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中英文新聞媒體都在報導“首例人頭移植已成功在中國完成”。
抱著上西天取經的心,我上網搜索進階的相關資訊。畢竟,在醫學界,或任何界,“移植人頭”,絕對,絕對是最尖端的,最極端的技術。
在看過一二十篇相關的新聞報導,和該“移植人頭”的學術報告後,我相信我已經改頭換面,可以跟讀者分享此一頭等科技。
這個新聞其實是分成兩波出現。
第一波是出現在2017-11-17。一位名叫Sergio Canavero的意大利醫生,在維也納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他和一個與他合作的中國團隊,成功地將一個死人的頭“移植”到另一個死人的身體。
他還說,他們很快就會在活人身上做人頭移植。
根據USA Today的報導,他還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想要恢復中國的偉大,他希望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我相信他是這樣做的。
第二波是出現在2017-11-20。哈爾濱大學的任曉平醫生在媒體見面會上做澄清。他說,相比起「換頭手術」,以「人頭移植模型」稱呼他們的研究,會更準確。
至於細節,他建議大家去閱讀已經發表的研究報告。
香港媒體說,該研究報告是發表在“世界級的權威學術期刊上”。
可是,事實上,該研究報告是發表在Surgical Neurology International,而這本醫學期刊的“影響因子”是1.5,算是墊底的。
(註:“影響因子”是給予醫學期刊評鑑的點數,越高越好。例如,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點數是72.5)
Sergio Canavero和任曉平,都是這本期刊的副主編。所以,他們的研究發表在自己主編的期刊,也就有點。。。
還有,這篇報告的收稿日期,接受日期,和發表日期,分別是2017-11-8,2017-11-13, 和2017-11-17。
也就是說,從收到稿件到發表,僅僅花了9天。
我自己發表過近兩百篇醫學報告,也是60幾家醫學期刊的編輯或評審委員,從來就沒聽過有這麽快速的。
通常,從收稿到發表,花個半年,甚至一年,是很正常的。
如此快速的審核,意味著什麼呢?
這篇研究報告的標題是:First cephalosomatic anastomosis in a human model(首例頭部接合人體模型)。
報告裡將兩個供他們做實驗的屍體分別稱之為“供者”和“受者”。他們是將“受者”的頭縫合到“供者”的身體。
報告裡有說“供者”是腦死,但沒有說“受者”是怎麼死的,也沒有說屍體是怎麼取得的。
不管如何,從這篇報告可以毫無疑問地看出,媒體報導的“成功手術”,其實只是將一個死人的頭,縫到另一個死人的身上。
那,這樣的實驗,真的能如Sergio Canavero所說,很快就會在活人身上進行嗎?
從他那句話:“習近平想要恢復中國的偉大,他希望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我相信他是這樣做的”,我沒有理由懷疑。
問題只是在於,在活人身上進行,就表示,換了頭的人會活著嗎?