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2021-5-27)一位台大教授寄來一個臉書簡訊:「學長,台灣現在疫情嚴重,很多混雜的訊息,大家都只相信您的科學分析,請多分享您寶貴的想法。 例如,快篩做比不做還糟嗎?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focus/blog/3006600

他寄來的連結打開的是一篇大前天(2021-5-26)發表在商業周刊的文章,標題是:全台快篩,為何不可行?一篇算給你看:偽陽性率恐達70%。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高雄醫學大學公衛科副教授董宜青。她很專業地計算出在高風險地區(盛行率10%),約有15%是偽陽性,而在低風險地區(盛行率1%),則約有67%是偽陽性。這跟台灣疫情指揮中心去年4月發布的台灣模式-精準防疫100天,是不謀而合。不管如何,儘管大家都很緊張,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台灣還是屬於低風險地區,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商業周刊這篇文章的標題會自問自答地說《全台快篩,為何不可行?一篇算給你看:偽陽性率恐達70%》。

所謂《快篩》,指的是一種檢測病毒抗原(蛋白質)的方法,而它通常是在15分鐘左右就可以完成。相對來說,公認的“黃金標準”檢測方法,也就是PCR,就比較花時間,需要兩三天。不過,事實上有一款叫做ID NOW的PCR機器,檢測速度是比《快篩》還快(只不過價格不菲)。請看三個禮拜前才剛發表的Sensitive on-site detection of SARS-CoV-2 by ID NOW COVID-19(用 ID NOW COVID-19 來對新冠病毒進行靈敏的現場檢測)。

所謂的《偽陽性》和《偽陰性》,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顧名思義,但其實它們的定義並不明確。更糟糕的是,就連《確診》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其定義也是模棱兩可。

在目前,所謂的《確診》都是根據所謂的《PCR陽性》來判斷。但是,所謂的《PCR陽性》卻又需要靠Ct值來判斷。關鍵問題是,什麼Ct值才是《PCR陽性》?

為了方便起見,Ct值一直都被說成是代表病毒的量,但其實它所顯示的只不過是某一小段病毒RNA的量(縱然死病毒也可能會有)。不管如何,就《PCR陽性》而言,它的強弱正好是與Ct值成反比。用句俗話來說,Ct值越大,陽性就越弱,而病毒量也就越小。但問題還是,什麼Ct值才是《PCR陽性》?才是《確診》?

在《風傳媒》前天(2021-5-27)發表的新冠病毒檢測的Ct值是什麼?專家一篇文教你輕鬆判斷,低於這數字越容易傳染給別人裡有這麼一段:

近半個月來,本土疫情嚴重,指揮中心又鬆綁了解除隔離標準,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之前採檢確診Ct值,訂定大於等於34,「訂的有些保守」,一般來說,Ct值大於28以上,就培養不出病毒。

從這段話就可看出,儘管Ct值在29或以上就培養不出病毒,但指揮中心過去卻一直把Ct值在29到33之間的人當成是需要隔離的《確診》案例。也就是說,如果採用過去這種標準,那縱然是所謂的“黃金標準”,PCR篩檢也會產生嚴重的偽陽性的問題(沒有病毒,卻被判定為確診)。

我們再來看一篇今年3月15發表的研究論文A follow-up study shows that recovered patients with re-positive PCR test in Wuhan may not be infectious(後續研究顯示,在武漢PCR檢測复陽康復患者可能沒有傳染性)。這項研究發現,在20280名患者中,共有2466人(12.16%)出院後PCR檢測又呈陽性,而他們跟4079人有密切接觸。 但是,所有這 4079 人的 PCR 檢測都呈陰性。也就是說, 如果用錯對象,PCR篩檢就會有很嚴重的偽陽性的問題。

我們現在回頭來看《快篩》的《偽陽性》的問題。《快篩陽性》表示是有檢測到病毒的蛋白質,但這並不表示被檢測的人就帶有活的病毒。如果分離不到活的病毒,那這個快篩就是偽陽性。但由於分離病毒是耗時費日,又需要在高端的實驗室才能操作,所以用這種方法來證明快篩偽陽性是不符實際的。退而求其次,現在對於快篩是否出現偽陽性,都是根據PCR的複檢來做判斷。也就是說,如果PCR的結果是陰性,那快篩陽性就是偽陽性。但是,剛剛已經說了,PCR篩檢本身就有偽陽性的問題,所以用它來判斷快篩的偽陽性,當然也就不完全可靠。

總之,在病毒盛行率不高的地區,不論是用抗原快篩,還是用PCR黃金標準篩,都會產生嚴重的偽陽性的問題。所以,儘管商周這篇文章所說的《全台快篩,為何不可行》並沒有錯誤,但其實是不論什麼篩,都只有在有選擇性,精準施行的情況下(例如有症狀或有接觸史的人),才不會出現《做比不做還糟》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