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論(paradox)的意思是,事件的發展出現了與原先預期相違背的結果。有關醫學上的這種現象,我已經發表過三篇文章:
今天我要談的事另一個鮮為人知,但卻很重要的悖論。
2007年11月12日,權威的骨科醫學期刊Rheumatology發表了一篇編輯評論,標題是The Vitamin D Paradox(維他命D 悖論)。這篇評論的作者是英國骨科及維他命D研究權威Roger Francis醫師。他除了是Newcastle大學的教授之外,也是幾家維他命D廠商(如Shire,Nycomed,和 ProStrakan)的顧問。可是呢,他的這篇評論毫無疑問的是對這些維他命D廠商“打臉”。他說,儘管維他命D被認為對骨骼至關重要,但是接二連三的臨床試驗卻一再顯示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並不會降低骨折的風險。而也就是因為這樣,他才會寫這篇The Vitamin D Paradox(維他命D 悖論)。
附註:請看我在2018-10-6發表的史上最大宗分析:維他命D無用,顯示維他命D補充劑連最起碼的護骨功效都沒有。
2008年8月,權威的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發表了一篇回顧論文,標題是African Americans, 25-hydroxyvitamin D, and osteoporosis: a paradox(非洲裔美國人,25-羥基維他命D和骨質疏鬆症:一個悖論)。這篇論文的作者是美國骨科及維他命D研究權威John Aloia醫師。他說非洲裔美國人血清維他命D的濃度大約只有白種美國人的一半,但是骨折發生率卻也只是白種美國人的一半。還有,他的研究也發現,給非洲裔美國人每天補充2000單位的維他命D,既不會防止骨質流失,也不會降低骨折發生率。因此,他稱這種現象為Vitamin D Paradox(維他命D 悖論)。請注意,這裡所講的維他命D 悖論,比前一段所講的維他命D 悖論,還更悖逆(因為這裡所講的是,維他命D濃度越低,骨折發生率竟然也越低)。
2015年9月,Dr. John Aloia所率領的團隊發表一篇研究論文Free 25(OH)D and the Vitamin D Paradox in African Americans(非洲裔美國人游離的25-羥基維他命D和維他命D悖論)。他們發現,非洲裔美國人血清裡的總維他命D濃度雖然比白人低,但是游離的維他命D則與白人相當。根據這樣的結果,研究人員建議不應該篩檢總維他命D濃度(一般都是做這樣的篩檢)。
這個悖逆現象(即《維他命D濃度低,但骨折率也低》)引起了美國政府最高健康研究機構的注意。在2017年12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下屬的《膳食補充劑辦公室》,《美國國家少數族裔健康與健康差異研究所》,《美國國家老齡研究所》以及《美國糖尿病與消化系統及腎臟疾病國家研究所》共同贊助了一個專家小組會議來討論這個悖逆現象。隔年5月,這個專家小組會議發表了The vitamin D paradox in Black Americans: a systems-based approach to investigating clinical practice,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 expert panel meeting report(非洲裔美國人的維他命D悖論:一種基於系統的方法來調查臨床實踐,研究和公共衛生 – 專家小組會議報告)。我把這份會議報告的重點結論翻譯如下:
可能有許多因素會影響美國黑人的維他命D水平,而了解這些因素可能是理解及改善所有人群骨骼健康機制的關鍵。數據顯示,儘管肥胖,皮膚色素,維他命D結合蛋白多態性和遺傳因素均導致黑人與白人之間維他命D水平的差異,但沒有任何一個單一因素可以解釋維他命D悖論。但是,小組成員的確同意這一悖論很重要,因此有必要進一步調查。專家們也都同意,對非洲裔美國人而言,補充高劑量維他命D非但不會有任何骨骼益處,反而會有不利影響。
讀者們,您有沒有注意到《補充高劑量維他命D非但不會有任何骨骼益處,反而會有不利影響》?這可是美國政府最高健康研究機構所召集的專家們的意見呢!
