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8-7-31發表間歇性禁食之後,有位古先生回應:
請問教授,這篇不知證據夠不夠強呢?
https://www.annualreviews.org/doi/10.1146/annurev-nutr-071816-064634
我想,古先生之所以會問我「這篇不知證據夠不夠強呢?」,是因為我在間歇性禁食一文裡對間歇性禁食(斷食)這個減肥法抱持保留。
好,那我們就來看看這篇論文是否能給這個減肥法加把勁。
這篇論文是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兩位教授所寫,發表於2017-7-17,標題是Metabolic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Fasting(間歇性禁食的代謝效應)。
它將間歇性禁食的研究,尤其是臨床研究,做了詳盡的整理和分析。所以,這篇論文本身是難得一見的好文。但是,它所提供的資料和證據卻不足以改變我對間歇性禁食的保留態度。
事實上,在這篇論文的最後有列舉了八點總結,其中的第七和第八點是(翻譯):
第七:關於間歇性禁食對其他健康行為(如飲食,睡眠和體力活動)的影響缺乏數據。
第八:將間歇性禁食方案與臨床結果(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或其他慢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聯繫起來的數據有限。
也就是說,間歇性禁食的研究只著重在檢查「體重是否下降」,而對其他更重要的健康指標,卻置之不理。所以,採行間歇性禁食的人,體重是下降了,可是體能卻變差了,甚至會惹上一身病。
還有一點很重要,但這篇論文卻沒有提到的問題。那就是,體重的下降能維持多久?
事實上,「體重反彈」是為什麼所有減肥方案都是以失敗收場的最重要原因。
大多數參與減肥方案的人,會立見奇效。但是,一旦方案停止,體重就立刻飆升,飆到比以前還高。這就是英文俗稱的yo-yo effect。
去年7月美國醫學會內科學期刊有發表一篇Effect of Alternate-Day Fasting on Weight Loss, Weight Maintenance, and Cardioprotection Among 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e Adult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它的結論是:與每日卡路里限制相比,間隔日禁食沒有產生較好的依從性,體重減輕,體重維持或心臟保護作用。
還有,去年6月華盛頓郵報有刊載一篇Despite the hype, intermittent fasting isn’t a magic weight loss cure。它的作者Carrie Dennett是營養師,而在成為營養師之前,Carrie Dennett曾採行間歇性禁食。她的結論是:
當我回到研究所念營養學時,我停止了間歇性禁食,因為在禁食日我的精神無法專注。 我的大腦需要定期加油! 今天,我知道限制性飲食無論任何形式都不會起作用。 儘管大肆炒作,間歇性禁食不是一個神奇的子彈,而只是一個新裝備的舊卡路里限制。
引用通告: 斷食的吹捧與現實 | 科學的養生保健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ra1905136
Effects of Intermittent Fasting on Health, Aging, and Disease
請問一下那這一篇文章是否有足夠證據可以顯示間歇性斷食的有效性呢?
讚讚
這只是回顧論文,不是臨床研究論文。主要作者Mark Mattson曾邀請我一同出書。他是斷食倡導者,會有偏頗的傾向。目前已有的臨床研究論文無法確定斷食是否對健康有益。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