飛。

還有。縱然是用沙士病毒做實驗,這項研究也只不過是檢測兒茶素是否可以抑制病毒在培養的細胞中繁殖,而不是檢測兒茶素是否可以抑制病毒在動物或人體中繁殖。所以,實驗室裡看到的《兒茶素抑制沙士病毒複製》,是跟臨床上《兒茶素對抗新冠病毒》有天壤之別。

除了細胞實驗之外,這項研究就再也沒有使用冠狀病毒來做實驗,所以這篇文章所聲稱的《兒茶素能強化免疫機制及改善急性肺損傷》,《兒茶素能預防病毒傳播與變種的利器》,《兒茶素能有效減緩新冠肺炎病徵》,都只是模擬的,而不是用病毒做出來的(請注意,連沙士病毒都不是,更遑論新冠病毒)。也就是說,這些聲稱事實上都與新冠病毒毫不相干。

那,既然是與新冠病毒毫不相干,怎麼可以建議一般民眾服用兒茶素保健品來對抗新冠病毒呢?既然沒有做任何人體實驗,怎麼可以說《人體服用兒茶素群的數據顯示,免疫作用相關的CD8+ T細胞可以維持4到5小時高峰》呢?

請注意,全美首席胃腸科醫師新谷弘實(Hiromi Shinya)在他發表的不生病的生活這本書裡說:「日本人每天喝富含兒茶素的綠茶,胃相也不佳。擔任茶道老師等工作,每天大量喝茶的人,有不少人出現胃癌前驅症狀的萎縮性胃炎。茶中的兒茶素會變成單寧,單寧會變成單寧酸,單寧酸會使蛋白質凝固。常喝富含單寧酸的茶很容易造成胃癌。二○○三年九月,三重大學的川西正和教授(衛生學)等人,在日本癌症學會中發表兒茶素會造成DNA損傷的報告,正可以證明這項理論。」。至於他的言論是否屬實,請看茶會影響蛋白質吸收,有害健康?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