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個網站已經發表了十幾篇有關維他命D的文章,不厭其煩地闡述為什麼一般人不需服用維他命D藥片。但是,還是有讀者繼續懷疑。例如,在2018-5-27一位署名Johnny Liu 的讀者就在維他命D,要補嗎一文裡給了兩個回應。
第一個是:
林教授你好!
你可敬的情操,加上你的敬業,使我常常期望你的新作。
關於Vitamin D,Michael Greger 看起來與你的論述有所不同,不知道你有何意見呢?
先謝謝你抽空回應,感恩!
第二個是:
很多關於Vitamin D 的 meta-analyses 都是正向的,如: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for prevention of cancer in adults.
Bjelakovic G, et al.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4 – Review.
首先,我必須說,我歡迎讀者質疑—–真相是越辯越明。我也感謝Johnny Liu給我的支持。
再來,我簡單介紹一下Michael Greger。
他有Medical Doctor的學歷,但是,他的全職是推行完全素食(蛋奶都禁)。而為了推廣素食,他一向是誇大植物食品的好處以及動物食品的壞處。請看:
https://www.healthline.com/nutrition/how-not-to-die-review
https://www.mcgill.ca/oss/article/news/dr-michael-greger-what-do-we-make-him
https://sciencebasedmedicine.org/death-as-a-foodborne-illness-curable-by-veganism/
由於植物食品不含維他命 D,所以完全素食者只能靠曬太陽或吃補充劑來攝取維他命 D。但他說曬太陽會使皮膚加速老化,也可能得癌,而眼睛也可能得白內障。所以,為了避免所謂的維他命D不足,他建議吃補充劑。
可是,對已經發育成熟的人而言,真的會有維他命 D不足的現象嗎?
有關這一點,我已經討論過數次,例如2018-3-13發表的啥是「維他命D正常值」。
就算真的有維他命 D不足這種事情,非素食者只要吃富含油脂的魚及雞蛋,也就可避免。
而如果你堅持全素,還是可以用防曬油來保護皮膚,也可戴墨鏡來保護眼睛。(附註:SPF-15防曬油不會降低血液維他命 D濃度。請看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9767286)
而如果你認為因為Michael Greger是醫生,所以較值得相信,那就請看補維他命?名醫認錯告白。
總之,有關Michael Greger對維他命 D的看法,我不敢苟同。
好,現在我們來看Johnny Liu所說的「很多關於Vitamin D 的 meta-analyses 都是正向的」。
先來看他提供的那篇文章(發表於2014年)。它的結論是:
- 目前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維他命D補充劑能減少癌症發生率。
- 維他命D和鈣補充劑會增加腎結石。
那,這算是正向的嗎?
不管如何,縱然真的有正向的meta-analyses,那也一點都不意外。
我在維他命D,補還是不補一文裡有這麼說:
由於醫學界到現在還是甩不掉「維他命D是營養素」這個舊思維,所以,五六十年來,在投入了龐大的資金和人力後,還是搞不清楚到底要補還是不補。
所以,想要撥雲見日,當務之急就是,徹底接受「維他命D是荷爾蒙,而不是維他命」,此一事實。
事實上,最近幾年來有關維他命D補充劑 meta-analyses的文章,幾乎是一面倒的負面(兵敗如山倒)。
我們就只看2018年的好了。
結論:For the main outcomes of blood pressure and HbA1c, the data support no benefit for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For the secondary outcomes(對於血壓和HbA1c的主要結局,這些數據並不支持補充維他命D)。
結論: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most markers of vascular function(補充維他命D對大多數血管功能標誌無顯著影響)。
The efficacy of vitamin D in multiple sclerosis: A meta-analysis
結論:Vitamin D appeared to have no therapeutic effect for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維他命D似乎對多發性硬化患者沒有治療作用)。
Is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Effective for Low Back Pai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結論:The prescription of vitamin D for lower back pain cannot be recommended(不建議使用維他命D治療腰痛)。
但願這種負面的趨勢會導致醫學界改變把維他命D當成是營養素的錯誤觀念。
> 附註:塗防曬油不會降低血液維他命 D濃度。請看
>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9767286
Well, you need to be careful here. The paper specifically mentioned SPF-15 while most of your reader might choose to use a higher SPF thinking “the higher, the better."
讚讚
I added SPF-15. Thank you.
