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一位好友傳來一則新聞,標題是名醫江守山遭新光醫院解僱 提告打到高院仍敗訴。這則新聞的發布時間是台灣時間2020年8月12日下午8:53,而一天之後就有134則留言。在這134則留言裡,有13則是有提到《名醫》,而它們都是在質疑或嘲諷《名醫》這個用詞。
其實《名》本身是中性的,是要加上《好》《壞》《惡》《臭》之後,才能顯示出它真正的意思。但很不幸的,大多數人一看到《名醫》,就直接把它和《好醫生》畫上等號。所以,當《名醫》做錯事的消息一傳出來,很多人就會覺得不可思議。
事實上,在台灣,《名醫》的意思並不是《好醫生》,而是《經常出現在媒體的醫生》。更重要的是,《名醫》和媒體之間是存在著一種《正向反饋》的關係:醫生越被媒體邀請,就會越有名,而越有名,就越會被媒體邀請。媒體越是有辦法邀請到名醫,廣告收入就會越多,而廣告收入越多,就會越有辦法邀請到越有名的名醫。這種良性(或是惡性)循環,當然就會創造出明星級,甚至是巨星級的名醫。
我認識很多台灣和美國的醫生,其中有幾位是特別值得尊敬的。他們是早上7點上班,晚上10點下班,一整天就是看門診,做手術,教學生,帶住院醫師,做實驗,看論文,寫論文,審核論文,寫研究計劃書,審核別人的研究計劃書,籌備國際會議,…。他們在國際醫學期刊發表尖端科研的結果,在國內外醫學會議演說權威學說的總論,…。他們是國際公認的名醫,但是,他們卻永遠都不會是台灣的名醫,因為他們不會有時間,也不會有興趣上電視,而電視當然也不會邀請他們。

台灣的人口大約是美國15分之一,但是,台灣的電視醫療節目卻是美國的10倍以上。美國只有兩個電視醫療節目,一個叫Dr. Oz Show,另一個叫The Doctors。我大致數了一下台灣的電視醫療節目,至少就有20個。也就難怪我常會聽台灣同胞說,台灣的醫療水準是世界第一(當然也一定要說《台灣之光!》)。
有很多讀者會寄來一些台灣電視醫療節目的影片,問我裡面所講的醫療資訊是否正確。我偶爾會挑一兩個問題比較嚴重的,來發表文章予以駁斥,但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就只是簡單地回答:「把它當綜藝節目看看就好,不要太認真。」
可是,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精神科醫師林子勤2017-9-7在《關鍵評論》發表醫師,加辣嗎。它的引言說:【如果認為「那只是個綜藝節目,看看就好」或者「跟這樣的節目認真就輸了」,恐怕是低估了該類型節目的影響力。】
啊!我怎麼敢低估這類型的節目!我的同學,至親、好友,都在看,都喜歡看,也似乎都相信,所以我怎麼敢低估?只不過,我實在不可能會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一個個駁斥那成千上萬的電視影集。所以,我希望讀者能了解,當我說《把它當綜藝節目看看就好》,意思就是《最好不要相信,但如果你要相信,只能祝你好運》。
我偶爾會看一下這些電視影片的觀眾留言,看到的大多是《真好笑》、《真帥》、《真美》之類的,可見得大多數觀眾是把這類節目當成娛樂節目來看待,也是把這些醫生當成諧星、帥哥、美女來看待。所以,能提供娛樂消遣,給予精神健康,也算是盡了醫生本分吧。
對這篇文章我很好奇兩個問題:
1. 「好醫生」跟「名醫生」是不是本質上有衝突?畢竟醫生那麼忙,又是看病,又是做研究,怎麼可能還上媒體。會常上媒體的醫生,是不是本來就不可能成為好醫生?
2. 台灣的醫療節目很多,美國的很少,放在世界來看,是台灣特別,還是美國特別?
讚讚
1. 如果《好醫生》指的是好藝術和好醫德,那台灣的《名醫》當然就不可能會是好醫生。2. 我沒有去搜查其他國家的情況,但覺得台灣是很特別。
讚讚
意外發現林教授引用了我的一段文字。
確實,每個人說出「看看就好」的時候,意思應該都不太一樣。我遇過那些說「看看就好」的人,多半都認為這些節目沒甚麼影響力。
醫療綜藝節目對觀眾的影響力一直是我想研究的主題,但還缺乏更紮實的資料。初步從一些同業和我自己的經驗來看,它除了提供笑料與消遣之外,對某些觀眾的就醫觀念還是有影響的。
讚讚
謝謝林醫師來討論。其實,從LINE群組轉發的東西,就可以很清楚看出,影響力是蠻大的。甚至可以說,很多人的醫療觀念就是如此塑造出來的。我心裡一直在想,這些節目的製作人與演員(i.e.,名嘴醫生)一定會說他們是在《寓教於樂》,畢竟,正經八百的醫學對一般民眾而言,實在是生硬無趣。問題只在於,這些《寓教於樂》到底是教好,還是教壞而已。
讚讚
引用通告: 缺乏維他命D得新冠的機率會上升,預後也較差?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名醫是名啥【卖药佬】 - Facebook Hot Spot
林教授,您好:
我是從朋友傳來一則江守山醫師說明蜂蜜的影片,搜尋到您的“蜂蜜的神奇保健力?”文章,再來到這篇文章。其實,真要感謝您。我不是生物、醫療專業,所以之前無論是朋友、同學群組傳來的醫療訊息,皆照單全收,甚至再轉傳推薦。但是有次在誠品書店無意間第一次閱讀您的大作“餐桌上的偽科學”後,才思忖自己也受過嚴謹的邏輯訓練,怎會笨到未理解這些訊息背後的科學證據在那裡呢?除了期待您的新著作儘快發行外,也一直在宣傳您的網站和理念。現在親友來的醫療訊息,有的會請我先在您的網站搜尋相關內容後傳給他們。雖然力薄,但是有做總是有效果。再次感謝您的付出。
張錫麟
讚讚
謝謝您的肯定與鼓勵。也謝謝您介紹我這個網站給親友。更感謝您願意花時間幫親友搜尋正確資訊。
我的第五本書將在7/1出版。我會在6/30發布消息。
讚讚
引用通告: 游魚茫然,忽望波明食動 | 科學的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