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打開電腦,看到LINE群組傳來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 歐盟查閱報告。這就立刻引起我極大的興趣,因為我在兩個禮拜前(2021-4-23)才剛發表一篇駁斥新冠疫苗會引起神經退化的謠言,請看輝瑞疫苗會引起神經退化嗎。
所以,我立刻就用《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做搜索。哇!還真煞有其事,一頁又一頁,一則又一則,至少50則,全都是用同樣標題的新聞,包括中央社、聯合報、中國時報、世界日報、今日悉尼、等等等。

這些報導都是出現在十幾小時前,而它們的內容幾乎是一模一樣。它們的第一和第二段是:「歐洲聯盟(EU)藥事監管機關今天表示,關於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發生接種後出現罕見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報告,現正在查閱中。歐盟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表示,關於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Vaxzevria疫苗在接種後出現吉蘭-巴雷氏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病例,旗下安全委員會正在分析接獲的資料。」
所以,我立刻就到歐盟藥品管理局的網站查看,果然看到一則相關的訊息。這則訊息是昨天(2021-5-7)發布的,而它的大標題是Meeting highlights from the Pharmacovigilance Risk Assessment Committee (PRAC) 3-6 May 2021(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會(PRAC)的會議要點2021年5月3日至6日)。所以,這則訊息是《歐盟藥品管理局》屬下的《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會》5月3日至6日開會的會議要點。
要點之一(也就是小標題)是PRAC assessing reports of Guillain-Barre syndrome with AstraZeneca’s Covid-19 vaccine(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會正在評估Guillain-Barre綜合徵跟阿斯利康Covid-19疫苗的報告)。而它的整個內容是:「作為對阿斯利康Covid-19疫苗Vaxzevria常規疫情安全摘要報告的審查的一部分,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正在分析銷售授權持有人提供的關於接種疫苗後報告的格林巴利綜合徵(GBS)病例的數據。 GBS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可引起神經發炎,並可能導致疼痛,麻木,肌肉無力和行走困難。 在銷售授權過程中,GBS被確定為可能的不良事件,需要進行特定的安全監控活動。 藥物警戒風險評估委員已要求市場營銷授權持有人提供進一步的詳細數據,包括在下一次疫情安全摘要報告中對所有報告病例的分析。」
從這一整段內容就可看出,接種疫苗後出現Guillain-Barre綜合徵是《阿斯利康疫苗銷售授權持有人》提供給歐盟藥品管理局的。但是,這段內容並沒有說Guillain-Barre綜合徵是發生在什麼時候。也就是說,Guillain-Barre綜合徵有可能是在幾個月前就已經被發現了。所以,這跟新聞報導所傳達的《才剛發生》的訊息,是有出入的。
更重要的是,接種疫苗後出現Guillain-Barre綜合徵,根本就不是新鮮事。美國CDC就有一個在2020-8-14更新的網頁叫做Guillain-Barré Syndrome and Vaccines(格林-巴雷綜合徵與疫苗),而其中的一段是:「1976年,豬流感疫苗接種後出現GBS的風險有所增加,這是一種針對潛在的流感病毒大流行株的特殊流感疫苗。 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以前稱為醫學研究所)於2003年對該問題進行了科學審查,發現接受1976年豬流感疫苗的人患GBS的風險增加,每十萬名接種豬流感疫苗的人,大約有一個GBS病例。 科學家對起因有幾種理論,但這種聯繫的確切原因仍然未知。」
那些《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的報導還犯了另一個錯誤。它們都是說:「吉蘭-巴雷氏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疾病,人體免疫系統會攻擊神經纖維上的保護外層」,但這種說法並非完全正確。
首先,《神經纖維上的保護外層》是錯誤的。神經纖維的外層是叫做髓鞘(myelin sheath),而髓鞘的功能是加速神經信號的傳導,這樣才能將信號從中央系統(大腦和脊髓)快速地送達身體的遠端(例如手腳)。所以,神經纖維的外層並非是保護神經纖維。
另一個錯誤是,Guillain-Barre綜合徵發生時,免疫系統並非只會攻擊神經纖維的外層,而是也會攻擊神經纖維本身。
最後,也是最嚴重的錯誤,是這些新聞報導的標題《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事實上,Guillain-Barre綜合徵根本就不是神經退化症,而是急性的神經發炎,而它主要的症狀是手腳像被電到一樣發麻,疼痛,無力。請看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的網頁Guillain-Barré Syndrome Fact Sheet (格林-巴雷綜合徵事實說明)。更重要的是,絕大部分患者都會完全康復,所以《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這個標題可以說是一派胡言。
總之,《AZ疫苗接種引起罕見神經退化症》這些報導至少是犯了這三項錯誤:(1)讓民眾以為Guillain-Barre綜合徵是新發現的AZ疫苗的問題,(2)把髓鞘的《加速神經信號傳導》功能說成《保護神經纖維》,(3)把《急性神經發炎》說成《神經退化症》。
註:雖然中文媒體把《AZ疫苗接種引起Guillain-Barre syndrome》報導得如火如荼,但是英文媒體的報導卻是稀稀落落。所有美國主要媒體(如CNN、ABC、CBS、NBC、等等等)都沒有報導。
林教授,大陆现在可以免费接种国产疫苗,
但普及率还不是很高,我还是比较担心有什么潜在副作用。
目前基本没有本土病例了,算是恢复以前生活了,比较安全。
我想等普及度高一点时再考虑接种?
讚讚
接種有接種的風險,不接種有不接種的風險,所以疫苗接種與否,還是要由個人自我評估。
讚讚
林教授您好。因為現在有很多種新冠疫苗包括mRNA,腺病毒,減活疫苗和次單元疫苗。有一篇文章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20302 提到減活疫苗的壞處,可是有另一個教授提到mRNA疫苗的壞處 https://wleemc.pixnet.net/blog/post/121072458-a-z%E7%96%AB%E8%8B%97%E8%A3%A1%E9%9D%A2%E6%98%AF%E7%94%9A%E9%BA%BC%3F 。請問以您的專業如果非要選的話哪一種疫苗會比較好?感恩您!!
讚讚
嚴格來講,那一種疫苗較好,是必須通過Side-by-side的比較才能揭曉。可是,在目前,每一種疫苗都是個做個的臨床試驗,所以沒有人真正知道哪一種比較好。所有發表意見的人,包括你提供的那兩篇文章,都是用推理的,所以都不值得相信。我也不會公開地給任何人做建議。
讚讚
林教授,抱歉,因資訊滿天飛,想請教一下,對於要住院開刀拿癌細胞的病患,在手術前後,疫苗施打有什麼限制? 又有因AZ、Modera、BNT不同機制,而有所差別嗎? 謝謝
讚讚
您說的是特殊案例,沒有足夠數據可以做為指引。我想就只能請教病患的醫師。
已知的是,Moderna和BNT可以互換。
讚讚
林教授,抱歉,因資訊滿天飛,想請教一下,對於要住院開刀拿癌細胞的病患,在手術前後,疫苗施打有什麼限制? 又有因AZ、Modera、BNT不同機制,而有所差別嗎? 謝謝
(不知為何前一次留言消失了? 所以重留)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