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則彭博新聞,標題是Chinese Firm Makes Gilead Drug in Virus Fight, Raising IP Fears(中國公司生產吉利德抗病毒藥物,引發對知識產權的恐懼)。我把它的前兩段翻譯如下:
一家中國製藥商表示,已開始大規模生產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的實驗治療藥物,該治療藥物已顯示出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力,這加劇了人們對這家美國製藥公司失去專利控制權的擔憂,因為中國正在加大力度應對此一疫情。
總部位於蘇州的BrightGene生物醫學技術有限公司表示,已開發出用於合成吉利德公司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活性藥物成分的技術。 此藥是治療這種病毒的領先候選藥物,但在世界任何地方都還沒有獲得授權或批准。 BrightGene股票週三在上海漲了20%。
有關此藥之用於治療武漢肺炎,請看武漢肺炎:試驗新藥似乎有效。有關此藥的專利問題,請看唉!專利這件事:武漢病毒。(註:台灣有媒體在報導此藥時,所用的貼圖顯示肌肉注射。但是,此藥的實際注射途徑是靜脈)
中國媒體cnBeta今天發表博瑞医药:公司仿制生产瑞德西韦原料药等 不侵犯专利权。我把其中5段翻成繁體:
2月11日晚,博瑞醫藥公告稱,該公司近日成功仿製開發了瑞德西韋原料藥合成工藝技術和製劑技術,公司已經批量生產出瑞德西韋原料藥,瑞德西韋製劑批量化生產正在進行中。
截至目前,公司在瑞德西韋的原料藥和製劑開發和生產中已發生的成本預計約為500萬元,後續進一步放大生產,預計還需要投入約1000萬元。
不過,博瑞醫藥也強調,瑞德西韋用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Ⅲ期臨床試驗並未結束,因此該藥物是否有效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如果相關臨床試驗結果不理想,則瑞德西韋的仿製技術就無重大價值可言。
而且,即便藥物有效,博瑞醫藥完成瑞德西韋原料藥的仿製和製劑生產後,需經過藥物臨床試驗、藥品審批等多個環節。若瑞德西韋最終轉化為產品投入市場,需要獲得Gilead公司作為專利權人的授權;這一過程將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其短期內的經濟效益也有限。博瑞醫藥已經表態,公司將對瑞德西韋的仿製研發視為自身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若該產品能夠獲批上市,疫情期間主要通過捐贈等方式供應給相關病人。因此,從生產成本、定價、銷量預期等方面考慮,預計該產品不會對公司2020年的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引用通告: 武漢病毒剋星找到了?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合成「瑞德西韋」,樂歪了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神藥「瑞德西韋」悖論:住院天數增加 | 科學的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