讚讚
林教授你說:「……而為了推廣素食,他一向是誇大植物食品的好處以及動物食品的壞處。」林教授你這樣說是沒有證據的指控,Michael Greger 他的書(我指How not to die!)他所說的東西都有引證的論文,不是隨便的說說就算,在當今大眾的書我就沒看到過跟他一樣引用極大量的醫學論文的。Michael Greger 這樣負責任的人,我不認為是誇大,如果林教授能找出Michael Greger 誇大的地方提出論文來佐證,讀者才會認同你,不然是否有點不負責任的指控嗎?
讚讚
Michael Greger 所出的How not to die!我節錄其中部分描述:
「Vitamin D from Sun or Supplements
I recommend that people unable to get sufficient sun take one 2,000 IU vitamin D3 supplement each day,18 ideally with the largest meal of the day.19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below approximately 30° latitude (south of Los Angeles, Dallas, or Atlanta), fifteen minutes each day of midday sun on the forearms and face without sunblock should produce sufficient vitamin D for Caucasians under the age of sixty. Those who have darker skin20 or who are older21 may require thirty minutes or more.
Farther north, at 40° latitude (Portland, Chicago, or New York City), the sun’s rays are at such an angle during the months of November through February that vitamin D may not be produced. No matter how long you might sunbathe naked in Times Square on New Year’s Day, you won’t make any vitamin D.22
Above 50° latitude (around London, Berlin, Moscow, and Edmonton, Canada), this “vitamin D winter” may extend for as long as six months of the year.
Vitamin D supplements are therefore recommended for people at higher latitudes during the winter months and year-round for those not getting enough midday sun, regardless of location. This may also apply to those living in smoggy cities, such as Los Angeles or San Diego.23
I do not recommend tanning beds. They can be both ineffective24 and dangerous.25 The lamps emit mostly UVA,26 which increases melanoma skin cancer risk without producing vitamin D.27」
我們可發現他所說的都有論文(以數目字)作證,我不知道這就是誇大。
讚讚
其實我本身反對 Vitamin supplementation 的,但我的認知「治療性用途」是不一樣的,素食的人Vitamin b12 是需要補充,這是「治療」。曬太陽不夠的人是需補充Vitamin D,這也是「治療」。因為都是對症下藥,所以我稱「治療」。科學、醫學……都有「正」、「負」的情況出現,沒有百分之百,我們不能太絕對,時間的考驗也是問題,我是怕你的讀者不會分別「補充」的真正含義與「治療」是不太一樣的!
讚讚
https://www.healthline.com/nutrition/how-not-to-die-review
https://www.mcgill.ca/oss/article/news/dr-michael-greger-what-do-we-make-him
https://sciencebasedmedicine.org/death-as-a-foodborne-illness-curable-by-veganism/
https://professorlin.com/2018/04/22/%E5%9C%B0%E7%93%9C%E6%8A%97%E7%99%8C%EF%BC%8C%E7%BE%8E%E5%9C%8B%E7%89%88/
讚讚
在這裡我要強調的是「負責任的態度」,而不是批評人家的宗教或「狂熱」什麼的,這只是個人興趣問題,是個人自由,其他人不能指指點點的。Michael Greger 所出的這本非專業的書(我指這本How not to die)其中他所提到的論述(意見、數據……等等)都有附論文出處。他出這本書如出「教科書」或論文一樣,這種治學態度是很負責任和值得敬佩的。
評論他人是非常容易的,也可以說得頭頭是道。你所舉例(https://www.healthline.com/nutrition/how-not-to-die-review……等等這些連結)只不過評論他人的行為而已,我沒有看到他們提出有力的論文(教授也評審過很多論文,一定會發現太多沒用的論文,只是一些為了某某目的而寫的,是不值得一看的)一一反駁,這種文章或意見只不過是不負責任的閒言閒語般似的。
思考一:曬太陽會得皮膚癌,不需要argue吧!
思考二:防曬油大衆用對了嗎?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phpp.12099
思考三:牛奶能喝嗎?
所以,教授叫人家為了得到Vitamin D就去曬太陽,是否也存在叫人家得皮膚癌的風險存在呢?
牛奶很多hormones 不是有風險嗎?真的好處比壞處好太多嗎?沒有代替品嗎?人道呢?……等等,太多太多可以評論或反駁的地方。
上一個回應,我說:「……Michael Greger 這樣負責任的人,我不認為是誇大,如果林教授能找出Michael Greger 誇大的地方提出論文來佐證,讀者才會認同你,不然是否有點不負責任的指控嗎?」,在這裡我只希望請教授你把Michael Greger 的核心思想作一個負責任的反駁—-當然,要有可看性的論文作支持。
我不認為教授需要出一本「平行」的書,把Michael Greger 這本書所有facts、論述、數據……等等,一一反駁,我只希望教授能把Michael Greger 最重要的論點提出一些有力量的論文來反駁之(或最少我所節錄Michael 對Vitamin D的說法)。這樣子,讀者就可「自己」判斷Michael Greger 是否誇大了!這樣子,教授就不會因為說了Michael 誇大所引起的風險存在了!