事實上,維他命D 悖逆現象不見得是非洲裔美國人特有的。在2019-8-27,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發表Effect of High-Dose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on Volumetric Bone Density and Bone Strength(高劑量維他命D補充對體積骨密度和骨強度的影響)。這項研究發現,骨密度與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的劑量成反比,而骨強度也有下降的趨勢(請看高劑量維他命D→低密度骨質)。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是在加拿大進行的,而調查對象裡95%是白人,所以,這是不是表示白人也出現了維他命D 悖逆現象?
說穿了,這整個事件其實就是一齣鬧劇加悲劇。早在2017-2-8我發表的第五篇維他命D系列文章裡(維他命D,補還是不補),一開頭我就說:「1922年,美國生化學家馬可倫(Elmer McCollum)發現魚肝油可以治療佝僂病。他把魚肝油裡的有效元素命名為維他命D。這個發現,很了不起,但是,這個命名,卻為後來有關維他命D的應用與研究,種下禍根。」
在我發表的第四篇維他命D系列文章裡(2017-2-6維他命D是一種荷爾蒙),我說:『維他命D的正確分類是《類固醇荷爾蒙》,…由於大多數的研究把維他命D看待為營養品,所以,它們的實驗結果不但是正反兩面都有,而且往往是互相抵觸。…由於醫學界到現在還是甩不掉《維他命D是營養素》這個舊思維,所以,五六十年來,在投入了龐大的資金和人力後,還是搞不清楚到底要補還是不補。…所以,想要撥雲見日,當務之急就是,徹底接受《維他命D是荷爾蒙,而不是維他命》,此一事實。』
唉!如果五六十年前醫學界就接受「維他命D是荷爾蒙,而不是維他命」,《維他命D 悖論》這齣鬧劇加悲劇,就絕不會發生。
引用通告: 維他命D,失落的黃金? | 科學的養生保健
林教授您好:
感謝您在這個網站上分享正確的飲食知識.我知道您已經有很多篇文章討論過Vitamin D 補充劑對身體沒有效果.我的問題是, 補充Vitamin D是否對正在接受癌症治療或是治療後正在康復的病人有效呢? 因為我太太的醫師UTSW的oncologist 強烈建議我太太繼續補充vitamin D即使她的治療療程都完成了. 然後我在網上找到這篇文章及訪談 https://www.acc.org/latest-in-cardiology/clinical-trials/2018/11/08/22/42/vital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作者說補充維他D無法防止癌症,但是可以減低癌症死亡率..可不可以請林教授幫忙解讀一下文章,如果我理解錯誤的地方,請您指正 謝謝您!
讚讚
您提供的這篇文章只是關於健康的人,而非癌症患者,所以也就沒有觸及《可以減低癌症死亡率》。不過,是有一篇分析論文說補充維他命D可以減低癌症死亡率約一成。
讚讚
林教授您好:
想請問你說補充維他命D可以將低死亡率的論文有提到需要為除血液中多少濃度的D才效?或是有建議攝取量?
讚讚
我從不吃維他命。我只相信均衡飲食,曬太陽,適度運動,充足睡眠。
讚讚
林教授,你好。我是你長期讀者.现有一緊急問题想請問你。
我有一乒乓球友。數月不见(從三月到现在)昨晚突約我今天下午打球。我一口答應,因多月不見了。但剛剛從另外一朋友得知。約我打球的朋友二月在日本乘遊輪時染了HLH 吞噬淋巴細胞組織病。我也是第一次聰到這病,但病名嚇死人,什麼吞噬淋巴細胞組織。
請問林教授這病會傳染給別人嗎?我應不應該繼續跟他打乒乓球?
他是在二月日本公主號遊輪感染的。在美國醫院住了一個多月。起初醫院以為是Covid-19, 但後來才查出是HLH. 但這病會不會是Covid-19引發出他谮在HCL病毒呢。請林教授盡快回覆。謝謝🙏
讚讚
HLH本身不會傳染。你朋友的HLH應該是新冠病毒引起的併發症。不過,既然是5、6個月前的事了,您就不需要擔心。
讚讚
引用通告: 補充維他命D能降低新冠重症風險?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血檢測不到維他命D,骨頭卻正常 | 科學的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