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的健康資訊網站上有一篇文章叫做Vitamin D: What’s the “right” level?(維他命D:什麼是“正確”水平?)。它的原始發表日期是2016-12-19,更新日期是2018-10-26。它的作者是Monique Tello, MD。我把這篇文章翻譯如下:
我的許多病人都要求檢查他們的維他命D水平。他們可能有一個患有骨質疏鬆症的家庭成員,或者他們自己的骨頭也有變薄。他們大多是想知道他們正在盡一切努力保持骨骼強壯。維他命D對健康的骨骼至關重要。但是當我們檢查血液水平時,如何對結果採取行動是醫學研究領域裡極具爭議的課題。
精確定位“健康”的維他命D水平是棘手的
那麼,什麼最低值是被認為會有發生骨質疏鬆和骨折的風險? (這裡所指的是25-羥基維他命D的血液水平,通常以納克/毫升來衡量。)啊。這就是有很多爭論的地方。
2010年,著名的醫學研究所(IOM)根據一組專家對數據的冗長檢查發表了一份報告。總而言之,他們估計維他命D水平為20 ng / mL或更高對於良好的骨骼健康是足夠的,而之後低於20的水平就被認為是維他命D缺乏。
在我的執業中,並且在大多數情況下,維他命D水平低於20並不罕見。當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會告訴患者他們缺乏並建議相當積極的補充,以及持續的補充。根據我的經驗,大多數人的水平在20到40之間,而在醫學研究所的2010年報告中的調查結果也證實這一點。
但在2011年,受人尊敬的內分泌學會發布了一份報告,敦促將維他命D的最低血液水平提高很多。當時,他們的專家得出結論:「根據所有證據,至少我們建議維他命D水平為30 ng / mL,並且由於某些檢測方法的變化,為了保證充足,我們建議兒童和成人使用40至60 ng / mL。」
但等等,還有更多……
最近關於維他命D正確目標水平的觀點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的題為《維他命D缺乏:真的有大流行嗎?》的文章中提出。在這篇文章中,最初的IOM委員會中的一些主要流行病學家和內分泌學家主張降低當前被接受的20的截止水平。他們說他們當初估計可接受的水平從未打算用於定義維他命D缺乏症 。他們覺得我們過度篩查維他命D缺乏症,並且不必要地治療那些完全正常的人。
根據他們的分析,維他命D缺乏的更合適的截止值是12.5 ng / mL。他們檢查了2007年至2010年國家健康與營養檢查調查(NHANES)的大量數據,發現不到6%的美國人維他命D水平低於12.5。 12.5 ng / mL的臨界值肯定會消除維他命D缺乏症的“大流行”。
爭議隨之而來,許多文章和聲明都是為了支持一個或另一個指南。
關於維他命D缺乏的一些觀點
我採訪了骨質疏鬆症專家Joel Finkelstein博士,他是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骨密度中心的副主任,他在該領域的研究已有三十多年。他同意《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文章的作者的觀點,即我們目前正在過度篩查維他命D缺乏症,並且過度治療通過飲食和日曬攝入足夠維他命D的人。他說: 「維他命D被大規模宣傳。 我們並不需要檢查大多數健康人的維他命D水平。」
他指出,從進化的角度來看,較高的維他命D水平對人類有益是沒有意義的。 他說:「維他命D實際上很難在天然食物中找到。 是的,我們可以從太陽中獲取維他命D,但我們的身體卻在世界上陽光最多的地方演化出更深色的皮膚。如果維他命D對人類是如此重要,那為什麼我們會以這種方式進化?為什麼我們要進化成較不會吸收難以獲得的東西?」(註解:皮膚顏色越深就越不容易通過陽光照射來獲得維他命D)
那麼誰應該篩查維他命D缺乏症?
Finkelstein博士及其同事發表了一項對2000多名停經前後婦女進行近10年的追踪研究。他們發現維他命D水平低於20與非創傷性骨折風險略有增加有關。他們的結論是,由於很少有食物含有維他命D,因此維他命D水平低於20 ng / mL的中年女性是有必要補充維他命D。 他補充說:「對於停經前後婦女或其他具有較高骨折風險的族群,當然20或以上的水平是理想的。但是對於絕大多數健康的人來說,水平低得多,15,也許10,可能是完美的,所以我想我同意《新英格蘭期刊》觀點文章的作者所說的話。」
總之,大多數專家,包括Finkelstein博士,都同意我們應該檢查高風險族群中的維他命D水平 – 那些最有可能患上真正缺乏症的人。這些人包括患有神經性厭食症的人,進行胃繞道手術的人,患有其他吸收不良綜合徵如乳糜瀉,或皮膚黝黑,或穿著覆蓋全身(因此吸收較少的陽光)。此外,某些族群是需要維他命D水平為20 ng / ml或更高。這可能包括停經前後婦女,被診斷患有骨質減少(骨密度降低,但不是骨質疏鬆症)和骨質疏鬆症或其他骨骼疾病的人,以及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所有這些族群都應進行適當的篩檢和治療。
所以停經前後婦女需要補充維他命D囉?
讚讚
請注意,只是”可能“需要篩檢,至於補充,首選仍是從陽光及食物。次選則是從添加維他命D的食物,例如牛奶及穀類。
讚讚
想法有些不同,維他命D應維持一定的量,過高可能也不好,所以陽光最多的地方才會是深色皮膚,避免過多維他命D合成,這樣才比較合理吧。
讚讚
不是這樣。從陽光攝取維他命D有一個安全控管的機制,所以不會導致過量攝取。請看https://professorlin.com/2017/02/08/%e7%b6%ad%e4%bb%96%e5%91%bdd%ef%bc%8c%e8%a3%9c%e9%82%84%e6%98%af%e4%b8%8d%e8%a3%9c/
讚讚
林教授你好,请问每天几乎不晒太阳,而且白天户外时间甚至不到10分钟
这种情况有必要服用维d吗?
讚讚
最好是從食物中攝取,例如香菇,雞蛋,牛奶,鮭魚,還有添加了D的食物,例如穀類,果汁等等。補充劑是最後選項。
讚讚
引用通告: 維他命 D 能改善皰疹後神經痛?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血檢測不到維他命D,骨頭卻正常 | 科學的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