讚讚
Johnny君:對不起。請問您有否仔細讀過第一篇文章, “How Not to Die" by Dr. Michael Greger: A Critical Review?那作者引用了76篇文獻。您的意思是這些都不算是「有力的論文」?
讚讚
回覆1
這我不論破不行,如果曬太陽就會提高得癌的機率,那人類怎麼可能還在這邊?
而且,所有生物皆具有自我修復基因的能力,但那是會受個體當下狀態跟運氣影響的。
如果你不想得癌症,那還是老老實實的去健檢比較實在
回覆2
哪怕我全身過一遍防曬乳再去曬太陽都比裸奔好的多
回覆3
如果你覺得小牛會比成年人腸胃好(這邊不考慮乳糖不耐症),那我想你可以考慮轉生成牛
額外回覆
如果單純只是引用74篇論文那我也做的到啊
那74篇論文的發表平台,審查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好嗎
讚讚
Denise Minger這個連結點進去,我來回找了好幾次沒這個人,當然後面我不耗時間了,因為我要上班忙呀!
讚讚
(一)其實教授還沒回應我們所討論的問題。我要的是「月亮」(你自己的論述),而非「手指」(其他人所手提出的說法),對我來講,後者在我們要討論的事情無關痛癢的。
(二)這個 Denise Minger 只是不知道什麼人,如果不要躲在網路,走上「大舞台」,出一本「平行」的書或大部頭論述的文章來反駁Michael Greger ,到處上電視提出有力的質疑,起碼做到這樣子才算是比較可以參考參考吧!
(三)我們還是回到我們要討論的題目:「……而為了推廣素食,他一向是誇大植物食品的好處以及動物食品的壞處。」
讚讚
請你看我發表的地瓜抗癌,美國版
https://professorlin.com/2018/04/22/%E5%9C%B0%E7%93%9C%E6%8A%97%E7%99%8C%EF%BC%8C%E7%BE%8E%E5%9C%8B%E7%89%88/
讚讚
我們還是回到我們要討論的題目,這麽簡單為何教授都說一些有的沒有的東西的呢?很多東西都抗癌,我說水也抗癌,但是對我們要討論的題目一點幫助都沒有:
(一)「……而為了推廣素食,他一向是誇大植物食品的好處以及動物食品的壞處。」
(二)Denise Minger這個連結點進去,我來回找了好幾次沒這個人。
(三)曬太陽、牛奶問題。
(四)教授出一本「平行」的書或大部頭論述的文章來反駁 Michael Greger的誇大 ,或到處上電視提出有力的質疑,我認為網路是小眾。
教授,這樣我們所「生」的問題愈來愈多了!再下去,我就不記得說了什麼,變成語無倫次了!
讚讚
引用通告: 維他命D,TVBS報導有誤 | 科學的養生保健
share with …
https://disp.cc/b/72-8xr6
1. 直接避開對方的論點, 直接批評或貶低對方的個人(包括他的樣貌, 職業, 性
別, 國籍, 人種等), 或者批評他的說話方式, 例子說「你沒禮貌」.
21.「請你拿出證據證明你的話! 」, 然後否定對方一切證據, 或者說這個證據
不足以證明
24.把對方的主張說到最極端的情況, 再用自己主張最好的情況去比較, 例如「
你認為防空飛彈有用, 他怎樣對抗戰車? 如果對方有一億臺戰車, 反戰車砲
肯定比防空飛彈有用吧! 」
讚讚
興高采烈的以為會是高手過招,結果發現是潑婦罵街…. 無頭無腦地要來踢館,可笑至極。林教授有學識 當然有自己的觀點 也有個人風格,不欣賞教授的人來此攪和也未免太無聊了! (我更無聊 還把全部看完)
讚讚
其實我這篇文章有提供好幾篇很重要但鮮為人知的論文。所以,應當不至於會無聊吧!?
讚讚
哈哈 知識內容寶貴 豈是無聊。不過如果不看完全文也無緣領受到其他優質文章,教授說得對 不無聊不無聊 ! 謝謝您。
讚讚
如釋重負!
讚讚
引用通告: What the Health影片,暗藏玄機 | 科學的養生保健
引用通告: 防曬霜會阻絕維他命 D 合成嗎 | 科學的養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